冬至餃子換個花樣吃,黑芝麻餡餃子嘗一嘗,又香又甜,出奇好味道

2019-12-17     魔多廚房

一轉眼又快到冬至了,在北方家庭里,冬至這天,是必須要吃餃子的,因為餃子的形狀像耳朵,冬至這天吃了餃子,這個冬天就不會凍著耳朵了。在北方的冬天,經常在零下,甚至有的地區還在零下30多度,這種氣溫條件下,不凍耳朵也是一種美好祈盼。民間還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雖然北方的冬至是吃餃子,但在我國南方地區,大概因為氣溫沒那麼冷,不需要特別保護耳朵吧,南方的冬至習慣吃湯圓,尤其是黑芝麻餡的湯圓,寓意圓圓滿滿、甜甜蜜蜜,也是一種美好的祝福。

如今在北京也有很多南方小夥伴長期在這裡生活,我身邊就有很多,又想吃家鄉的黑芝麻餡湯圓,又想適應北方的冬至習慣吃餃子,多媽想了一個好法子,把黑芝麻餡包進餃子裡,做成黑芝麻餡餃子,一舉兩得,而且這餃子還很好吃哦,快來看看多媽是怎麼做的吧!

【黑芝麻餡餃子】

【原料】:熟黑芝麻100g、糖粉40g、黃油13g、麵粉150g、清水80g;

【詳細製作過程】:

步驟1:黑芝麻事先炒熟,或者直接買現成的熟黑芝麻來使用;

步驟2:把熟黑芝麻放到料理機或研磨機里磨成粉,如果沒有機器可以用,還可以把熟黑芝麻裝到加厚保鮮袋裡,用擀麵杖擀碎使用;

步驟3:把磨好的黑芝麻放到大碗里,再放上糖粉,我這裡的糖粉是前幾天用白砂糖放到料理機里研磨成粉的,如果沒有糖粉只有白砂糖,可以把白砂糖和熟黑芝麻一起放到料理機里研磨成粉狀;

步驟4:把糖粉和黑芝麻粉混合均勻後,再把軟化的黃油放到大碗里,黃油是動物黃油,放一些可以增加香味,口感也會更潤一些;通常情況下黑芝麻餡都是放豬油的,所以也可以換成豬油;

步驟5:把軟化的黃油和芝麻糖粉混合均勻,最好戴上一次性手套搓一搓,讓黃油和餡料充分融合;

步驟6:現在來做麵糰,麵糰就是清水混合麵粉,咱們北方的餃子皮麵糰都是用普通的中筋麵粉混合水揉出來的;

步驟7:揉成一個光滑柔軟的麵糰,蓋上保鮮膜靜置15分鐘左右,讓麵糰更軟更光滑一些;

步驟8:把揉好的麵糰搓長,切成小面劑,撒上一些乾麵粉防粘,切面朝上按扁;

步驟9:用擀麵杖擀成薄薄的餃子皮,擀的時候要轉圈擀,四周較薄一些;

步驟10:現在就可以來包黑芝麻餡餃子了,取一張擀好的餃子皮,盛上一勺黑芝麻餡放到餃子皮里;

步驟11:餃子皮對摺,捏邊收口,把黑芝麻餡包在裡面,收口的地方要捏緊實一點;

步驟12:從一側往上推,給餃子捏出一圈花邊,一個黑芝麻餡餃子就做好了;如果您喜歡別的形狀的餃子,也可以換成其它形狀的。

步驟13:依次做好剩下的餃子,擺放整齊;

步驟14:燒一鍋開水,水沸騰後把餃子放進去煮熟,因為餡是熟的,只要把餃子皮煮熟就可以了,時間並不長,看餃子皮變色略透明即可;

一份黑芝麻餡餃子就做好了,平時我們北方人吃的餃子都是菜餡或肉餡,都是咸口味的,這種甜口味的餃子很少做,偶爾換換口味還是不錯的。南方小夥伴愛吃甜味餡料的,不妨用這個方法包點黑芝麻餡餃子,過一個不同尋常的冬至節,吃一份不同尋常的黑芝麻餡餃子。

如果喜歡還可以在黑芝麻餡料里加一些熟花生碎,味道會更香!馬上就要冬至了,北方又要吃餃子了,您要不要試一試黑芝麻餡的餃子呢?黑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含有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E、卵磷脂、鈣、鐵、鉻等營養成分,有健胃、保肝、促進紅細胞生長的作用及烏髮、美容等功效,相信您一定會喜歡上的!

【關於冬至要吃餃子的傳說】:

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有位名醫叫張機、字仲景,也就是我們書中認識到的「醫聖」張仲景,當時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在每年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多媽,喜歡分享自己的原創食譜和美食尋訪經歷,在家可以用簡單、常見的食材製作健康、營養的家常美味,讓廚房更有家的味道;出去能夠尋找大街小巷的美食店鋪,品嘗各種不同的地方美味,讓平凡生活充滿更多樂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KuSFm8BMH2_cNUgLLV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