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學素質專題提升|人的體溫是恆定的嗎?如何高效記憶新學的知識?

2020-06-11     家庭醫藥雜誌

原標題:公民科學素質專題提升|人的體溫是恆定的嗎?如何高效記憶新學的知識?

37. 如何高效記憶新學的知識?

遺忘曲線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它是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的。他認為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對新學知識的遺忘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所顯示的記憶規律是普遍存在的,如果我們合理利用它,就可以達到比較高效的記憶效果。比如剛剛學習新知識後,我們應該馬上複習,反覆多次地複習,經過一段時間後,就能達到高效記憶的目的。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我們在合理運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同時,還應該根據個人情況不斷嘗試,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記憶和學習方法。

38. 人的體溫是恆定的嗎?

健康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以腋下體溫為例,成人的正常體溫在36.0℃~37.0℃之間,兒童的體溫則在35.9℃~37.2℃之間。當體溫超過正常範圍的最高溫度0.5℃以上時可稱為發熱。具體來說,37.5℃~38.0℃是低熱,38.0℃~39.0℃為中度發熱,39.0℃~40.0℃是高熱,40.0℃以上是超高熱。

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體溫在正常範圍內可有輕度變化。一般來說,下午比早晨體溫要高;用餐後、勞動或劇烈運動後,體溫也會有輕微的升高;突然進入高溫環境或情緒激動等因素也可使體溫略有升高;婦女在排卵期和妊娠期體溫略微高於正常。不同的年齡階段也存在輕微的體溫差異,如小兒因代謝率高,體溫較成年人偏高;老年人代謝率相對較低,體溫也比青壯年體溫稍低一些。

39. 什麼是DNA親子鑑定?

每個人體細胞(除了紅細胞)都有23對(46條)染色體,染色體中含有脫氧核糖核酸(英文縮寫為DNA),它是絕大多數生物細胞內傳遞遺傳信息的主要物質。DNA是一種雙鏈結構的分子,由四種脫氧核苷酸聚合而成。染色體上包含遺傳信息的DNA片段被稱為基因。一個DNA分子包含多個基因,人類大約有3萬~4萬個基因。由於每個人的DNA不同,所以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人。

DNA分析

親子鑑定中最為有效的方法是DNA親子鑑定。通過檢測子女十幾至幾十個DNA位點上的等位基因(同一對染色體同一位置上的一對基因,分別來自於父親和母親)是否與雙親一致來鑑定。若有3個以上的位點不同,基本可以排除親子關係。親子鑑定所選擇的DNA位點數越多,鑑定結論越準確。人的血液、毛髮、唾液和口腔細胞,都可以用來進行親子鑑定。

40. 生不出男孩是媽媽的責任嗎?

染色體是細胞內具有遺傳性質的遺傳物質(即核酸)與一定的蛋白質組合後深度壓縮形成的復合體,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體。人體幾乎每一個體細胞(除了紅細胞)內都有46條染色體,其中23條來自父親,另外23條來自母親。

人體的染色體中,只有兩條起決定性別的作用,這兩條染色體被稱為「性染色體」。男性的性染色體表示為XY,女性的性染色體表示為XX。孩子從母親那裡只能得到X染色體,從父親那裡可得到X或Y染色體,得到兩種染色體的機會是均等的,所以成為男孩或女孩的機會也是一樣的。

  • 若從父親那裡得到X染色體,與從母親那裡得到的X染色體組合為XX,即為女孩。
  • 若從父親那裡得到Y染色體,與從母親那裡得到的X染色體組合為XY,即為男孩。

由此可見,胎兒的性別主要由從父親那裡獲得的性染色體決定的。

41. 什麼是雜種優勢?

雜種指採用兩個不同遺傳性的親本,經過雜交而獲得的後代。雜種優勢是雜合體在一種或多種性狀上優於兩個親本的現象。例如不同品系、不同品種甚至不同種屬間進行雜交所得到的雜種一代往往比它的雙親表現出更快的生長速率和更強的代謝功能,從而導致器官發達、體形增大、產量提高,或者表現在抗病能力、抗蟲能力、抗逆能力、生存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因為雜種一代的種子(即雜種二代)種植過程中會出現植株高矮不齊,果穗大小不一致,成熟早晚也不一致等現象,其產量也會大大降低,因此,雜交種子最好不要留種。

42. 什麼是幹細胞?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分化為多種功能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根據所處發育階段可以將幹細胞分為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根據其發育潛能又可以分為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和單能幹細胞。

幹細胞

幹細胞在醫學的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比如器官移植。異體器官移植經常出現移植排斥反應。科學家寄希望於利用患者自身於細胞的分離和體外培養,在體外繁育出組織和器官,通過移植這些組織和器官給患者實現對臨床疾病的治療。目前,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白血病等血液系統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未來有望通過幹細胞移植治療更多的人類疾病。

43. 什麼是人體增強技術?

人體增強技術是利用生命科學、信息科學、電子科學、認知神經科學等領域最新進展,增強人體體力與腦力的新興技術。機械外骨骼、腦機接口、視網膜植入、聽覺增強裝置以及提高智力的神經藥物等都屬於人體增強的主要裝置。人體增強技術包括短暫性的增強(如隱形眼鏡)、持續性的增強(如激素類藥品)、外在增強和內在增強四種類型。將來運用人體增強技術還有望改造士兵,增強作戰能力;改造運動員,提高競技水平;甚至有目的性地設計「嬰兒」。人體增強技術也存在社會經濟和道德倫理方面的風險和爭論,因此,人體增強技術的發展需要道德和法律的約束和限制,在充分利用人類增強技術價值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潛在風險。

44. 什麼是合成生物學?

合成生物學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是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信息技術、有機化學和工程學交叉融合而產生的一系列新的工具和方法,其目標是通過自然與合成遺傳物質的某些具體組分的組合來設計、研製和製造功能生物體。

合成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分為三個層次:

  • 一是利用現有的天然生物模塊構建新的調控網絡並表現出新功能;
  • 二是採用合成方法人工合成基因組DNA;
  • 三是人工創建全新的生物系統乃至生命體。

合成生物學在推動生物燃料、污染檢測與治理、農業和藥物等方面具有極好的應用前景。但也可能產生新的生物安全問題,例如合成生物體重組後的遺傳序列是否保留其原有的功能?合成生物體在自然界中是否會發生變異和進化?這些未知因素都可能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等構成威脅。

45.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生物科技的飛速發展?

生命科學作為21世紀最活躍的學科之一,在生態平衡、環境保護、衛生保健、能源再生以及農業發展等方面對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克隆技術」、「幹細胞技術」和「轉基因技術」等生物技術為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也伴隨著倫理道德的爭論和許多社會問題的可能出現。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人工合成病原體、人造生命、非致命生物武器和基因武器出現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大。未來地球上可能出現幾十億年來從未存在過的病毒和細菌,這些未知生物的無意泄漏或被「生物黑客」或生物恐怖分子惡意使用,將對人類造成巨大威脅。

生物技術

為了合理規範地使用生物技術,制定規範性的國際法規,制定具有法律性的國際條例來限制和制止生物技術的濫用是十分必要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Fc4o3IBd4Bm1__Yew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