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仔」是晚清時期的產物,又被稱為契約華工。不同於鴉片戰爭前出國的華工,那時的華工是屬於自願性質的,出外謀生,而清末的華工則是帶有被欺騙性質的。西方列強打著招工的名義,讓中國人簽下賣身契,然後像奴隸一樣將其販賣至世界各地。很多豬仔死在了運輸的途中,有的好不容易到達目的地,卻承受著繁重的勞動,很多人死在了異國他鄉,也有不少豬仔倖存下來,並闖出一番天地。比如今天要講的這位,兒子居然成為了那個國家的總理,並多次帶家人回到中國認祖歸宗。
這個豬仔名叫陳柏,廣東台山人。19世紀80年代,大洋洲的巴布紐幾內亞落入德國之手,鑒於這裡的荒蕪,德國經過一番考察,決定種植椰子和煙草有利可圖,但是此處地廣人稀,急缺勞動力。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將目光落在了人口繁盛的中國身上,通過蛇頭從廣東、福建等省購買了大量的豬仔。在這些豬仔中就包括陳柏。
通過多年的隱忍,陳柏終於獲得了自由,靠著一點積蓄做起了小生意。陳柏勤奮、努力,頭腦靈活,生意逐漸做大,成為當地的一名富商。後來陳柏娶了當地一個頗有勢力的氏族土著姑娘,不久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兒子。為了讓後代銘記自己的根在中國,他為兒子取名為陳仲民,仲意為第二,也就是第二代華人。
陳仲民受父親影響很深,很小就深知自己的祖先在東方中國,一個叫台山的地方。自幼便被送到當地的華人學校,接受中國文化,有著很深的中國情結。長大後的陳仲民先是幫父親打理生意,後來對政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68年開始涉足政壇。
進入政壇後的陳政民一路混得也是風生水起,三任副總理,1980年成為首位華裔總理,並於1994年再次擔任總理。要知道在巴新,作為大英國協的一分子,國家元首雖然是英國女王,而真正掌權的是總理,也就是巴新最大的官了。
陳仲民任總理期間,非常重視與中國的關係,曾前後四次訪問中國。2003年終於實現了他多年來的一個願望,帶著家人來到了廣東台山,參觀了祖輩生活過的地方,並祭拜了祖先。激動之餘,陳仲民表示自己永遠是台山人!永遠是中國人民的兒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E5dw3QBLq-Ct6CZzQ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