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如自行操作,請注意控制倉位和風險自負。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 壹景財經(zm-1938233775),免費交流學習「主力高控盤戰法」「資金複利解套戰法」等實戰操盤技巧和個股操作策略!
操盤手的內心獨白
十幾年摸爬滾打,從一個虧錢的投資者到如今經驗老道的操盤手,收穫最大的是經驗和沉澱下來的對市場的研究。
第一年,初識市場,單純
與許多投資者一樣,剛邁入市場時,都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把市場看作一個賺錢可以信手拈來的地方。同時,投資新手與駕駛員新手也有相同之處,在享受駕駛的新鮮感與興奮感的同時,相對比較小心謹慎,對交易原則保持著單純的恪守。
從一頭霧水到小有研究的兩年里,咱們認為自己對市場的認識是單純的,對交易的把握也是相對單純的,懂得不多卻無意中契合了市場投資的基本原則,交易結果尚可。而正是不明其因的初戰告捷,給日後的交易失敗埋下了禍根。
3-5年:對抗市場,複雜
在經歷了前三年的「勝利喜悅」之後,大多數人開始全面介入商品股票市場。
正有一句話,「無知者無畏」是我們那幾年的最真實寫照。曾經賺了點錢,就誤以為自己掌握了股票市場的規律,掌握了股票交易的要領,從而開始驕傲自大起來,仿佛一個駕齡兩年以上的駕駛員,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了,交通事故的威脅接踵而來。
5年時間裡,咱們的交易結果大起大落,相信你一定體會到了「獨自徘徊在天堂和地獄」的煎熬,總體交易可以概括為:大膽大于謹慎、感性大於理性、盲目大於自覺。
6-9年:敬畏市場,謙卑
從交易第六年開始,發現國內的投資市場總避免不了整頓,交易也逐漸變得冷清。這個時候我們在品嘗了前幾年的大起大落之後,便會開始自我反思:股票交易到底是怎麼回事,有沒有成功的投機之路,又能不能賺到錢?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許多職業投資者終其一生,也沒能概括出一條絕對通往成功的投機之路。只有重新面對市場,敬畏市場!而後將自己從入行到至今的投資心路歷程逐一梳理,認真總結,你終會發現自己走過的路、見過的人、看過的書,學過的東西,最終都會在不經意間反饋到你的身上。
10-12年:剖析市場,理解
當你帶著前十多年的經驗教訓,股票交易會跨入一個新的台階——通過對自己的交易歷史、個性特徵、市場的交易規律等系統化研究,逐步構建起了相對比較完整的交易思想和體系。
我們做股票,聽過最多,也最離不開的就是交易體系的構建!尤其是交易邏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他認為交易的失敗很大程度來源於交易邏輯的混亂,缺乏嚴整的交易體系,而追究到根源,則是交易者的心性、品性等問題。
12年+:順應市場,心安
近兩年,中國股票市場邁入了真正的大發展時期。隨著交易者的逐步成熟,機構投資者的漸漸崛起,股票市場的行情特徵也在發生著明顯的改變。
如果你10年前進入這一行,並堅持到了至今,那麼這兩年你的投資心態一定會逐漸轉向平和,投資思想繼續完善,慢慢從一個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股票交易員向穩健、理智的股票資金管理專家的角色轉型。
很多人都說,股票交易的技術和知識,也許學一兩年時間可能就夠了,但是,投機者要培養一個穩定、良好的心態,在修養和境界上達到高瞻遠矚、超凡脫俗,即使花上十年工夫,也不算多。而投機市場高手之間的較量,絕不是技術水平上的較量,恰恰是投資哲學的較量、心態和境界的較量。從近15年的感悟中,投機之道是一個從感性到理性、從局部到整體、從盲目到自覺、從理性到超然的遞進過程。
從數據上來看,滬深兩市的投資者已經超過了1.5億,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相當於1個俄羅斯或者2個德國,3個個義大利的人口。從中你就可以看到A股市場股民的數量有多麼的龐大。最近一段時間以來,A股市場股民的數量一直是在呈現增加的狀態,券商開戶也保持著比較好的增長勢頭。
這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人們對於市場觀點的逐漸變化,從2015年的5178點以來,上證股指經歷了4整年的調整時間,這個時間周期在於A股市場牛熊轉換周期中也是比較長的了,所以說很多人都認為目前A股市場已經接近了熊市的底部位,參與的價值比較高,所以很多新股民入市,帶來了股民數量的增量。
同時從2019年年初開始,A股市場結束了2018年全年的下跌,走出了一波越級別的結構修復,市場的題材熱點比較活躍,賺錢效應比較足,甚至一段時間給人以牛市到來的感覺,廣場舞大媽都在打聽A股市場的狀態,真的是感覺到市場情緒的激昂,這段時間也對於A股市場股民的增量起到了比較大的促進作用。目前科創板交易在即,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市場的目光,隨著宣傳輿論的深入,很多人重新關注了股市。
綜上,A股市場處於相對的低位,並且呈現出一定的賺錢效應,再加上科創板的推出,吸引了人們投資的目光,股民數量有所增加非常正常。但我要提醒新入市的股民,目前A股市場沒有牛市行情,依然處於下降通道的調整階段,關注股市可以,不要過於任性交易,目前市場的風險還是非常大的。
在股市中,無論行情走勢是否上漲,大部分散戶幾乎均捨不得空倉
在股市中,大部分股民入市的目的就是為了盈利,而且無論行情是處于震盪還是下跌,這一點始終是不變的。然而,在股市中存在一個較為常見的現象,而該現象就是無論行情走勢是否上漲,大部分散戶幾乎均捨不得空倉,有的散戶持有二分之一的倉位,也有的散戶持有三分之一的倉位,總之,哪怕是行情走勢持續下跌的過程中,真正空倉的散戶也為數不多,因此也造成了很多散戶虧損的原因。那麼,在股市中,為什麼大部分散戶幾乎均捨不得空倉呢?
首先,在股市中,散戶其實是一個龐大的群體,通常買賣股票的數量不大、經驗也較為缺乏、也可以稱為無組織的投資人。而散戶的主要構成是在讀學生、工薪階層、下崗工人、退休人士以及個體戶等,總之,部分散戶在股市中的專業水準較低,而且在很多方面修煉不過關,甚至大部分散戶完全憑靠直覺和一些較為粗淺的技術分析做投資,也同時是抄短線的主力人群,當然,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經驗豐富的牛人,總的來說,大部分散戶不會輕易空倉,身邊有些散戶的操作原則為哪怕存在虧損的可能性,也要持有倉位,因此空倉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其次,大部分不願意空倉的散戶擔心錯過股市行情大漲的機會,總之,大部分散戶幾乎均捨不得空倉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除此之外,部分散戶在炒股的過程中存在碰運氣並且抱有僥倖的心理,在抓不到藍籌股、優質股的情況下,會買一些持續下跌的個股,從而試圖搶反彈,毫無疑問,這種交易模式風險極大,搞不好就會出現虧損,但是部分散戶對於這種操作現象卻樂此不疲,甚至無論行情走勢是否上漲,依然會在自認為合適的點位進行建倉。
當然,在股市中,部分炒股的散戶處於非理性的狀態,看到震盪與波動的行情會控制不住的自己的情緒,而且腦海中有時呈現的是理想化的行情走勢,因為在個別散戶看來,股市行情是在漲跌中前進的,而且有漲必有跌,又跌必有漲,循環往復,周而復始。所以,讓部分散戶認為只要在一定的價位買入個股,那麼遲早都會盈利的,再加上急功近利與焦慮不安的散戶較多,因此最後會大膽買入個股或者頻繁進行交易,而空倉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總之,作為散戶中的一員,因此非常能夠理解帳戶上有資金,但是選擇空倉的那種焦灼,而且從散戶的角度來說,最怕錯過一波大漲的行情,也深怕自己錯過盈利的機會,所以無論行情走勢是否上漲,持有倉位會讓自己的心裡更加踏實一點,當然,這也是大部分散戶幾乎均捨不得空倉的原因。不過在股市中會空倉,能做到適當空倉的散戶可以稱之為一種境界。
為什麼要空倉
一、短期的漲跌,具有不可預測性。
短線的漲跌能夠被預測嗎?個人不否認確實存在短線預測準確度很高的投資者。但是,絕對不可能一直預測精準。為什麼?
影響股市的漲跌因素具有不確定性,國際形勢、經濟周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宏觀經濟、軍事、投資者情緒等。這些綜合的因素,能夠被短期所預測嗎?並不能。特別是投資者情緒的不確定性,沒有人能夠精準的預測正確。
所以,對於短線而言沒有誰能夠百分之一百的預測精準。就算是預測的極為準確,也只是一次、兩次而已,不可能次次都能精確,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二、只有買點,沒有賣點,就是一次失敗的投資。
在股市中很多投資者發生的情況比較類同。有什麼相似之處呢?最為明顯的就是:知道買,不懂得賣出。這應該是普通投資者的「通病」。
關注一段時間上市公司股票以後,進行了投資,後期不管是股票漲還是跌,沒有一個時間概念,也沒有一個空間概念,不知道在哪裡賣掉股票。通常會出現幾種情況:
1、股票價格出現了上漲,不知道賣出,一漲再漲直到最後出現了下跌,回到起初價格的時候,才會選擇賣掉;
2、股票價格出現了下跌,沒有一個止損點,一跌再跌,直到深度「被套」,終於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熬不住了,選擇「割肉」。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買點而沒有賣點的投資,就是一次失敗的投資。股市中有著這樣的一句話「策略大於趨勢」,也就是說,有了策略的執行,才有了買點與賣點,也就能更好的盈利於股市與規避風險。
三、有買點,有賣點,不會空倉,風險仍舊高。
不管是美國股市、我國香港股市,還是A股市場,不懂得空倉,是很難真正實現盈利的。雖然說美股呈現的是「十年長牛」,但道瓊斯工業指數的採樣上市公司僅僅只是美國股市中最為質優的幾十家上市公司,不能代表全部美股。並且,當熊市到來的時候,美股也呈現著「快速下跌」之態。
我們第一點講到了短線具有不可預測性。既然不可預測,總是活躍在這個市場中,就算有買點有賣點的策略交易,實現大收益也是很難的。正確的做法則是,順應趨勢,該空倉的時候就空倉,特別是趨勢性風險、金融危機式風險的時刻。
四、空倉不是失去機會,而是等待機會。
投資者進入股市同一的目標就是為了「盈利」。沒有方式方法,就是「赤手空搏」,很是劣勢。所以,要學會規劃策略、執行策略。而空倉呢?看上去什麼都沒有做,其實在金融危機、市場震盪的時候,不動、空倉,就是勝利。
總結:「空倉是一種境界,不會空倉的股民,成不了頂級的交易者」。當然,就算是專業投資者不懂得空倉,也成為不了頂級的交易者。順勢而為,方成大器。
那麼如何空倉呢?
一般來說,在以下情形下,是應該考慮空倉的:
1、當市值遇到關鍵點時,賣出空倉
畫出自己的資金市值曲線圖,每當遇到關鍵阻力位的時候,先空倉再說。很容易發現一個規律:5萬元入場,每當賺錢到6萬元的時候,總是覺得上行很難,隨後就賠錢,一直到4萬元,就再也賠不下去了。何以故?經驗告訴我們,盈虧達到20%、50%和100%的時候,容易發生轉折。為了防止自己的資金市值掉頭向下,到關鍵贏利點的時候,可以空倉休息一段時間。比如,10萬元的資金,經過千辛萬苦做到了100萬,此時就不要有「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意識,想著快速多賺點錢,而應該考慮先空倉休息一下再說。把自己的資金市值曲線圖畫好,可以主動選擇調整的時間,市值變成平線,就替代了下跌,何樂而不為呢?
2、當市值要下跌的時候,賣出空倉
在投資實戰的過程中,有一種近乎執著的思路:不能允許帳戶出現超過5%的虧損。什麼意思呢?就是無論任何時候,無論帳戶市值增長到多少了,極限的虧損絕對不能超過5%。上述120萬元的帳戶,做到800萬了,能容忍的極限虧損就是40萬元。如果虧損接近這個水平了,就會感到恐慌,就會首先考慮是不是該空倉了。如果對未來根本就沒有把握,那就毫不猶豫地空倉再說。
3、看不準的時候,賣出空倉
有時候,行情陷入膠著,可下也可上,很多人就會選擇持股觀望。其實,既然自己對未來看不清楚,為什麼不空倉觀望呢?喜歡做的,是上升波段,如果漲勢確認了,可以追漲,但絕不陪著大盤橫向調整。例如,像今年國慶節之前,對後市沒有把握,覺得可能上也可能下。怎麼辦呢?國慶節前便選擇了空倉。節日過後,行情大跌,基本面和技術面都支持下跌,則在大跌之後滿倉,並持續一個多月的時間,利潤也相當可觀。反過來,如果對未來看不懂,看不清楚,滿倉等待,萬一市場不如意而下跌,虧損得豈不是毫無價值?
4、沒有機會的時候,空倉等待
前三例,都是有股票需要,需要賣出後空倉的情況。本例倡導的是,如果你在股市中找不到機會,寧可空倉等待,也不要貿貿然重新入場。要切記:空倉也是一種投資策略。股市投資,目的在於賺錢,如果找不到賺錢的機會,何必邯鄲學步地去「配置資產」、「構建組合」呢?很多人賠錢,就是賠在「捨不得空倉」上了。他們還會振振有詞道,「空倉?如果股市漲了怎麼辦」?看看,他一點把握也沒有,卻想抓住根本就不存在的機會,怎麼可能不虧損呢?
5、身心不適的時候,空倉等待
對於長期浸淫在市場中的人來說,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鬥志是必要的,這就需要有一個好的身體狀態。如果處於病中,或者感覺到非常疲勞了,就應該賣出股票,空倉等待一段時間,或者休息一段時間再戰。實際上,很多人都有類似感覺,比如,有的人突然失眠了,結果次日股市暴跌;再如有的人始終精神抖擻,突然有一段時間感覺極其疲乏,不久股市就暴跌了,等等。每當出現一些異常狀態的時候,也就是自己的身體排斥繼續作戰的時候,應該考慮賣出觀望,空倉等待。
6、達到目標,空倉等待
按照自己的規劃,市值增長到100萬就該休息一段時間了,很多人恰恰在最關鍵的時候忘記了最初的計劃,越是盈利越是興奮,甚至在大賺之後改變已有的投資風格,結果一下子虧個大的。既然有計劃,為什麼不按照計劃執行呢?為什麼一定要去貪圖最後的蠅頭小利呢?
無之以為用 --- 空倉也是炒股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三十根幅條彙集到一個車轂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妙股中空倉也好比這個關係,正是由於空倉的作用,才會有持有的作用。
這也好比:
陶土的器具,正因為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房屋也正是有了四壁中空的地方,也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所以說,炒股不但持有可以獲利,空倉也能發揮作用。
很多投資者,尤其是新入市的投資者.總是耐不住寂寞,唯恐資金有一時半刻的閒置,總是頻繁地操作,剛賣出又買進,剛買進又賣出,還美其名曰「最大限度地使用資金。」其實這些投資者並不真正懂得,空倉等待與持股待漲同樣是炒股之道的半壁江山。如同老子哲學中「無」和「有」的關係一樣,「無」中可以生「有」,「有」又可以返歸於「無」。
投資者在股市操作中,必須學會空倉等待的忍耐功夫。當你運氣很差,或者又無法判斷股指的走向,無法選擇合適中意的股票時,就要耐心地等待買入機會的到來。從這點上說,耐心的等待,並不是不思進取的做法,而是做出積極選擇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空倉並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正如飢餒的猛虎臥于山林一樣。如果介人的時機不成熟,或選擇的把握性不大,寧願放棄,也不要做無謂的冒險,而是應繼續空倉耐心地等待。
武王伐紂之時,巧遇了姜子牙,姜子牙通過分析後,認為紂王雖昏淫無道,但商朝氣數並未衰竭,故暫不宜出兵。這既可使己方養精蓄銳,又可等待時機,等待商朝氣數完全衰竭時再出兵。武王採納了姜子牙的意見,這一等就是十五年,待武王重新出兵後,果然勢如破竹,很快就滅了殷商。這個事例說明,等待時機的重要性。炒股中的空倉等待也是這樣,等到空方氣數已盡時,再大膽進場吸納,將是事半功倍的上佳選擇。
然而,很多投資者,尤其是新投資者並不是這樣,他們大多熱衷於短炒,追漲殺跌,過分迷信專家,信奉炒股的技術手段,無法忍受空倉,一兩天沒有進出,好像就不是在炒股票了,有行情也做,沒有行情也強行做,這樣做來做去,「一陰包九陽」,九次賺的還不夠一次賠的,因而是有害的。因為短線是不能賺足差價的,但遇到下跌時,卻又不情願割肉,以至於出現賠多賺少的境地,或被迫成為「套牢一族」。
這種狀況,都是因為這些投資者不了解空倉也是炒股,也是重要的操作手段。
在實戰中,適時空倉與適時逃頂一樣重要。
在交易中,適時空倉,隨時備有現金,是捕獲一切贏利機會的基礎。由於中國股市只有做多機制,沒有做空機制,這一點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股市下跌,總會在底部出現絕佳的買入機會,如果總是滿倉,像坐電梯似的上上下下,一來無法贏利,二來一旦出現買入機會,如果自己的帳戶上又沒有資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機會從眼前溜走。
從股市交易本身來分析,頻繁的買賣交易也不是贏利的好辦法。股市中,任何交易都是買賣雙方認為交易標的與價額等值交易。即賣方認為依照某一價位賣出,對他來說是划得來的;而買方也是基於同樣的心理,買賣雙方都認可交易價格的合理性,股票才會成交。
通常,所有賣方都期望贏利才會賣出殷票。如果每一個投資者都能如願,股價只能上漲不跌,而事實上並非如此,這是股市的悖論。這個悖論說明,股市中只有一部分贏利賣出,一部分虧本賣出。如果加上佣金及稅收等,再碰上大勢不好的時候,賣出贏利的機率將大為降低,因此,從股市能量本身的運轉來看,頻繁交易獲利的可能性是極小的。
從以上分析上看,頻繁交易不是投資者,尤其不是中小散戶投資者明智的選擇。只有適時空倉,捉住底部機會,才能獲得可靠的贏利機會。
因此,投資者不應將空倉作為一種無所事事的理念。而對一切誘惑,要能忍之又忍,一直到出現可靠的信號,才適時買入。
「無」是「有」的基礎。不會空倉就不會炒股。空倉是持有的基礎,一切持有都是從空倉中衍生出來的。
你缺少的不只是技術還有耐心
太多的人缺乏耐心,看到股市低迷不振就止損割肉,本來只是帳面的虧損變成了實際的損失。經常性的割肉止損可是加速破產的捷徑啊!北上資金是聰明的資金,每當跌多了他們就進來撿籌碼。
耐心等待也是投資股市賺錢的秘籍。你不需要做太多決定,一輩子只需要抓住少有的幾個低迷時期的投資機會,你就能夠成功緻富。這裡指的是在低迷的時候去買進而不是指你有能力買到最低價。其實任何人都無法企圖買到最低價。
其實你不需要把投資想得太複雜。你只需要耐心等待,等到市場恐慌情緒蔓延的時候投下你的重金(可以50%股票倉位),留有餘地以後在下跌中繼續增倉。然後耐心等到下一次股市瘋狂的時候才清倉走人。一進一出就讓你賺得盆滿缽滿。
股市賺錢的秘籍就是在這看不起眼的「耐心等待」四個字。耐心等待買進機會,耐心等待收穫季節。有一個朋友在教育他的兒女投資:「成功是等出來的,十多年前買進房子出租,你能等來房子大漲五倍,現在買進股票拿分紅,你會等來下一次的財富大機遇。」
羅傑斯說的一段話很值得你細細思考:「假如你在兩年內靠投資賺了50%的利潤,然而在第三年卻虧了50%。那麼你還不如把資金投入國債市場。你應該耐心等待好機會,賺了錢獲利了結,然後等待下一次的機會。如此你才可以戰勝別人。」
耐心等待市場真正完美的趨勢,不要先入為主,做預測性介入。
時機就是一切,在恰當的時候買進,在恰當的時候賣出。交易不是每天要做的事情,那種認為隨時都要交易的人,忽略了一個條件,就是,交易是需要理由的,而且是客觀的,適當的理由。除了設法決定如何賺錢之外,交易者必須也設法避免虧錢。知道什麼應該做,跟知道什麼不應該做幾乎一樣重要。
股票作手必須對抗內心中很多代價高昂的敵人。賺大錢要靠「等待」,而不是靠想。一定要等到所有因素都對你有利的時機。預測市場之所以如此困難,就是因為人的本性,駕馭和征服人的本性是最困難的任務。仔細地選擇時機是非常重要的……操之過急,是要付出代價的。
炒好股票首推的心態就是耐心。耐心就是面對波動,有平常之心,冷靜觀之,不為所動,「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這是心靈上最高境地的體現。耐心明顯的表現是沉穩,耐心通俗的講就是能夠忍住、不著急,也就是「忍耐」之心。」
耐心地空倉,等待趨勢與時機
選擇耐心等待市場真正的趨勢,不要做預測性的介入,明白「時機就是一切」,在恰當的時候買進,在恰當的時候賣出。
交易不是每天要做的事情,那種認為隨時都要交易的人,忽略了一個條件,就是:交易是需要理由的,而且是客觀的,適當的理由。
如果你能避開「大洗盤」的驚濤駭浪,就能把利潤帶回家。
只有在市場展現強烈的趨勢特性,或者你的分析顯示市場正在醞釀趨勢,才能放手進場。
在前輩理論的基礎上,我認為入場的理由有兩個:
1、以自己的分析方法能判定的非常確定的趨勢(能看懂的趨勢)。
2、經過充分的測試與驗證的「肯定的」入場時機信號。
在無法判定或趨勢不具備確定性的時候,選擇空倉不交易。
耐心地持倉,等待趨勢的完結
趨勢是有可持續性的。我的「想法」從來都沒有替我賺過大錢,總是我的「堅持不動」替我賺了錢。
在多頭市場裡,你的做法就是買進和緊抱,一直到你相信多頭市場即將結束時為止。
能夠同時判斷正確又堅持不動的人很罕見,我發現這是最難學習的一件事。
「順勢而為」的倉位,可能有很大的利潤,千萬不要輕易的「棄船」。
「截住虧損,讓盈利奔跑」,耐心持倉的目的就是為了利潤最大化,它的關鍵是怎麼平倉,解決怎麼平倉就可以解決耐心的持倉這個問題。
經過一年多的反覆摸索,目前找到一種方法就是:不要想著買賣到最高、最低點,採用縮小時間周期,右側出場。雖然損失了一部分利潤,但可以做到持倉到趨勢完結,也可以做到平倉的一致性。如果大周期支撐壓力點有效的話,設定它為出場目標,還可以賣出在最佳點位。
每天實盤解析盤中的個股操作機會和板塊異動,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壹景財經(zm-1938233775),訂閱多年實戰解套經驗、更多牛股策略以及獲取更多莊家主力戰法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