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糧指哪些?經常吃粗糧的人,後來怎麼樣了?這對身體是好是壞?

2020-02-24     臨床營養鬥士

內容來源:中國養生堂

隨著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大家的養生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粗糧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健康食物,食物越來越精細了,很多人也會經常吃點粗糧。但粗糧到底指哪些食物呢?經常吃粗糧的人,身體出現了怎樣的改變?這對身體健康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對於吃粗糧,大家應理性看待。


我們平時常吃的用百米白面做成的大米飯、饅頭等是比較精細的,而粗糧的種類比較多,有穀物類,比如像玉米、大麥、蕎麥、小米等;還有雜豆類,黃豆、黑豆、豌豆等;還有塊莖類的,像紅薯、土豆和山藥等。這些食物都沒有經過精細化的加工,或者雖然經過碾磨處理了但仍保留了穀皮和胚芽等。

經常吃粗糧的人,不容易發胖,粗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的蠕動速度,促進吸收與消化,也能加快新陳代謝。比如吃玉米,能通潤腸道還能增加食慾,吃小米有助於養胃,也有助調補養血。


還有助保護血管的健康,有助於維持體內各項指標在正常水平,比如吃燕麥,能夠延緩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烹煮得越黏稠,其控糖的效果就越好,對於代謝異常的中老年人來說,可經適當用其代替主食。

現在很多人的飲食習慣都不健康不合理,常吃粗糧,能很好的調節和改善這種現象,保持營養更加均衡,特別粗糧還是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也易於吸收。但也不能一刀切,吃粗糧不能盲目,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避開禁忌,才能吃出健康。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小米有助養胃,兒童經常腹瀉的,吃小米能調,老人常吃小米,有助補益腎精,產後女性吃,還有助養血,但對於經常生氣、胸悶難舒和經常手腳發涼,身體虛寒的人來說,吃小米不僅沒好處,還不利於健康;對於缺乏鈣質的人,以及正處於生長發育關鍵期的青少年而言,也不宜長期吃粗糧,粗糧中的食物纖維,會與鈣結合產生沉澱,進而會影響到身體對鈣、鐵等營養素的吸收與利用,會影響到身體發育。


而且凡事都有個度,若是過量進食粗糧,反而容易物極必反,根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大家每日應攝入穀物類食物200-400克,全穀物類在50-150克,薯類也一樣,粗糧應該占主食的三分之一或一半左右,同時也要多補充水分,不可完全只吃粗糧,也要保證其他食物的攝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EFenAB3uTiws8KrR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