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白粉病,預防治療配方新出爐

2019-11-26   京博農業

小麥白粉病是麥區的一個世界性病害,在我國主要麥區均有發生,嚴重影響了農民的收益。近幾年在華北、西北、膠東等地區有日益嚴重的趨勢。

小麥白粉病可以侵染小麥各個器官,主要以葉片和葉鞘為害,嚴重時可以侵染麥穗、穎殼和麥芒,可以造成20%以上減產。在小麥上發病初期(一般3月下旬易發生),形成1-2mm的白色斑點,後逐漸擴大為圓形或者半圓形白色霉層,霉層表面有一層白粉,受外力或者風力影響,

可令白粉菌孢子迅速侵染到其他植株上,具有發病快,侵染快等特點。到後期,白色霉層轉變為灰色或者淡褐色,其表面凸起呈刺狀黑色顆粒,即病原菌的閉囊殼,脫落之後導致再侵染。

1、溫度

小麥白粉病在小麥整個生長期均可發生,適宜發生溫度為15---20度,

低於10度發病緩慢

2、濕度

相對濕度>70%利於發病,相對濕度>90%發病緩慢。長江流域麥區(稻麥輪作區)正常雨水天氣發病較重,連續多雨天氣發病較輕。華北麥區(玉米小麥輪作區)正常雨水天氣發病較輕,連續多雨天

氣發病較重。

3、水肥管理

(1)氮肥使用過多,否則植株營養豐富,造成貪青晚熟,發病較重;

(2)水肥不足、土壤乾旱、植株生長弱,造成弱苗,抗病能力弱,易發生該病;

(3)播種量大於40斤/畝,分櫱多,田間群體基數大,不通風透氣,易發生該病

綜上所述,高水肥田塊,群體密度大的田塊,田間鬱閉,濕度較大,極易發生白粉病,且發生之後呈嚴重趨勢再侵染鄰近田塊。

小麥白粉病的防治

一、物理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冬小麥抗病品種有百農64,溫麥4號,周麥9號等;春小麥抗病品種有墾紅13號、墾九5號、定豐3號等。因地制宜,選用合適抗病品種。

(2)加強小麥春季管理,合理水肥:3月份避免大水漫灌,降低田間濕度。避免氮肥使用過多,一般尿素適宜使用量是30-40公斤/畝,不超過45公斤,合理使用磷鉀肥和微量元素肥。

(3)合理密植:避免播種量過大,導致田間鬱閉,通風透氣不良。

二、化學防治

(1)3月中下旬使用50%京博利康10g/畝,配合三唑類殺菌劑使用,保護加內吸雙管齊下,畝用水量不低於45斤,均勻噴霧可有效防治;

(2)真優麥套餐防治,3月中下旬用真優麥套餐一套一畝地,畝用水量不低於45斤,均勻噴霧可有效防治;

(3)嚴重地區可間隔7天連續噴以上藥劑2次,防治率在95%以上。3月中下旬是防治小麥白粉病的最佳時間,如果遇見特殊氣候問題(雨水偏大,氣溫較高,暖冬等)宜提前7天進行化學防治,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