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會進步了很多,但人們的文化意識卻單薄了不少。現代大多數女人都喜歡稱自己丈夫"老公",實際上,這個稱呼不但難聽,其根本含義也非常糟糕。"老公"最初的意思指的是太監,也就是對太監的稱呼。至於這個稱呼的由來在這裡就不做解釋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網上搜索。
良人,這裡的「良人」並不是我們經常說的「好人」的意思,而是古代女子對丈夫的稱呼,這是最早時期中國女子對丈夫的稱呼。比如說在《詩.秦風.小戎》:"懨懨良人,秩秩德音。"中的良人就是指女子的丈夫,另外白居易的《對酒示行簡》也說了這種稱呼:"昨日嫁娶畢,良人皆可依。"可見在我國古代還是影響深遠的。
郎君,從漢代到唐朝,少女們多稱呼心上人為「郎」,李白就在詩中寫出過"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郎"是一個過於親切的稱呼,良家婦女們在人前還是羞於叫出口,因此在公眾場合她們會叫心上人為郎君,這樣既親昵又正式。唐朝時期的很多著作中,郎君都是對於丈夫的雅稱。
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頻繁的時代,在夫妻間的稱呼上,由於當時的宮廷中出現了"官家"一詞,平民百姓中,於是有了"官人"這一稱謂。有的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官人"。至今,民間仍對新婚夫妻戲稱為"新郎官"、"新娘子"。從這個稱呼也可看出隨著宋代理學的興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個新台階啊。官人是管人嘛,那家裡的官人當然就是管家裡的老婆了哦。
外人、外子,一個性質,也多是宋代時期用的,宋代時期一般平民百姓用「官人」,而小資和文學青年們為了彰顯不同之處,一般都是叫「外子」;大概意思是男主外女主內。
相公,最早的時候,相公屬於對丞相、宰相的尊稱,東漢末年文學家王粲《羽獵賦》:「相公乃乘輕軒,駕四駱,駙流星。」此處的相公,指的是丞相曹操。北宋名相王安石,性格相當執拗,只要他想做的事情,誰勸都沒用,一旦發起脾氣,八匹馬也拉不回來,因此人稱「拗相公」。後來,相公的含義逐漸演變,久而久之,就成了丈夫的代名詞。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妻子之所以稱丈夫為「相公」,有兩層含義。一是希望丈夫功成名就,做到宰相的位子;二是體現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畢竟「相」已經是古代最高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