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聽 | 為什麼孩子的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

2021-01-18     中國網教育頻道

原標題:閱聽 | 為什麼孩子的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

來源 · 中國網小記者

作者 · 皇甫軍偉

朗讀者 · 中國網小記者劉天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父母的教育狀態就是孩子的心理和生命的一方水土同樣一棵樹種在不同的土壤里,它所呈現的生命狀態是不同的。

近些年孩子的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從小學生到大學生,這樣的孩子多了,父母的教育狀態就體現了一種規律,在這裡總結以下幾點,供大家參照,并力圖避免。

第一,父母教育角色的缺位或者錯位問題嚴重。人一旦錯位或者不在位,所有的辛勞都是徒勞。父親容易情緒化,母親容易焦慮;父親倔強頑固,母親認死理無情;父親無理可守,母親無禮可循;父親擅長逃避,母親擅長埋怨;父親急功近利,母親冷漠無情。家庭成員之間有事無情,家庭氛圍冷若冰霜。

第二,家庭成員之間每個人對別人的要求很高,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這樣的家庭環境也知道德行和禮數,只不過是用來要求別人的。

對別人要求越高的人,其實是自己內心的障礙太重,越是省事兒的孩子越容易學習好,越是挑食的孩子身體越糟糕,我們知道嚴重挑食的孩子是有病的,對一家人嚴重挑剔的人是有病的,這個病是心病。

同樣,這樣的家庭走出來的孩子,對老師和社會的要求也很高,對自己則幾乎沒有要求,別人給他說話語氣稍微硬了,這樣的孩子心理就會波濤洶湧,怨恨有加。

我碰到這樣的孩子都是像手捧刺蝟一樣小心謹慎,儘管他們對自己的無禮和放縱視而不見,但是對別人的挑剔極其嚴苛,這也給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障礙,所以 對待這樣的孩子只能用慈悲心去面對

當然這樣的家庭往往會無節制地利用你的這一份慈悲,而沒有絲毫的敬畏。只有慈悲心厚重的人才能幫助這樣的孩子,只有把家長的慈悲心喚醒了,這樣的孩子才有出頭之日。

這樣的孩子 很容易形成自閉心理,因為它很難融入一個群體,每個群體都有最基本的道德遵循,這樣的孩子往往帶著自己的無禮和放縱闖入一個集體,遭到這個群體的集體排斥;反過來說這個集體的不是。

當這個集體準備接納他的時候,他又會把自己蜷縮在自己的世界,來排斥集體的熱情,因為他習慣了一個人的孤冷,不習慣群體的熱情,如果別人同樣對他冷漠,他立刻會警覺甚至發生衝突,當他感知到自己的能量打不過群體的時候,他會以自殘的方式恐嚇他的群體。

第三,這樣的父母表情特點,父親的表情僵,母親的表情苦;父親的眼神里無光,母親眼神里多是焦慮;父親的呼吸短促,母親的呼吸氣弱,有氣無力。這樣的表情所有的信息匯總起來就是一個詞:無奈。

父母用表情做了一個死局,讓孩子的心活在其中。孩子的心是天然的,當外界不能提供安全支撐的時候,甚至有壓抑和傷害的氣息時,孩子內心會自覺生成保護層,保護層來自孩子絕望後的臆想,甚至退卻到虛擬的世界。 日積月累,就是自閉的圍城

這是我個人的一些思考,希望家長們能夠用一生的修行給孩子的生命帶來一方適宜的水土。

《歸位:化解家長的教育焦慮》

作者:皇甫軍偉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11月

-作者-

著名教育專家,現任中國關工委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內涵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養成教育總課題組副組長,同時也是全國知名教育空間——大德正堂的靈魂人物。出版有《回歸心靈深處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捷徑——以心養心》《家·長——如何引領孩子內心成長》等著作。

-朗讀者-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平安里學校

中國網小記者 | 劉天

座右銘: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趙羽涵(實習生) | 編輯

中國網小記者 | 出品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b46FXcBuNNrjOWzcU2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