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胯活脊,讓你擁有龍虎熊三勁

2019-09-22     武術之家網



功夫最重要的就是龍虎熊三勁:龍就是脊椎勁,虎就是胯骨勁,熊就是肩胛勁,三勁合一,就有了整勁,內勁。龍虎熊三勁。 狗抖毛、虎捕食、豹奔襲、驢打滾、熊蹭樹都是用的這種勁。

所以,內家拳的第一要義就是放鬆,要想放鬆,就要抻筋拔骨,打通勁路,胯襠發出10個量的勁,從攻擊點上出去的時候要留下9個的量。胯骨開合發力,脊椎節節貫穿束展發力,腳腿支撐發力,肩胛開合手臂傳送發力,手指甩鞭發力。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做到一是放鬆,一是抻筋拔骨,放鬆和抻筋拔骨都是為了打通勁路。會發力了:胯骨勁、脊椎勁、肩胛勁,這就是三種根勁,然後打通了勁路:放鬆、抻筋拔骨,整勁自然就出去了,所謂形於手指。

所謂發力,就是猶如橐龠,一開一合,一松一緊,一張一弛,一束一展,就有了力量,就有了所謂的內氣鼓盪,斂氣入骨。內家拳高手能打人,就是因為他會打通勁路,並且收發自如,能夠控制溶化,勁力的傳遞效率高。而一般人的勁力都含在身上,在傳遞過程中被各種反作用力、合力消耗掉了,出去的時候就很少了。

只要放鬆肢體,任何一個地方碰到敵人都能擊打,所謂碰到哪裡打哪裡,碰到哪裡哪裡打。你看狗抖毛的時候,是不是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能把身上的東西抖出去?


要學會慢慢找勁,慢慢摸勁,然後學會蓄勁發勁,重要的是能收發自如。內家拳練習的是腦子,腦子要靜;是骨頭,是骨頭的開合打人,是骨頭的架構防禦,而不是肌肉蠻力,因此筋骨、修心、養腎最重要。

內家拳高手就能夠自發控制人體潛能的使用,做到融化,收發自如。你看死屍,你抬他一個胳膊都費勁,感覺好像抬整個身體,你看人喝醉了,怎麼都拖不住,為什麼,因為徹底放鬆了。有些人站樁,別人拉不動,也是這個道理。只有放鬆才能做到別人拉不動。內家拳不用對練,也不能對練,因為出手就會傷人。因此,步法很重要,要學會迅速的躲開致命的攻擊,這是關鍵,是保命用的。


三種力量:

武學高手的身體表征:

肌肉軟似棉;(柔弱似水)

骨胳硬似鋼;(綿里裹鐵)

內臟猶如罡氣護(似水似球)

拳如鐵錘臂如鞭;


三種是純內功力量,先天腎氣與筋骨之力相補充、滋養而產生的一種特殊的力量。練習這種力量後,肌肉的力量會下降,而且功力越是深厚,肌肉越是柔軟。身體局部的力量會小一些,身體整體的力量會很大,高級境界更是神奇、妙不可言。這種力量的缺點---干體力活不能持久。

貓科動物肌肉並不發達,關鍵在於他的筋骨結構和腰胯運動。

整勁-復歸於嬰兒:

我們一直談論整勁(整體力),它到底是什麼?他不是渾身上下一瞬間同時發力,而是僅僅依靠胯襠發力,然後由脊椎傳帶到肩,肩傳遞到肘到手,然後甩出去。腳不發力,只是一個支撐,一個基座;手不發力,只是一個甩射,一把子彈。其他部位都是傳導勁力,因此,要想最有效的傳導,就必須放鬆,抻筋拔骨,打通勁路,惟其如此,才能發出整勁。

手臂甩出去,是起,還得回來,是落,落是為了再起,發動連環攻擊,這就叫起落,是束展;

丹田的呼吸就要逆腹式呼吸,一呼之間,往下一沉,配合上丹田發聲,這就叫雷聲,是鼓盪;

一種四面八方往外擴散的勁,擊中對方的瞬間手臂一擰一轉,鑽進去,這就叫擰裹,是鑽翻。



練拳的目的最終是把一般人以四肢運動的方式改成類似嬰兒和野獸的以腰胯運動的方式,拳練得不是肌肉,而是頭腦。催眠和暗示是一個很有用的輔助手段,也就是說,你必須強化自己對自我力量的想像能力,並讓身體牢牢記住這種發力方式,最終成為習慣,成為本能。

正如老子所言:「復歸於嬰兒」。(本文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_I2Wm0BJleJMoPMhO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