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作為家裡最常使用,也是用水量最大的區域,裝修不好的話,很容易會出現牆角發霉、漏水、積水等問題,影響家裡的正常生活。
那衛生間裝修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我家新房剛入住半年,就發現衛生間犯了5個裝修錯誤,特意總結出來,幫大家避避坑。
我家地磚選擇的是30cm見方以上,覺得地磚大一點,可以少用幾塊磚,看著大氣,也能省點貼磚的人工費。
可沒想到,地磚太大會加大泄水坡坡度的找尋難度,最終影響坡度的自然度。
泄水坡坡度不夠,影響了排水速度,導致現在每次洗澡,積水都會漫上腳面。
一般來說,瓷磚越小,分割點就越少,在找泄水坡坡度的時候會更容易找,做出來的坡度會更自然。所以,衛生間的地面瓷磚,尺寸最好不要超過30cm見方,30cm見方及以下的比較合適。
新房才入住半年,衛生間地磚的縫隙就變黑了。一開始以為是每天清潔不到位,後來問了搞裝修的朋友,說是因為裝修時填縫太快,磚牆內的水汽沒來得及散干,發霉導致的。
所以建議大家裝修時不要太著急,貼完瓷磚晾個一兩天再填縫,免得時間一長,填縫處變黑變黃難以清理。
我家衛生間最近漏水,找人來檢查,發現是防水層斷裂導致的。聽檢查的工人說,裝修時防水層塗太厚的話,很容易出現斷裂。
給衛生間刷防水層,要按「薄塗多層」原則,一層不要刷太厚,刷2~3層就可以。刷得太厚,表層與裡層的水分散發速率不同,反而容易裂。
裝修時,因為超預算有點多,買馬桶時就選了個價格不太貴的,牌子不是大品牌,但看網上的評價還不錯。剛開始用還好,沒啥問題,用了不到倆月,沖水的噪音越來越大。半夜有人上廁所,隔壁房間裡睡眠稍微淺點的人都能吵醒。
找人來修了幾次,都沒解決,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換個新馬桶了。
浴室柜上台盆不要選太淺的,不然水很容易濺出來,早上刷個牙,能弄濕半件衣服。
因為衛生間面積不大,裝個玻璃門乾濕分離,會進一步壓縮空間,就裝了個浴簾來隔斷。
住了一段時間,發現掛浴簾的掛杆生鏽,不好拉動,拉動的時候,還會有噪音。另外,浴簾還發霉了。
以上就是我入住新房半年後,發現家裡衛生間裝修犯的5個錯誤,大家裝修時可千萬注意。
靠這一招我家裝修省了3萬!
點擊正下方「了解更多」,即可免費領取4套戶型設計方案+當地精準報價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