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里有個男孩,今年大概五歲了,平常喜歡在小區里四處跑著玩,性格風風火火,閒來和他的媽媽聊天,他的媽媽說希望孩子能把這個急躁的性格改一改。
這孩子每次吃飯都心急火燎地沒幾口就吃完了,就連看繪本也是草草翻過,有時媽媽讓他收拾玩具,他就把玩具都堆到一旁,從來不肯耐心收拾。
如果媽媽催促他好好看書,好好收拾玩具,他就會發脾氣,就連有時玩積木,一時沒搭好,他也會發火然後把積木全推倒。這時媽媽一生氣就會訓斥他,他反而會頂嘴,根本不會聽媽媽的話。
其實,孩子性格之所以急躁,不外乎幾種原因:
父母要想改掉孩子急躁的性格,使孩子變得溫和些,那就需要從這幾個原因上著手,父母可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靈活應用。
1.和諧溫和的家庭環境更有助於孩子性格的塑造
很多人說,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鏡子,很多時候看孩子怎樣,就能知道這個家庭怎樣。如果父母脾氣急躁,遇事總是大驚小怪,那就會讓孩子耳濡目染地變得慌張、急躁。
如果父母的性格是溫和的,遇事不慌張,做事有章法,那就能養出一個性格溫和、堅強的孩子,遇事也能學會冷靜處理。
當然,家庭環境不只是說家庭成員的性格、脾氣,也是說他們之間的處事方式,還包括家裡的陳設布置,試想一個亂糟糟的家,人一回來就會覺得煩躁不安,性格自然就變得急躁、焦慮,所以一個舒適整潔的家對於孩子性格的塑造也是很重要的。
2.溫和的溝通方式更有助於孩子性格溫順
有些父母自身性格比較急躁,遇事總是慌慌張張急於完成,教育孩子時也經常大吼大叫,也很少肯花時間、花心思去陪孩子,這樣養出的孩子也難免會急躁。
父母要想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溫和,那就需要與孩子溝通時儘量平心靜氣,多以溫和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少斥責、少打罵,理性教育才有助於孩子的性格塑造。
之前聽很多育兒專家說,性格溫柔的媽媽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這主要是因為性格溫柔的媽媽更懂得傾聽,更懂得尊重孩子,也更注重和孩子的良性互動,這才使得孩子的才能得到發揮,性格得到健康發展。
3.讓孩子學會溝通和等待,有助於孩子改掉急躁
孩子不同於大人,他們總是有什麼說什麼,想要什麼東西就想立馬得到,遇到問題也容易慌張急躁,缺乏耐心是很多孩子的毛病。
當孩子遇事急躁,不知所措時,父母可引導孩子冷靜下來,自己去想想解決辦法,當孩子急於想要某樣東西時,父母可不急著拒絕,而是告訴孩子東西可以給,但你要先學會等待才行。
學會等待會是孩子需要學習和掌握的一件事,比如幼兒園做遊戲時孩子們需排隊等候;孩子想要某樣東西也需要耐心等待;遇事要冷靜下來想想如何處理等,這樣才能慢慢緩解孩子性格急躁的問題。
4.可通過多讓孩子做感興趣的事來提高耐心
很多時候我們能發現,雖然孩子在做事時性格急躁,比如吃飯時快速吃完、收拾玩具時隨便一堆、玩遊戲遇到挫折時就容易發脾氣等。
但孩子也有一些時候是很有耐心的,尤其是他感興趣的事,比如有的孩子在打球時很有耐心,有的孩子在下圍棋時很有耐心,有的孩子則畫畫時很有耐心。
父母可根據孩子的興趣所在,來使其多沉浸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當中,讓其學會深刻思考、深入研究,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多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對其性格塑造很有幫助,能使其提高耐心。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帳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