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老樹開新花—江蘇省新沂市港頭鎮後行村黨支部書記王遠棟

2019-11-28     華人視點

在素有"徐淮平原大寨花"的江蘇省新沂市港頭鎮後行村經常里可以看到一位眼帶眼鏡子的年青小伙子長年奔波在田間地頭,村頭莊尾,為全村的社會事業和群眾致富奔小康忙碌著,為鄉村的振興、百姓的富冷暖竭盡全力,使多年的「老樹"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開出了新花。……他就是港頭鎮人大代表、後行村黨支部書記王遠棟,

一、謀發展,實現強村富民目標

七十年代,後行村曾是學大寨時期聞名全國的農田水利治理先進村,然而由於產業單一、交通不便、人多地少等因素,後行村發展緩慢、舉步維艱。王遠棟臨危受命擔任黨支部書記以來,始終把父老鄉親的致富夢放在心上,帶領全村干群,搶抓發展機遇,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著強村富民目標。

後行村現有耕地面積2895畝,農戶1192戶,人口3872人,以水稻、小麥良種繁育為主。王遠棟帶領村支部、村委會班子成員分頭做工作,引導有頭腦、有經營理念的村民利用後行村四面環水的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特色稻米種植、水產養殖和稻鴨共作等新型產業的試種。2018年流轉土地1600畝地,1300畝用於良種繁育,300畝用於訂單農業洋蔥、辣椒種植。流轉低洼土地306畝,成立合作社,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區位優勢,在「三叉河」建立以種養結合為主體,集休閒觀光、採摘、垂釣、親子野炊、農事體驗為主題的現代生態農莊。現在的後行村人人有幹勁,在王遠棟的帶領下,走向脫貧致富之路。

二、建陣地,豐富村民精神生活

針對後行村黨支部班子陣地薄弱的實際,作為村黨支部的班長的王遠棟在廣泛徵求村民意見的基礎上,於2015年村裡建起了180平方米的村兩村委辦公樓,建起了黨員活動室,建立了「三會一課"制度、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站,不忘初心牢固使命主題活動室,讓廣大黨員有了活動場所。為了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他還設置了農家書屋、閱覽室,新建了1700多平米的健身設施齊全的休閒廣場。每到傍晚,村民們跳跳健身操、打打球,各類文體活動取代了過去農閒打撲克、打麻將的陋習,村民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2018年後行村重點打造黨建文化基地,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使黨建工作與後行村鄉村振興工作有機結合。通過黨建文化陣地的建設,強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目標,讓群眾轉變思想,提高認識,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建設工作中來。王遠棟不斷加強學習,提升理論知識,更是積極了解民情民意,面對面與群眾溝通交流,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

三、辦實事,積極履職盡責

在具體工作中,作為人大代表和黨代表雙重身份的王遠棟,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群眾利益無小事。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和村支部書記,就要時刻為群眾著想。」擔任代表職務以來,他走訪選民近千人次,提出意見建議10餘條。為了讓村民有一個良好的宜居環境,王遠棟帶領後行村全體村名開展公共空間治理,治理老墨河淤泥,發動群眾清理垃圾、雜物,拆除旱廁、違章建築,鋪水泥路,排水明溝、安裝路燈、統一栽植綠化苗木。在扶貧工作中,全村158戶貧困戶,王遠棟是戶戶到,家家了如指掌,時刻把貧困戶放在心上,想方設法讓村民脫貧致富。對村裡的低保戶、貧困戶更是百般關心,帶領村黨支部成員定期走訪,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逢年過節,他帶領村黨支部成員登門慰問,送去油、米等生活用品。對村裡考上大學的貧困學生、留守兒童、孤兒等採取多種方式進行救助關愛。

王遠棟還以村為家,不斷改善村裡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如今的後行村是村容村貌整潔,道路暢通,河水清澈。王遠棟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會以更加以飽滿的熱情,認真履行代表職責,更好地為後行村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張同頌 王美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RUZs24BMH2_cNUg6aAX.html




















你是否在混?

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