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時,有戶無房能拿到拆遷補償嗎

2019-05-15     通州新鮮事兒

只有戶口在村裡,沒有房屋在村裡,可以說大多數情況都分不到安置房。



長安區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徵收,按照「一證一戶」的辦法進行補償,持有合法《集體土地使用證》的,以其證件並實際擁有住宅為準;對未持有合法《集體土地使用證》但實際擁有住宅的,以其是否符合所在行政區農村宅基地申請政策為確定依據。戶主要指的是戶籍,宅指的是房屋或宅基地,兩者完全對應才符合安置補償條件的,其中合法宅地基(房屋)是安置補償的最關鍵要素。


首先,戶口在村裡不是獲得拆遷補償的天然依據

從各地對農村房屋拆遷的實踐來看,戶口根本就不是獲得拆遷賠償的天然依據,這涉及到集體經濟成員資格認定問題。2016年6月陝西省出台《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第5章 第12條規定 集體收益分配權以是否擁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為依據,戶口登記不作為享有集體收益分配權的依據,戶口遷移與集體利益收益分配無關。

其次,長安區房屋拆遷依據人口類別分類補償

西安市長安區在農村房屋徵收補償安置過程中,將安置人口分為集體經濟成員與非經濟經濟成員,並且分類補償!



1、如果全家是非集體經濟成員,只要戶主在村裡有合法房屋(宅基地),且滿足一定的前置條件,就按照祖遺戶進行安置。

2、如果戶口在村裡,但是沒有合法房屋(宅基地),且沒有被認定為村集體經濟成員,如臨時突擊遷入戶口、掛靠戶口、遷移過戶口的大學生等,將不會進行房屋安置補償。

3、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戶口本身在村裡,也被認定為村集體經濟成員,在村裡沒有房屋可能也不會獲得安置房賠償,如夫妻假離婚(把混合戶拆分成集體戶和祖遺戶),集體經濟成員將房屋過戶給非集體經濟成員,這樣就導致集體經濟成員有戶籍沒房屋,也就沒有門牌號,政府照樣可以不予房屋賠償,這屬於自己放棄房屋安置補償,筆者完全支持政府的此種做法,杜絕騙補現象的泛濫。

最後,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程序

長安區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過程如下:

1、房屋編號登記造冊,如1-XXX,代表第1小組第多少號房屋,然後測量宅基地或房屋面積,如果在農村沒有房屋,如何進行編號造冊?如何進行面積測量?

2、登記測量後,戶主攜帶相關證明材料,如身份證原件與複印件、戶口本原件與複印件(留存)、集體土地使用證等,到設在村裡的指揮部協議組簽訂安置補償協議(一式四份),協議上註明房屋編號(動遷號)、宅基地測量面積和房屋四至,也就是您前後左右鄰居是誰,如果在農村沒有合法房屋的話,上述程序與過程如何完成?協議裡面還要註明安置房屋的面積和賠償金額等。

3、戶主確認無誤後,簽字按指印確認,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也需要簽字,如果由戶主代辦協議簽訂,需要有授權委託書。

4、協議組將簽字後的協議交由村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簽字蓋章,村拆遷指揮部總指揮簽字確認,由鄉鎮或街道辦事處、土地所、派出所等進行資料審核,區政府對審核通過的協議確認批准,區財政局下發補償款,經村裡公示15天無異議後發放補償款,待回遷時按照協議簽訂順序選擇安置房,並且高低搭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BcgZGwBUcHTFCnfUBC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