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人」丹巴,看藏寨觀碉樓

2019-06-04     進藏全攻略

越過山河的神秘

一幕自然的洗禮

看見山川出雲澤被著大地

雨順菁華自天際

花隨魚翔潛水底

可有言語能形容的美麗

如此熟悉的聲音

莫名安全的氣息

這是誰安排了我們的相聚

沒有前世的際遇

怎會有心靈相犀

任日夕月落耳鬢無語

這是一首歌的歌詞——美人谷,演唱人阿蘭· 達瓦卓瑪就出生成長於丹巴的美人谷。她參與作詞演唱,把她對家鄉的情愫,把丹巴美人谷的美景,通過歌聲傳遞給我們,獨特的藏族嗓音,優美的旋律沁人心脾,讓人聽著歌聲仿佛置身於此,好像未前去就已將美景盡收眼底。歸根結底一切都源於丹巴,它的美、它的景、它賦予的生命,感謝大自然的賜予。

丹巴美人谷位於丹巴縣城的巴底鄉,是一個原生態的小村落。人少景美,河兩岸是層層山巒,樹木叢生鬱鬱蔥蔥,山間"仙氣"縈繞。

中央台播出的《尋找女兒國》紀錄片就是在此,以一個畫家和這裡的美人拉姆的愛情故事開始的。事實說明,歷史形態的女兒國是真實存在的,當時叫東女國,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側。如果現在你想在村中尋得美人,沿途的居民都會告訴你,美人都不在家,您只能看到美太婆和美小孩了,美人都出去打工了。不過不用灰心,美人谷每年都會進行一次民間的選美比賽,評比出全縣最美的女性,並稱之為金花、銀花,這種風俗已經延續了很多年。如果幸運的趕上了,就可以大飽眼福了。

丹巴,算是新興的旅遊勝地,是以墨爾多神山(意為女神山)為尊的嘉絨藏族的重要聚居區。在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主辦的"中國選美"中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首。是中國藏族文化區碉樓最集中、數量最多的地方,素有"千碉古國"的美譽。丹巴大方的展示了自然,人文,歷史,建築美學等觀賞價值,風景美如畫大概說的就是這裡了吧。

來到丹巴,一定要看的就是藏寨,看藏寨一定要去甲居藏寨。"甲居"藏語是百戶人家之意。雖然進入丹巴境內後,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藏寨,但是甲居藏寨的寨子確實是眾多寨子中相當精緻可觀的,可能是因為是景區的緣故,保護的很完善吧。甲居藏寨錯落有致的建於卡帕瑪群峰腳下的大金河谷中,一幢幢藏式樓房在藍天白雲、傲然雪峰、潺潺流水的畫面里,像繁星點綴在樹林中,隱隱約約若隱若現。對於攝影和古鎮愛好者來說,處處皆風景,精緻的院落,獨有的藏式建築,作為古鎮之首,絕對值回票價。

甲居藏寨的現存形式,完整保存了嘉絨藏族居民的基本特徵,房體的木質構架部分和屋檐,均為紅色。二層以上的牆體則刷成白色或牆體原色與白色相間的顏色。整個建築物外形猶如虔誠的佛教教徒盤腿正襟危坐,誦經禮佛的姿態。每年春節前夕,寨子的主人們依照傳統習俗,以當地的"白泥巴"為主要原料,通過特有配方煎製成白色染料,精心塗染寨樓牆面,使整個藏寨披上潔白的盛裝。

來到丹巴,再一定要看的就是碉樓,看碉樓一定要看梭坡碉樓群。"梭坡"的藏語意為蒙古族,據說古時候曾經有大批蒙古人來到此處放牧,故而得名。梭坡碉樓群,是整個丹巴乃至全世界,古碉樓最集中的地方,共有84座之多,其中包括世界上唯一的五角碉,其價值不言而喻。無論是眺望還是仰望這些碉樓,然後請你閉上眼睛去感受。。。感受歷史,感受文化,感受幾千年前的人們。瞬時時間凝固,如同它封存著的歷史一樣定格在那一刻。

來到丹巴還要看的就是被藏民奉之為"地神寵物"的雪豬子,也就是土撥鼠,這可與動物園裡的土撥鼠不一樣,因為大部分的土撥鼠膽子很小,這裡的小可愛們長年被藏民和僧人們喂養著,所以並不怕人,他們一起和諧的生活在隱世純凈的村落莫斯卡村。大部分人都是為了土撥鼠而去,但是也一定不可忽略掉莫斯卡村的美。在撩撥完土撥鼠後,抬起頭靜靜的看看這個原始自然的小村落,無論你說它寧靜也好,落後也好,它就美美的存在著,它也許就是你夢想中的世外桃源。

有沒有人想過,西藏都是雪山、冰川、湖泊,會不會有溫泉?有的,在黨嶺就有三個在山上的野溫泉,爬了幾天的山路,即使不進去泡,去泡泡腳緩解一下疲勞也是極好的。坐在山間,泡著溫泉,仰望天空,聽著鳥語,聞著清新的空氣,豈不是很愜意的一件事。黨嶺最美是在4~5月,那時是雨季,漫山遍野的格桑紅盛開。如果是秋天去,最好選在10月10號以後,因為黨嶺的秋色要比其他地方稍晚。

泡過溫泉後,再繼續上山,就到了葫蘆海,引入眼帘那一刻,整個人會感到身心舒暢。葫蘆海湖水清澈見底,四周被雪山圍繞,如果你恰巧是秋季樹葉泛黃之時前來,那麼恭喜你看到了一年之中最美的葫蘆海。即便雲霧繚繞時也是如夢如詩,山與海與霧,相輔相成若隱若現,仿佛在與你玩躲貓貓一般。

丹巴,春季繁華盛開,尤其是梨花紛飛之時。秋季,金黃燦爛,美不勝收。

若你來,請自覺保護自然環境,我們,闖入了大自然。

北京瑪吉阿米藏地旅行,你身邊的藏區旅行專家,希望早日在藏區遇到渴望遠方的你,了解更多線路請加VX:1361100102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Am4XWwBUcHTFCnfvU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