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劇的基因看流行的原因

2019-07-16     丁明念響

個人比較喜歡看美劇,對於《權力的遊戲》是一集不落的看完,其他的美劇則根據自己的喜愛一直在追看著,與國產劇相比,每年個人觀看的美劇數則遠遠超過國產劇,有時就會有個疑問,為什麼喜歡看美劇,喜歡的原因是什麼?那就試圖從美劇的基因來看美劇的魅力所在。

個人總結的兩點,一個是資本,第二個是尊重市場。這兩點總結看上去並沒有多少高大尚,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大家都需要資本和市場的,為什麼美劇能夠產生更多優秀的劇集呢?

限古令動了誰的奶酪

限古令一出,江湖估計是哀聲一片:2019年3月22日,網傳廣電總局出調控新規,從即日起至6月,包括武俠、玄幻、歷史、神話、穿越、傳記、宮斗等在內的所有古裝題材網劇、電視劇、網大都不允許播出。已播出的撤掉所有版面,未播出的全部擇日再排。

相信限古令多數人已經不在陌生了,曾經螢屏上充滿了古裝類型的電視劇,恨不得讓人以為全部都穿越回去了。面對這種你方唱罷我登場,還有沒唱完又一個再登場的局面,限古令算是一場及時雨,讓資本好好清醒一下,資本和市場應該如何結合的問題。

國情不一,生產的電視劇方式不一樣,從而導致古裝類型一窩蜂的登場,若從長遠考慮對於整體市場其實並沒有多少好處,想想看曾經的戲說古代皇帝系列,恨不得連皇帝內褲都可以戲說一下,讓普通觀影者都恨不得穿越回去,不過穿越回去的女子們依舊缺少現代女權意識,拿著現代知識去參加宮斗並樂此不疲,果然是新朝代的女子,要展現一下現代化的風采。

限古令動了資本的奶酪,卻是保護了整體市場環境,資本在哀嘆,畢竟壯士斷腕來自於他人,而不是自己,所以會格外疼痛,若是對比一下美劇,卻發現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製片廠會自動斷腕,而不是等待。

美劇的DNA雙螺旋

個人把美劇中的資本和市場比作DNA雙螺旋,因為這兩者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當然有好處也有壞處,後面再慢慢談起,先來說下好處。

先說下美劇的拍攝原理,至於前期的市場調研及劇本選擇那就不必說了,當一個劇集正式立項並拍出幾集播出時,常規做法是一般先準備幾集試播,看一下試播的效果,有的是準備一季大約數十集,若是市場反饋良好,資本足夠,獲得續訂那就會繼續往下走,否則可能會直接被砍。

拿最近溫子仁的一部電視劇《沼澤怪物》來看,雖然播出的口碑不錯,中國的豆瓣評分是8.1,美國的IMDB評分是8.4,市場反映也很好,但是只擁有了一個DNA則無法成事,據說是資本無法跟進到位,缺少了另一個DNA的糾纏,最後只能黯然收場,同樣評分目前是8.4的《神秘博士》已經玩到第十一季了。

這樣的事例很多,讓人痛心的有一例就是《螢火蟲》,2002年9月20日在福克斯電視台首播,不過只播出了1季14集。可能是與當時的市場不匹配,走得太快的原因,導致反映不好,但是卻是科幻迷這個小群體中獲得了無數追捧,建立起了獨特的粉絲文化與基礎,最後為了安慰下粉絲的情緒推出了一部電影《衝出寧靜號》。

同樣是兩個DNA,這次是市場的問題,因播放的時間檔期和定位等問題,導致當時市場反響不好,命運和《沼澤怪物》相同。

等到多年後,雖然有不少的呼聲,再想重啟已經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最後是經過多方努力才完成一部電影製作,讓粉絲們激動不已,個人也收藏著這部電視劇和電影,畢竟對於科幻片沒有免疫力,很喜歡其中的科幻風格。

資本和市場的匹配才是一部美劇不斷拍攝下去的DNA雙螺旋,它們兩者是互相作用的,缺一不可,只有資本前期願意買單,並且市場認可的情況下,一部優秀的劇集就此產生了,所以你會看到,為什麼美劇不會有太差的東西出來的原因所在,畢竟它是經過市場這隻無形之手檢測過後的產物,註定著它會成長得很好。

DNA雙螺旋的優與劣

如同美國的電影製片廠制度一樣,美劇的流水線式的生產方式一樣暴露出它的優缺點。

優點是以觀眾為基石,對於市場的反應很及時,可以根據觀眾的收視率和反饋隨時調整劇情的走向,畢竟後續劇本的打磨部分是基於數據的支撐的。

而更超前的則根據一系列前期其他美劇的數據可以為後續的項目推出提供支撐,據說Netflix的《紙牌屋》就是根據觀眾的喜愛程度,如這種政治類的劇集應該用哪位演員等,最終創作的《紙牌屋》一炮走紅。

在市場的反饋作用下,我們就看到了有的美劇變成了常青藤,如《生活大爆炸》整整播出了十二季,平均一季一年播出了十二年,不誇張的說裡面的演員基本上在十二年內都是圍繞著這個電視劇來轉的,即使是一個小孩子也長大了。


缺點則是資本有時會放假,資本的放假有的是自我放假,有的是被迫放假,依舊拿《生活大爆炸》來舉例,2016年(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美劇明星收入排行榜中《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的扮演者吉姆•帕森斯(Jim Parsons)以2550萬美元居首位。

而在第三季的時候,吉姆•帕森斯的片酬不過才6萬美元,然後隨著劇集收歡迎程度越來越高,演員們的片酬相應會隨之水漲船高,對於資本方來說,這就會帶來一定的壓力,追求利潤是資本的最終述求,若是利潤沒有了,那麼不管市場再如何歡迎,基本上一部劇集也會迎來它的最終季。

最近一部《權力的遊戲》以神劇一直穩居榜首,結果最後是草草收場,留下哀聲一片,讓一部神劇跌落神壇,這其中就有資本運作導致的。

從總體來看,依舊是優點大於缺點,這也是美劇常盛不衰的原因所在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美劇的動作方式可以對照下中國的電視劇創作方式,各國的國情不一樣,導致生產的方式也不一樣,不能簡單的高與下之分,只是在創作的過程中是不是注重大數據及運作方式的調整,否則面對限古令只能是受傷收場。

資本國內是不缺少的,缺少的則是對於市場的尊重和判斷及試錯,這方面美劇的經驗倒是值得借鑑,也能讓中國的電視劇走得更遠更深一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AfP6GwBJleJMoPMehK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