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怎麼點、吃外賣?看完《外賣安全與營養指引》就明白了

2020-02-13   鳳凰科技圈

2月13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社、美團外賣聯合公共衛生、醫學、營養相關領域權威專家,共同發布《疫情防控期·居民外賣飲食安全與營養指引》(以下簡稱:《外賣安全與營養指引》),為大眾在疫情期間如何安全、健康地享受外賣服務提供專業建議。

《外賣安全與營養指引》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王貴強、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主任委員石漢平三位權威專家參與編寫。

疫情期間,選擇外賣相對更加安全。由於出門少、接觸少,相比去人群較為聚集的超市買菜,點外賣可減少人群聚集和人員接觸,進一步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和感染病毒的幾率。

此外,《外賣安全與營養指引》從如何安全點餐、取餐、用餐,營養配餐四方面為消費者提供了建議。

點外賣時,安全下單。可在下單時選擇「無接觸配送」,採用「不見面、無接觸、背對背」的送餐取餐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費者和外賣騎手的安全。

取外賣時,安全收取。外出要戴好口罩,及時去除外賣外部包裝。扔掉外部包裝後,要及時洗手,同時對內部物品包裝用消毒濕巾、酒精棉擦拭消毒,用餐前洗手,保持手部清潔。

吃外賣時,「兩多兩少」。在家吃外賣要多加熱,用公筷。食用前,可對外賣食物用微波爐再加熱,最好使用家中餐具,如果全家一起用餐,最好採用分餐制,多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在單位吃外賣要少扎堆,少交流。進食前再摘下口罩,並與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避免面對面就餐、避免就餐時對話。

除了關注疫情期間的外賣安全,《外賣安全與營養指引》也給出了搭配外賣「一多一少」的建議。點餐應注意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儘可能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選包含蔬菜較多的外賣餐食,同時要保證適量的肉、禽、魚、蛋、奶等優質蛋白攝入。要少點生冷以及刺激性的餐食,少點涼菜。點飲品時,也要避免點生冷的,尤其是散裝冷飲。

自新型肺炎疫情蔓延以來,人們選擇居家隔離共同防疫,外賣成為市民生活保障的重要服務。隨著節後返工潮的到來,更多人需要通過外賣服務解決用餐問題。《外賣安全與營養指引》的發布,以科學、詳實、實用的安全與營養建議,受到了網友的肯定。

目前,《外賣安全與營養指引》全文可在美團外賣官網「社會責任」版塊查看。有網友表示,《外賣安全與營養指引》打消了他的點餐顧慮,更加放心地享受外賣服務,更方便地居家抗擊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