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肌膚是一種高度不耐受的皮膚狀態,表現為干,癢,泛紅,多數是由於皮膚過度缺水而引起的。「發癢」是敏感肌膚最常見的症狀。
其實,大多數敏感肌都是後天使用護膚品不當而造成的。今天就帶你了解敏感肌選擇護膚品的雷區,幫助你正確地選擇適用于敏感肌的護膚品。
敏感肌不能碰的5類護膚成分:
1.潔面類
在選擇潔面產品時,應避開皂基清潔劑。在成分表里一般表現為:十四酸或肉豆蔻酸、十二酸、月桂酸、十六酸或棕櫚酸、十八酸或硬脂酸。
皂基清潔劑也是一種簡便做皂的基礎原料。它的清潔力很強,但洗後略感緊繃,且對角質層不那麼溫和。如果過度頻繁使用皂基類產品,過度去脂會破壞皮膚的角質層,導致肌膚的耐受性變差,出現敏感的症狀。
2.防腐劑類
護膚品的有效期長達2-3年,必須保證產品不霉變、不腐爛、不變質,此時需要加入防腐類成分。
對敏感肌來說,應避免尼泊金酯類、甲基異噻嗟啉酮、甲基氯異噻嗟啉酮、雙咪嗟烷基脲等防腐成分。
3.防曬類
敏感肌在防曬產品的選擇上,尤其需要慎重,二苯酮-3這個成分需要避開。
4.高濃度酒精
敏感性肌膚應避開含有高濃度酒精的成分,比如:乙醇、變性乙醇等。
乙醇是護膚品中最安全、穩定性最好的的溶劑,還具有穩定部分植物活性成分和抑菌消炎的作用。油性肌膚的護膚品當中通常會運用到它,因為它可以讓產品用起來更清爽。
但是對敏感性肌膚來說,它有可能打開皮脂膜,導致對皮膚不利的一些防腐劑、香精等成分進入皮膚深層,造成對肌膚的刺激。
5.酸類
甘醇酸、杏仁酸、蘋果酸、乳酸、檸檬酸等各種果酸、水楊酸,A酸系(視黃酸,視黃醛,視黃醇)等成分,均屬於酸類成分,也稱為剝脫性成分。
剝脫性成分,顧名思義就是使皮膚角質層剝離的成分,也叫角質剝脫劑。對正常的皮膚來說,適當剝脫是有益的;但對敏感性肌膚來說,剝脫角質細胞會讓角質層變得更薄,導致皮膚變得更脆弱。所以,敏感肌應避開。
以上5類成分,就是敏感肌需要避開的成分。那麼,對敏感肌來說,有沒有真正友好的成分呢?有沒有能夠有助於敏感肌修復的成分呢?有的。
1.洋甘菊提取物
敏感肌膚選擇護膚品時,從成分上來說,需要選擇一些舒緩類的產品。舒緩類成分分成兩大類:一是人工合成的成分;二是天然來源的成分。
天然來源的成分中被運用的最廣泛的有:洋甘菊提取物。具有很好的舒敏、修護敏感肌膚、減少細紅血絲、減少發紅、調整膚色不均等作用。
還可以解決皮膚的乾燥發癢的問題。通過增加皮膚的水合程度、抑制多種促炎介質的方式來緩解皮膚的多種問題。
2.神經醯胺
神經醯胺屬於仿生劑。仿生劑是通過模仿角質細胞內天然的保濕因子(NMF)來補充細胞間質中NMF的不足。
不僅能幫助皮膚鎖住水分,還能促進皮膚屏障自我修復及調控皮膚細胞,提升整個皮膚的耐受力,避免敏感發生並且修復紅血絲。
3.角鯊烷
角鯊烷屬於封閉劑。封閉劑的作用是減少蒸發,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膜,這層膜通常是油性的,不溶於水,將空氣與皮膚隔開,阻止水分流失。
角鯊烷具有安全性、親膚性的特點,它也是皮膚裡面的天然保濕成分之一,敏感肌適用。
總的來說,敏感肌在選擇護膚品時,應該更加謹慎,多看看成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