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2月2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55元和50元。這是本月國內成品油首次調價。據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上一次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為2019年11月18日,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70元和65元。而經過本輪零售限價上調,今年我國成品油零售限價已經歷24次調整,其中14次上調,7次下調,3次擱淺,呈現「十四漲七跌三擱淺」的格局,本次調價也是連續第三次上漲。
與此同時,截至12月2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2020年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79美元,收於每桶55.96美元,漲幅為1.43%。2020年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43美元,收於每桶60.92美元,漲幅為0.71%。今日(本周二),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日間盤原油期貨合約區間波動,交易活躍,持倉減少。
實際上,國家發改委上調成品油價格,對廣大司機的影響並不是太大。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轎車為例,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較之前多花2元,出行成本小幅增加。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L的小型私家車為例,到下次調價窗口開啟(12月16日24時)之前的半個月時間內,消費者用油成本將增加3.2元左右。即使是大客車也沒受到太大的影響。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斯太爾重型卡車為例,未來半個月內,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增加76元左右。成品油價這樣的小幅上漲並不足為慮。
現在大家最關心的是下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品開啟(12月16日)時,國內成品油價還會上漲嗎?對此,我們認為,未來國際油價將會在一個小箱體內波動,上漲不易,下跌也難。當下一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時,國內油價繼續小幅上調的機率相對比較大一些。最近,對於國際油價有重大影響的是三類消息:首先,伊朗明年初將進行大選,目前伊朗國內政局不穩定影響了生產量。另外,中美貿易談判很可能會有一個不錯的結果,此消息也在支撐國際油價。畢竟若是中國經濟好了,對原油需求量也是十分龐大的。
再者,OPEC會議即將召開,估計延長減產保價協議將達成共識。不過,作為非OPEC成員國的俄羅斯未必願意真的會大幅減產,因為俄羅斯經濟依賴於能源出口。同時,如果俄羅斯和伊拉克都不願意減產,那沙特就沒有繼續遵守減產協議的必要。所以,各產油國之間還存在較大變數,也就給未來國際油價帶較大的不確定性。我們認為OPEC+的減產協議有望達成,但恐怕誰也不願意減產太多,影響自己的出口收益。
最後,美國原油產量及庫存的進一步增加仍將給原油價格帶來壓力。美國能源情報署數據顯示,11月22日美國原油日產量達1290萬桶的記錄高點,比去年同期增長10.30%;同期原油庫存4.52億桶,比去年同期增長0.30%。美國的原油產量和庫存則對國際油價上漲構成利空。未來如果美國增產頁岩油出口,肯定會對國際油價上漲造成衝擊。
國內成品油價再次上漲,後面還會繼續大漲嗎?我們認為目前國際油價呈現上下兩難的波動區間,如果是油價下跌,各石油生產國就會減產保價,但是國際油價上漲卻會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美國原油出口數量大增的制約,所以,未來國際油價在一個箱體內來回波動,大漲大跌都很難。而國內成品油價格仍有可能在下輪窗口開啟時,繼續小幅上漲或者擱淺,這種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kD9zG4BMH2_cNUg3lS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