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一季度虧162.3億元,到底怎麼了?

2020-04-29     不執著財經

4月29日傍晚,中石油和中石化雙雙發布一季報。其中,中國石油股份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為5090.98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凈虧損162.3億元,去年同期為102.5億元。中國石油化工股份2020年第一季度凈虧損197.82億元,去年同期盈利147.63億元,兩桶油虧損超過360億元。

兩桶油出現巨虧,讓投資者叫苦不迭,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中石化股東總戶數為553217萬戶。中石油的股東總戶數更多,達708802萬戶。中國石油已於4月28日創下了歷史新低4.33元,而歷史最高價達45.86元(前復權),彼時市值超過8萬億,系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如今市值跌去近9成,僅剩7600億。

面對中石油、中石化在一季度出現的巨虧,很多投資者搞不懂了,國內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不是保障了油企的利益了嗎?當國際油價跌破40美元/桶時,國內油企出售的成品油價格就不再進行調整。中石油的利益是有所保障的啊!咋就虧得這麼歷害呢?

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當國際原油均價低於每桶4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將不再調整,未調金額將全部納入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全額上繳中央國庫。所以,國際油價即使跌破了40美元/桶,中石油也無法受到保障,因為差價都要上交國庫,自己未留分文。

而我們認為,導致中石油一季度巨損,主要還是以下幾個因素:首先,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內多數人都待在了家裡,沒有人開車,沒有人加油,也沒有汽車上路。因為疫情,絕大多數的航運、空運、客運等交通工具也處於停止狀態。整個國內經濟基本停擺,中石油的營業額自然會暴跌。同時,中石油的各項人工成本並沒有下跌,那發生虧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預計第二季度中石油的虧損情況會有所好轉。

再者,國際油價在一季度出現罕見的大跌,這導致了中石油賣成品油是越賣越虧。道理也很簡單,中石油一季度所賣的成品油大多都是去年下半年進口的原油進行提煉,而去年下半年國際油價還在高位徘徊,而如果把去年下半年進口的原油,經過煉化後在一季度油價狂跌期間出售,那肯定是越賣越虧。可能有人說,既然出現虧損,油企不賣了還不行嗎?實際上,中石油主要是開採石油的,開採石油是不能停下來的,而且儲存原油的要求也較高,需要有油庫存儲的。如果中石油的成品油庫存量過大時,只能去除庫存,做虧損買賣。

最後,中石油的煉油環節一直呈現虧損狀態。從報表來看,兩桶油總計共有五大業務板塊,即勘探及開發,煉油、化工、銷售和天然氣業務。其中,中石化主要是前四大業務,而中石油則包括全部五項。而我們發現,中石油則在煉油環節上虧得太慘,中石油則在這一項上虧損人民幣62.92億元。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高庫存有可能就是在煉油環節出現巨虧的原因。總之,在煉油環節上的巨虧,是中石油出現巨虧的重要因素。

是什麼導致中石油在一季度虧掉了162.3億元?主要是中石油碰到了中國爆發新冠疫情,國內對成品油需求大量減少,而中石油支出卻沒有減少。與此同時,國際油價的大幅下跌,也導致中石油的虧損。更關鍵的是,由於各種原因中石油、中石油在在煉油環節上一直處於虧損,這也加大了兩桶油的虧損程度。總之,正如中石油高層所講的,現在公司正值「至暗時刻」,要想扭虧為盈,也需要國內外市場需求恢復才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seoyXEBnkjnB-0z0c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