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怒懟郭德綱,自詡受愛因斯坦支持李宏燁,如今徹底淪為笑話

2024-11-03     沉默的擁抱

「信不信,我20秒能逗笑你4次。」

作為公式相聲的代表人物,李宏燁基本上可以算是讓自己徹底的淪為的一個笑話,原本自信滿滿的對主持人表示,自己可以20秒逗笑觀眾四次,最終卻是全場尷尬,更是被郭德綱直接淘汰。

淘汰之後還不忘嘲諷郭德綱自己將來會坐上他的位置,證明自己的成功,結果到現在,他最好的包袱確實卻是本身,以及做夢夢見愛因斯坦支持自己這個原本應該很勵志,實際很搞笑的事情。

那麼李宏燁為什麼這麼執著於給相聲附上公式?又為何偏要與郭德綱分一分高低呢?

李宏燁,上海交大的博士畢業生,原本前途無量,可以繼續在學術領域深造。沒想到,他卻選擇了另一條路,一頭扎進了相聲的世界,開啟了新的旅程。

他不是學相聲出身的,也沒受過傳統相聲的訓練,卻想用自己的一套方法來分析這門古老的藝術,他堅信,相聲的本質是邏輯和規律,可以通過公式化的表達來實現笑點的精準輸出。

於是,一套名為「公式相聲」的理論體系誕生了,逗哏是A,捧哏是B,觀眾是C,笑點是X,一切都被簡化成符號和方程式,仿佛一場精密的數學運算。

這種近乎機械化的創作方式,在2018年的《創業英雄匯》節目中初露鋒芒,李宏燁夫妻帶著他們那套獨具特色的「公式相聲」,上台跟投資人談合作,他們想用公司10%的股份換取200萬的投資,看看能不能說服投資人入伙。

出人意料的是,他們成功了,投資人的認可,無疑是對「公式相聲」商業價值的肯定,也讓李宏燁的相聲野心進一步膨脹,李宏燁嘗到了甜頭,並沒有滿足於現狀。

他將目光投向了更高的舞台——《相聲有新人》,在這個匯聚了眾多相聲新秀的節目中,李宏燁毫不掩飾地展現了他的雄心壯志,他高調地亮出自己的博士身份,仿佛在宣告學術精英對傳統藝術的降維打擊。

而且李宏燁膽子也是真不小,剛來就想挑戰郭德綱,還說要讓「公式相聲」成為主流,坐上他的位置,然而,這場挑戰的結局並不如李宏燁所願。

在《相聲有新人》的舞台上,他的「公式相聲」並沒有引發預期的爆笑效果,甚至是非常的尷尬,讓人腳趾扣地,反而遭到了評委和觀眾的質疑。

郭德綱也表示說相聲可不是做數學題,哪有什麼固定公式?這活兒全憑真本事,手藝才是王道,觀眾也對這種缺乏傳統相聲韻味的表演感到困惑和不解,但很明顯李宏燁並不服氣,甚至可以說是有些惱怒,不過他最終的目的,卻是已經達到了。

儘管「公式相聲」在專業領域受到了冷遇,但李宏燁卻意外地找到了另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爭議和流量,其實他本來的目的也就是這個,否則也不會博人眼球的搞出了個公式相聲。

在《相聲有新人》上的失利,並沒有讓他氣餒,反而讓他成為了網絡上的熱門話題,他與郭德綱的交鋒,他的「公式相聲」理論,都成為了網友們熱議的焦點,李宏燁深諳流量的奧妙,他並沒有迴避爭議,反而積極地參與其中。

他頻繁地出現在各種綜藝節目中,不斷地提及「公式相聲」和與郭德綱的恩怨,以此來維持自身的熱度,他甚至在網絡平台上開設直播間,進行「直播賣課」,將「公式相聲」包裝成一種快速學習相聲的捷徑,吸引那些渴望一夜成名的年輕人,現在誰火誰就有流量,就算黑著火,那也是火。

李宏燁那些出人意料的話和舉動,讓他一下子成了大網紅,很多人都關注他,他成功地將自己打造成一個「網紅」,一個自帶流量的「話題人物」,李宏燁一直努力想讓傳統相聲界認可他。

他很幸運,得到了姜昆的認可,加入了曲藝協會,從此成了圈子裡的人,這無疑為他增添了更多的光環和權威性,也讓他在相聲界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順暢。

李宏燁火了,有了名氣和流量,他開始琢磨著怎麼把自己的「公式相聲」變成生意,他開了一家相聲培訓班,承諾零基礎也能快速學會,很多想讓孩子出人頭地的家長都被吸引來了。

不過,沒過多久,大家就發現「公式相聲」也有點問題,這種缺乏傳統相聲功底的速成模式,並不能培養出真正優秀的相聲演員,學員們學到的只是一些僵硬的公式和套路,缺乏真正的藝術感染力和創造力。

李宏燁的相聲培訓班最後還是沒撐住,因為報名的人太少了,只好關門歇業了,在線上直播領域,李宏燁也遭遇了困境,他將直播間變成了「怒批」郭德綱的舞台,試圖用這種方式來吸引眼球,製造話題。

甚至還在有一天發視頻說自己的相聲受到了愛因斯坦的讚揚,原來李宏燁晚上做夢夢見了愛因斯坦夸自己相聲說得好,這可真是讓很多人感到了無語,畢竟愛因斯坦聽相聲確實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可惜,這種譁眾取寵的做法並沒有讓觀眾買帳,反而招來了一堆批評和反感,他的直播間人氣逐漸下降,最終走向了停播。

李宏燁想用公式把相聲演繹得更精彩,可是現實舞台卻給了他當頭一棒,為了讓更多人喜歡「公式相聲」,他可是費了不少勁,還專門辦了線下演出呢。

起初,憑藉著網絡上的熱度,他的商演確實吸引了一些觀眾,可惜好景不長,「公式相聲」的毛病很快就在舞台上顯露出來了,缺乏傳統相聲的「說學逗唱」,缺乏與觀眾的互動和共鳴,讓他的表演顯得乾癟乏味,無法真正打動人心。

觀眾的笑聲越來越少,票房也越來越慘澹,甚至到了送票都無人問津的地步,面對市場的冷遇,李宏燁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相聲之路,他開始嘗試各種轉型,從相聲表演轉向相聲理論研究,從線下商演轉向線上直播,甚至開始涉足音樂創作,然而,這些嘗試都未能取得成功。

他的相聲理論被批為「偽科學」,他的音樂作品被嘲笑為「噪音」,他的直播也因為缺乏吸引力而逐漸沉寂。

其實從這件事情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來李宏燁一開始的目的就不是逗觀眾開心,公式相聲不過是披著相聲外衣的無聊營銷罷了,畢竟人的心情從來不是用公式就能夠顯示出來的。

至於李宏燁流量確實是能帶來熱度和關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是長久的飯碗,為有真才實學,才能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才。

本文到這裡就結束了,喜歡本文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fda949be176d7ebf6a628c6061943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