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海底撈科目三」火了,僅在抖音上,相關話題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4億次。受到海底撈歡樂氛圍的帶動,顧客們紛紛與員工「花式互動」,連「銀髮族」也下場了。在杭州,兩桌顧客同時與海底撈員工即興舞蹈,老少同台的場面在微博、抖音等多個社交平台引發熱議,網友們紛紛夸這位老人活潑可愛。
「銀髮族」對於中國消費市場的影響,正在持續展現。海底撈自今年重陽節起開展「敬老月」,近一個月時間就帶動15萬桌顧客攜老用餐。在社交平台上,#帶長輩就餐就到海底撈##退休就來海底撈##海底撈退休儀式#等與老年人相關的海底撈話題傳播量超7000萬。海底撈在老年人群體中愈加受歡迎,是「銀髮經濟」在中國消費領域崛起的一個縮影。
深度影響餐飲消費決策
民政部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8億人,占總人口的19.8%。按照國際通行標準,中國已經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在消費領域的存在感和影響力也明顯增強。海底撈從10月23日重陽節起,開展了「敬老月」活動中,引發了「帶老年人去海底撈」的風潮。不僅僅「少帶老」,漸漸地,「老帶老」「老帶少」的客群組合也成了海底撈門店的常見現象,許多老年人將海底撈視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杭州一位海底撈店長表示,一些家在門店附近的老年人不想做飯,經常約三五好友到海底撈吃飯、嘮嗑;在鄭州的一對老夫妻,孩子在國外工作,老兩口便把海底撈當作食堂,幾乎每周都會到海底撈就餐,店長會主動端上老人愛吃小涼菜,「老人年紀大怕吃壞肚子,但是對我們的涼菜很放心」;在武漢,一群退伍老兵還在重陽節去海底撈露營店,享受年輕人時興的露營火鍋。
海底撈外送的負責人也表示,他們在確認外送訂單時,經常發現是後輩為了給家中老人慶祝生日而訂的。從店長們的觀察不難看出表示,在海底撈,有越來越多的用餐場景是圍繞著老年人展開的。
銀髮族消費需求悄然變化
數據顯示,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消費潛力或將達到40.69萬億元,占GDP的比重攀升至12.2%。經濟上有保障,時間上有空閒,加之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上的改變,老年人群體正在成為各個消費品牌們不能忽視的一股新興力量。
海底撈開展「敬老月」活動
一個反直覺的消費趨勢正在受到關註:不同代際的生活習慣、生活態度正在出現交融,代際之間的消費觀念、消費差異正在逐漸變小。
去老年食堂,上老年人插花課,報「夕陽紅」旅行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在傳統的老年人消費場景里。老年人在年輕人的陣地也能自得其樂,他們不但愛網購,去網紅店打卡,還會在網上賣閒置品。這種代際消費融合的趨勢,讓善於和年輕人玩在一起的海底撈,順利征服了「銀髮族」。
年輕人去海底撈不但想吃火鍋,還想痛快地過一次生日;老人們則享受海底撈麵面俱到的關注,親如家人的氛圍;當年輕人熱衷於帶父母去海底撈慶祝退休,在關愛老人的同時,還能看到年輕人自身對生活的期許。「情緒價值」這個被年輕人掛在嘴邊的新詞彙,同樣是老年人的精神追求。
海底撈想照顧好所有人
這些融合、變化、交織的消費需求,正在驅動著消費品牌們做出更多創新。能贏得老年人的青睞,源於海底撈對不同群體需求的精準把握。海底撈服務員會耐心地向老人詢問口味偏好,講解如何用手機買團購,會為老人送來靠墊和餐前暖胃粥,並協助下菜撈菜,幫忙系圍裙、幫忙取小料……在「敬老月」活動中,海底撈還面向老年人群體推出專屬折扣、專屬服務,以及為攜老家庭送上「全家福合影」和「驚喜賀卡」。
除了「適老」,海底撈還主動把更多元化的體驗帶給「銀髮族」。在全國多地,海底撈走進社區,為老年人做手部護理。在河南三門峽,當得知外送訂單是為了給家裡老人過60歲生日,員工主動溝通顧客提供上門祝壽服務,讓老人體驗一把「海底撈式過生日」。
海底撈員工為東莞市鳳崗鎮敬老院的老人們做手部護理
帶孩子來海底撈,家長可以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兒童樂園;給海底撈歡樂送提出需求,白領們就可以在公司舉辦個性化的火鍋宴;隨著年輕人的戶外生活方式越來越豐富,海底撈甚至能為「撈粉」舉辦火鍋戶外婚禮。樂於在海底撈享受快樂與安全感的年輕人發現,海底撈可以「隨時隨地」,也可以照顧好身邊的每一個人。
海底撈員工在整理兒童樂園
對人的關注,是海底撈的品牌基因。面對「銀髮族」的崛起,面對不同代際人群需求的融合交織,海底撈回歸到消費者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的本源上,不斷創造恰如其分的體驗。這不但讓海底撈成為了一個能夠同時滿足幾代人多元化用餐體驗需求的場所,更讓品牌成為了代際情感連結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