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利是弊?工信部要求國內APP備案,未完成不提供網絡服務

2023-08-11     傑夫視點

原標題:是利是弊?工信部要求國內APP備案,未完成不提供網絡服務

近日,工信部發布了關於開展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備案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表示為落實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促進網際網路行業規範健康發展,進一步做好移動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現組織開展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以下簡稱APP)備案工作。按照通知的相關內容,2024年4月前APP要完成備案工作,而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應用分發平台、智能終端生產企業不得為未履行備案手續的APP提供網絡接入、分發、預置等服務。

如果簡單來理解,就是國內所有APP都要通過備案之後,才能在國內銷售的手機上連上網際網路。如果一個APP沒有通過備案,目前來看不會影響在手機上安裝,但是打開後將無法聯網,自然也就無法正常使用。這一舉措可以說對國內的用戶以及軟體開發者有著極其重大深遠的影響,這個新規到底是利是弊,也引發了網絡上極大的討論。

從利方面來看,新規實行後,的確有利於對國內手機APP的統一管理,並且極大降低目前通過手機行動網路以及軟體詐騙的幾率。因為所有手機上的軟體都要備案,如果出現違法違規的事件,很容易追根溯源。可以預見,在新規實施後,利用手機APP詐騙以及違法的現象將會大幅減少。

至於一些網友認為新規會減少某些軟體的流氓屬性,這點倒不見得。畢竟備案的軟體並沒有明確備案的門檻。而且從工信部之前放出的信息來看,新規基於的法律法規要求,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無論軟體本身有多少廣告,會出現多少彈窗,或者引起其他軟體的聯動以及關閉軟體後台依然運行這些問題,理論上都不會影響備案或者獲得許可,所以期待備案這一機制,去徹底整頓國內軟體的流氓屬性,並不靠譜。

而在弊方面,可以肯定的是,一些個人開發者的積極性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儘管新規並不對個人開發者設置門檻,但是要知道的是,很多個人開發者或者小型工作室,軟體的開發並不以盈利為目的,很多是技術交流或者興趣所致,在蘋果平台上已經需要獲得蘋果的審核,在安卓平台上則更為自由,甚至不需要通過各種軟體商城分發,而要這類型軟體單獨去備案,對於某些開發者來說可能並不願意。畢竟不少人並不希望自己的軟體要受到平台和相關部門的雙重審核和監管。

另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在於,按照這個新規所說,沒有備案的軟體在國內手機上無法獲得網際網路接入。那麼這就意味著國內的用戶將無法正常使用所有海外的軟體,因為海外軟體因為不在國內運營,所以肯定是無法備案,那麼這些原來可以正常使用的海外軟體,未來將無法在國行手機中使用。這其中包括了各種海外流媒體軟體、海外新聞軟體以及通信軟體,不管用戶的網絡有沒有合適的條件,這些APP都無法接入網絡了。

這實際上就讓國內移動網際網路在軟體這部分,徹底成為了一個獨立於世外的孤島。比如通過手機在Steam購買遊戲的用戶,未來肯定不行,因為Steam的APP是不可能在國內備案的;比如想用國內手機下載Line或者What APP等海外聊天軟體,和境外親友交流,也成為了過去式;一些國外非常有用的手機端生產工具,也無法在國內手機上使用,比如Adobe的一些移動端軟體;至於想在國行手機上觀看海外流媒體、新聞,那更是成為了一種奢望!

從我們個人角度來看,這一新規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決一些問題,特別是利用APP進行電信詐騙的騙局會減少,但要知道目前電信詐騙並不止局限於軟體部分,電話詐騙以及利用其他方式的網際網路詐騙依然不少。我們並不覺得這種一刀切的方式,就能完美解決這一問題。但相應的是,在這一新規實施後,會事實上切斷手機APP一切對外的通道,並且影響到一部分開發者的積極性。

可以預見,未來國內手機只能用國內已備案的軟體,這對不少人會帶來手機體驗以及生活工作上的不便,在國內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外籍人士幾乎無法購買國行手機,而對海外軟體有需求的用戶,也會看著手裡的國行手機犯難。現在畢竟不是閉關鎖國的時代,一個新規就要切斷國內手機對外交流溝通的軟體渠道,並且讓國內用戶無法使用海外優秀的軟體APP,這個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我們真的不好說!

最後要說的是,從新規的說法來看,未來國內的手機廠商在國內的手機,應該會實現一個白名單機制,也就是在名單之內的APP,也就是備案過的就可以獲得網際網路服務,而沒有備案的則沒有流量。蘋果國內APP Store中可供下載的軟體,應該也要通過備案。從某種角度來看,水貨手機或者可以刷機換區的國行手機,或許未來會成為不少人的選擇,至少是第二選擇。至於這項新規未來能帶來多大的影響,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de198071fffdf3fcb3319a4495df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