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有兩個門值得一游,清朝官員必經之地,帝後辭宮必經之處

2020-08-12     旅遊之後

原標題:瀋陽有兩個門值得一游,清朝官員必經之地,帝後辭宮必經之處

瀋陽這兩個門離得不近,但是也不遠;懷遠門位於瀋陽市方城內瀋陽路西端,俗稱大西門,過去,它是內城的門戶,是清朝官員們進出的必經之地;還有個正紅門是陵寢總門戶,頂上滿鋪黃色琉璃瓦,石刻冰盤檐,紅牆,是清代帝後辭宮及謁陵君臣必經之處。圍繞四周的牆稱為紅牆,又叫「紅城」或「風水圍牆」,陵寢主要建築圍在它的中央。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
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
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懷遠門是瀋陽老城垣之重要標誌,現在是一個地標建築,標註當年懷遠門的位置。我在懷遠門廣場拍了一會,挺漂亮的,有北京王府井或大前門的感覺呢。盛京八座城門中,只有懷遠門的兩扇城門之上各有三個小眼。按照八卦推斷,正是代表死門。據說這是因為當時懷遠門外是處斬囚犯的法場,凡處死的犯人必經這裡,所以懷遠門也被稱為「鬼門」。

懷遠門也是一個城門樓,是盛景內城的門戶,去瀋陽故宮的時候經過這裡的,坐地鐵到懷遠門站,出站後左手邊會看到「懷遠門」。盛京古城的四面各有兩座城門和高大的門樓,各城門外還修有半圓形的瓮城,正面封閉,兩側各開一拱形門,它的功能一方面是保護城門使之不直接受到攻擊,另一方面是其突出城牆外部部分,便於守軍從側面以弓箭和炮火打擊攻城的敵人。

也許對於瀋陽人來說沒什麼特別之處,時不時的就會經過一下。但是這裡周邊就很繁華了,它是古老的滿清一條街起點,很有清代韻味;中國十大步行街之一的中街,瀋陽故宮,大帥府都在這附近,所以如果來瀋陽玩的小夥伴們可以選擇在中街住宿,白天出去玩方便,晚上出去逛街方便,吃東西更是大大的方便。裡面有賣一些小飾品什麼的,夏天也非常熱鬧!

現在的懷遠門是復建的,為紀念歷史而建,裝飾一新,文物字畫齊全,琳琅滿目,建築風格獨特,現在的懷遠門城門高大壯觀,但和從前青磚砌成的、高大寬厚的城牆相比,還是略顯單薄,建築的很是高大,但己於周邊現代化的建築物融合在一起了,因此多了點現代與人造的氣息,不夠古典。其實對於我這非專業人員也就是欣賞外觀感嘆古人智慧,專業的角度還需要專業人士的見解!

正紅門這裡是清昭陵的正門,進入需要門票,也就是二次檢票,裡面現在修繕的很好,國家富裕了文物保護也升級了。正紅門正中一間叫「神門」,是太宗和孝端文皇后「神靈」出入的門戶,此門平日不開,只有在大祭時開啟,正紅門前神橋南50米左右兩側各立有下馬牌,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是帝王陵寢尊崇地位的象徵。

正紅門是瀋陽北陵的正門,紅牆黃琉璃瓦,三拱石門,單飛檐歇山頂,與陵寢的紅牆相連接,把陵寢圍於正中。入口是君門,正紅門東側一間叫「君門」,只買公園大門票的不可以,買這票的免公園大門票,不過早7點前和晚5點半以後(夏季早8點前晚7點後)這裡關門,其實公園免門票,是當地人晨練和休閒不錯的地方。

過了北陵公園大門-皇太極像廣場-神橋-石牌坊-就見到了正紅門。它背倚天柱山,草木茂盛,在這裡既能感受到皇家陵園的氣勢,又能享受到清幽的自然環境。正紅門有神門,君門,臣門三道門戶,兩側。旅遊者都從君門出入過了正紅門就是通往昭陵神功聖德碑的神道(參道)。

進入後腳下是磚鋪的甬路,兩旁整齊地排列著華表、駝、馬、獅、虎等石雕,在登完108級石台階(稱為108蹬)後,看到的是一座大碑樓,內立"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上面鐫刻著康熙帝撰寫的碑文,主要是歌頌清太祖創業開國的功德。

其實瀋陽東陵、北陵都有正紅門,這個算是哪個?應該算哪個都可以吧。總之,後陵寢的大門,紅紅的大門很氣派。清昭陵和清福陵都有正紅門。清昭陵的大紅門在北陵公園內,更加氣派,它的建築造型顯得莊嚴、肅穆;或許建的晚一點,或皇太極建立的豐功,你覺得呢?

今天小旅就給大家先分享到這裡,如果還有其他不一樣的看法請大家在評論區說出來,我會很認真的回覆你們,再次感謝那些喜歡小旅文章的小夥伴,小旅會繼續努力給大家分享更優質的旅行作品,下一期將帶大家走進更神奇的地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bxX43MBURTf-Dn5bi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