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國邊陲奧秘,西部邊境的虛線之謎,你注意過嗎?這不只是一條線的故事,它是歷史與現代的交響。
新疆西南,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世界屋脊之巔,中塔邊境的未了情緣,就在這虛線間纏綿
旁白:「地圖語言,實線為定,虛線為疑。在中國的版圖裡,它們靜靜訴說著國界的安寧與紛爭。
時光倒流130年,晚清風雨飄搖,列強環伺。東北之外,西北大地同樣遭受磨難,沙俄的鐵蹄,悄然踏入,留下難以癒合的邊界創傷。
直到21世紀初,2002年的歷史轉折點,塔吉克與中國的邊界談判,2.8萬平方公里爭議土地中的千餘平方公里重歸華夏。但為何,虛線依舊?」
虛線,是過去與現在的橋樑,它提醒我們,每寸土地的界定,都是國與國間複雜博弈的結果。即便部分爭議塵埃落定,未完全解決的邊界,依然以虛線標記,等待未來的明確與和平。」
1860年,兩國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1864年,兩國又簽訂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沙俄共侵占我國西北地區44萬平方公里領土。
按照1864年簽訂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俄兩國邊界,「行至蔥嶺,靠浩罕界為界」,也就是帕米爾在我國境內。
之後,1881年簽訂的《中俄伊犁條約》規定,中俄兩國在帕米爾的邊界線「照兩國現管之界勘定」,再次證明了帕米爾地區屬於中國。
沙俄在1891年直接出兵帕米爾,侵入「待議區」。後來,又夥同英國人瓜分中國帕米爾地區,到1895年,帕米爾大部分地區都被俄、英侵占。
不管是清政府,還是後來的民國、新中國,我們都沒有承認過以上不平等條約,始終堅持帕米爾屬於中國。
1991年,蘇聯解體,原本被沙俄侵占的帕米爾地區被塔吉克實際控制,轉為中塔領土爭端,這為帕米爾問題的解決增加了難度。
邊境新篇,歷史見證!中塔兩國握手言和,邊界線終劃定!兩國在歷經長期協商後,於1999與2002年先後簽署了《中塔國界協定》及後續的《補充協定》。在這場世紀談判中,我國成功收回了帕米爾爭議區域約1000平方公里的失地,相當於爭議面積的3.5%。雖然依據實際控制線劃分,但額外爭取到2000多平方公里的寶貴土地,實為不易的外交成果!
探秘回歸之地,驚喜連連!專業團隊深入新歸領土,發掘出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塵封的歷史文物,不禁讓人感嘆:時光流轉,晚清遺憾今得彌補,130餘年的分離,終迎新生!
虛線之謎,眾說紛紜…國界線上為何仍留虛線?網友熱議:一方面,協議待塔國國會批准;另一方面,這反映了一種複雜心情——雖有進展,但仍望完全恢復歷史疆域,人心所向,期盼未了。你,對這歷史性一刻有何獨到見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fe801260ca157ad7abdce0893b96a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