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虎7和8新能源,價格戰的火力更猛嗎?

2023-09-14     電動湃

2018年初,奇瑞推出全新車系瑞虎8,售價以9.88萬元起。

2020年初,奇瑞上市全新一代瑞虎7,起步價僅為7.99萬元。

在主張性價比之下,這對瑞虎雙子星在近年來不斷改款升級,繼而演化出眾多分支車型,如今兩者都成為了奇瑞品牌的拳頭產品。

去年奇瑞品牌全球取得91萬輛銷量,其中瑞虎7和8就占據了近三成比例。

基於這般突出地位,這對瑞虎雙子星,註定要在奇瑞的新能源版圖裡擔起重任。

早在2021年初的時候,奇瑞發布了鯤鵬DHT混動。

當年比亞迪銷量還只有73萬輛,同比增長75.4%的幅度以為是天花板了,沒想到下一年直接飆升到了186.9萬輛,直接拿下全國乘用車品牌銷冠位置。

反觀奇瑞方面,首款搭載鯤鵬DHT混動系統的瑞虎8 Plus鯤鵬e+,是在2022年3月上市的。

從鯤鵬DHT混動的亮相,到首款應用車型推出市場,橫跨了1年時間。

之所以需要這麼長的準備時間,大概離不開這套系統的複雜性。

官方用了一句看起來很數學化的歸納語,來定義鯤鵬DHT混動的結構——「3擎3擋9模11速」。

3擎:1個發動機+雙電機,奇瑞表示這是中國品牌首個雙電機驅動的DHT混動系統;

3擋:3個物理擋位;

9模:可實現單電機純電動、雙電機純電動、發動機直驅、並聯驅動、駐車充電、行車充電等9種工作模式;

11速:指的是11種駕駛路況智能切換,包括起步、中低速、高架、超車、紅燈、擁堵、高速公路、長途遠行、山道、高速轉向、冰雪/泥濘/砂石等不同駕駛場景。

簡單來說,鯤鵬DHT混動能夠提供長續航的純電體驗,同時可以實現發動機直驅,並且在3個物理擋位的切換下,還能在動力和經濟性之間取得不錯的平衡。

就以瑞虎7 PLUS新能源來說,在1.5T+雙電機的加持下,其系統綜合功率和扭矩分別達到240kW和545N·m,取得7秒破百的同時,百公里最低虧電油耗只有5.95L。

對比相近價位上,採用1.5L發動機+單電機+單擋位的宋Pro DM-i,瑞虎7 PLUS新能源的參數指標確實領先不少。

從實際體驗來看,瑞虎7 PLUS新能源在混動模式下,發動機能在最低20km/h時介入加速,比起純電模式下的提速反應是要迅捷不少。

雖說此舉能改善動力反應,但在座艙內能感受到發動機的過早介入,這點就給人「沒那麼電動車」的印象。

至於在急加速環節,發動機的震動及噪聲難免隨之加大。

當然我們也能理解,10萬元出頭的瑞虎7 PLUS新能源在NVH抑制方面,所投入的資源必然有限。

這樣說來,發動機只用作發電的增程混動多少也有其可取之處,起碼在電車的行駛高級感塑造上,它比起DHT混動容易占據了一定優勢。

好的是,瑞虎7 PLUS新能源在前擋風及前排車窗採用了夾層靜音玻璃,這對於高速風噪的抑制還是很能帶來用戶好感。

儘管鯤鵬DHT混動給瑞虎7 PLUS新能源帶來了明顯的動力提升,但基於整車的家用車定位,瑞虎7 PLUS並沒有過多強調操控上的運動感。

當你摸到它直徑偏大的方向盤,以及雙手不太需要用力即能完成轉向的手感,你大概就能意識到瑞虎7 PLUS新能源就是一款專注於主流家用車的產品。

儘管這是一款車長只有4.5米出頭的緊湊型SUV,它亦不願過多與運動操控扯上關係。

在立心做好家用車角色的基礎上,瑞虎7 PLUS新能源作為一款插混車型,它在帶上大電池模組以後,整車自重要比起純燃油版超出了200kg以上。

這樣帶來的好處是,整車跑在鋪裝路面上的時候,底盤能給人更足的敦實感,在壓過一些小井蓋時要更加乾脆利落,從中營造出了些高級感。

只不過在大電池給了懸架更大負擔以後,也要求懸架調校更加偏往硬朗方向,使得瑞虎7 PLUS新能源在經過一些連續顛簸路時,多少還是顯出了10萬級車型的毛躁感。

與之同時,在整車自重大幅提升之後,運動慣性亦隨之增長,因而電車更容易出現剎不住的情況。

為了克服這般弱項,瑞虎7 PLUS新能源給剎車踏板調校得相對靈敏,即便輕輕一腳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剎車力度。

作為司機需要些時間去適應,坐在後排的乘客則可能滿肚子特色情話了。

關於這套鯤鵬DHT混動系統,奇瑞方面曾透露,當時內部下了非常大的決心——「一定要突破合資品牌混動核心技術的封鎖,找到一條自己的路。」

從技術立項的角度,國內一眾DHT混動系統的出現,大概都是為了反擊合資品牌的混動技術壁壘。

但目前擺在奇瑞面前更大的難題,是如何抗衡比亞迪DM-i的市場地位。

作為鯤鵬DHT混動的「頭炮」,去年3月瑞虎8 Plus鯤鵬e+以15.58萬-17.18萬元的售價面世。

到了今年3月,奇瑞加碼插混車型攻勢,一方面是推出內外飾大改的瑞虎8 PRO新能源,15.99萬-17.99萬元售價基本接棒了瑞虎8 Plus鯤鵬e+。

此外,瑞虎7 PLUS新能源亦一同加入,官方指導價為14.99萬-16.69萬元。

留意「今年3月」這個時間點,繼1月特斯拉開打價格戰,2月秦PLUS Dm-i以不到10萬元起售之後,3月湖北省再打出了極大購車補貼力度。

回過頭看這對瑞虎「雙子星」的定價,是否要顯得貴了呢?

於是在5個月以後,奇瑞為它們推出售價更親民的冠軍版車型。

瑞虎8新能源冠軍版售13.79萬-15.99萬元,瑞虎7新能源冠軍版則賣12.99萬-14.99萬元,兩者入門價對比之前均降了2萬元左右。

事實上,這不是奇瑞簡單的一次調價。

留意3月上市的瑞虎8 PRO新能源和瑞虎7 PLUS新能源,兩者全系搭載了NEDC純電續航100公里的大電池。

反觀兩者後來的冠軍版入門車型,NEDC純電續航則變為了55公里,至於其它版本依然是100公里,實際奇瑞是劃分出大/小兩個電池版本。

這般兩個不同續航能力的電池版本,也是比亞迪DM-i車型的常用做法。

在舊款車型上,比亞迪DM-i產品力推NEDC續航51km和110km兩個版本。

到了今年新款車型,續航能力則改為71km和110km,比亞迪試圖提升入門版本的競爭力。

在比亞迪向前邁進的時候,你會發現奇瑞乃至吉利銀河系列的做法,都還在瞄著比亞迪的舊款車型續航能力來跟進。

如果說多數車企無法在電池成本上媲美比亞迪的話,那麼要想增加市場競爭力,就只能從配置及售價層面著力。

正因如此,瑞虎7新能源冠軍版入門車型的配置,比起3月推出時就增加了不少。

例如,前/後排頭部氣囊、一整套L2級智駕系統、內置行車記錄儀、自適應遠近光、前排多層隔音玻璃、前排50W無線充電、駕駛位加熱/通風等配置。

再結合瑞虎7新能源冠軍版起售價降了2萬元的做法,實際此舉是「增量又降價」。

實際上,奇瑞說到算上終端的1萬多優惠,瑞虎7新能源冠軍版的落地價大概只需11.5萬元左右。

總結瑞虎新能源冠軍版的競爭力,奇瑞說到——

「相比起競品(比亞迪),我們的車動力性能更好,賣得還更便宜。」

「相比附近價位的傳統燃油車,我們的車又多了新能源的優勢。」

在火拚性價比的路上,你可以永遠相信中國品牌,當中自然也包括奇瑞。

只是,這就夠了嗎?

市場有領跑者,也會有跟隨者。

如果按照「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多品牌體系,乃至是聯手以色列集團合資打造出觀致品牌,可以看到奇瑞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是有遠見的。

但從成效來看,過早入局的奇瑞算是錯過了最佳機遇期。

後來,奇瑞也開始習慣從「先鋒派」,轉變為了「跟隨派」的一員。

好比在瑞虎8 PRO新能源身上,你能看到些長安CS75 PLUS的影子。

至於另一拳頭產品的艾瑞澤8,看上去有點凱美瑞的車身姿態,同時夾雜著奧迪燈組和長安車型前臉的觀感。

如果你再留意新款星途攬月,它的內飾也跟著飛凡,一起步向了奔馳EQS的模樣。

採用跟隨策略的好處,是在已經驗證過市場需求的方向上,確保不出現大錯。

儘管這樣做看起來不夠前衛,但也不是每個品牌都非得追求創新、前衛。

總有些品牌是要去迎合一些相對保守的成熟用戶,他們要的是穩定、中庸、成熟、不出錯、高性價比……

奇瑞品牌,正是希望通過這樣一種「靠譜」去契合他們的口味。

正因為這樣,瑞虎7 PLUS新能源和瑞虎8 PRO新能源,依舊在打磨沿用了一段時間的雙聯屏。

反之定位更高的星途星紀元系列,則是跟隨市場潮流上採用了單一的中控大屏,可見奇瑞對於不同品牌車型的定位劃分是相當細緻的。

儘管設計相對保守,但保換裝8155晶片的做法,還是很大程度保障了車機功能運行的流暢度。

這何嘗不也是一種貼心表現?

對於主流用戶來說,用合適的價錢買到高性價比的產品,這是亘古不變的消費需求。

對於企業而言,在有天花板上限的價位上,跟隨成功者推出合適主流市場的設計以及功能,然後實現盈利目標,這其實也是一種合理的活法。

反觀一些「先鋒派」儘管贏得了品牌聲望,但是否大多數還在虧錢當中?

目前奇瑞這套打法,在國內品牌還不夠多的海外市場上是大獲成功。

根據1-8月統計,奇瑞集團出口同比增長1.2倍至55.8萬輛,僅次於上汽的67萬輛。

另外根據官方披露,今年上半年奇瑞集團實現營收1274億元,同比勁增49%。

在價格戰拖垮多數企業、倒逼行業加快出清的大背景下,奇瑞在某種程度上已經上岸了。

再者,如果單純站在跟隨策略的角度來評判,奇瑞是否比起北汽、東風、江淮、一汽奔騰等品牌要更為成功呢?

奇瑞不怕落伍者的追趕,大概只怕領跑者的回馬槍。

參照上半年同期比亞迪出口12.5萬輛,同比增長6.5倍的速度已經在快馬跟上。

奇瑞的下一關口,雖不在近,但不能不為遠慮做準備。

今年4月,奇瑞官宣全面向新能源轉型,提出由星途星紀元系列、iCAR、奇瑞和捷途這4大品牌,共同組成集團軍來投身到新能源戰場。

後來,尹同躍透露奇瑞集團定製出新的5年規劃,目標是要「奇瑞消滅奇瑞」,完成自我突破。

這樣來看,瑞虎雙子星冠軍版在售價層面的「自我推翻」,還只是開胃菜罷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bdd8623a9faf4f33be3e4b23433eb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