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能相對論
作者 | 楷楷
近日,百度集團副總裁、小度科技原CEO景鯤因個人原因辭任,百度集團副總裁、首席信息官(CIO)李瑩輪崗出任小度科技CEO,並向李彥宏直接彙報。
隨著「景鯤時代」落幕,新任CEO李瑩會為小度科技帶來哪些改變,或許會成為外界更關注的問題。在大模型爆發的關鍵時刻,小度科技也走到了「轉折點」,要如何才能找到新的發展變量?
景鯤時代的「百箱大戰」
2017-2019年,國內智能音箱市場增速迅猛,小度智能音箱能夠在「百箱大戰」中的勝出,景鯤也是功臣之一。
在各大智能音箱品牌都在燒錢打「價格戰」的時候,百度在2018年發布了國內首款帶屏智能音箱「小度在家」,不僅成為了小度的第一個爆款產品,也划下了智能音箱產品的分水嶺。
迄今為止,百度小米阿里三大品牌加起來占據了智能音箱市場94%的份額,其中,百度依然保持領先優勢,且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百度智能音箱的線下市場份額仍在增長,占比達51%。
圖源:洛圖科技
小度率先從「無屏」走向「有屏」,為智能音箱開闢了視覺意義上的場景價值,同時也展示了百度並不滿足於只做音箱,而是要進入智能生活領域的野心。
一方面,百度在AI方面一直都有持續重點的投入,2021年全球領先的智慧財產權解決方案提供商 Questel 發布的報告顯示,近十年來全球深度學習領域的專利數量申請中,百度排名全球第一。
這意味著百度有足夠的技術實力構建全棧AI架構,為旗下不同類型的產品賦能,以此來加速其生態體系的深度擴張。而且,有別於小米的閉環AIoT生態,百度AI生態是開放性的,能夠幫助百度與其生態合作夥伴共同搶占更多智能化場景的機會。
另一方面,在百度技術底座的支撐之下,小度科技所服務的生活場景也日漸豐富,從「家庭場景」開始出發,走向酒店地產場景、車載場景、隨身場景等。
以場景為引導,小度推出了不同形態的智能硬體,包括智能屏、健身鏡、學習平板、耳機以及電視等各類產品,藉此撕開不同特定用戶需求,實現「讓智能無處不在」的理念。
在「多屏矩陣」的包圍下,小度科技也接過了「商業化」重任,成為百度AI變現的重要途徑之一。2020年,小度科技正式獨立成為百度的子公司,在這之後,小度科技的估值不斷上漲,今年1月,小度科技宣布完成B+輪融資,投後估值為355億元。
圖源:天眼查
但與此同時,大廠狂推智能硬體是為了占領網際網路的「下一個入口」,也成為了市場共識,智能硬體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開始變得越發尷尬,行業從「百箱大戰」走向「百屏大戰」,但消費者的熱情卻日漸冷卻。
洛圖科技數據顯示,近兩年智能音箱行業出貨量呈下降趨勢。2022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為1.2億台,同比下降25%。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將降至0.9億台。
圖源:中商情報網
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為智能音箱還未能成為家居生活的剛需用品,考慮到當下中國智能家居僅為13%的滲透率,再加上智能產品之間的兼容問題,即便是配備了更多螢幕,具有更多形態和功能的智能音箱,也很難發揮出播放音樂、故事之外的功能價值。
恰好在此時,大模型迎來全面爆發,在這樣的時間節點,如何藉助大模型技術讓智能音箱產品兼具更多的實用性,贏得更多用戶的青睞,就成了小度們不得不重新思考的問題。
從「螢幕為王」走向「智能時代」
一方面,目前智能音箱、智能穿戴、智能家居設備,甚至智慧型手機的銷量都在持續下滑,雖然小度智能音箱/智能屏的銷售額和銷量在二季度實現了雙增長,分別同比上漲31.58%和10.19%。
但考慮當下的市場現狀,單純通過智能硬體的物理性擴展將很容易觸及增量天花板,「螢幕數量戰」應升級為「硬體質量戰」。
另一方面,橫向的螢幕拓展也更考驗企業的內容製造力,比如在教育賽道、健身賽道等細分領域,智能硬體的邏輯就是「將內容硬體化,再銷售出去」,而這些賽道本身已經有更為成熟的品牌,它們在內容製造上會更有優勢。
但大模型的出現對智能硬體來說,是一個幫助它們突破現狀的「變量」,比如可以通過大模型降低智能硬體的學習成本,對大廠來說,其智能物聯優勢也能同步賦能更多硬體設備。
百度在2021年2月推出智能學習平板,從2021年第四季度到2023年第二季度均一直市占率第一,目前,教育賽道已經成為小度的第二增長曲線,收入占比約為50%左右。
圖片來源:IDC調研
因此在ChatGpt爆發之後,各科技巨頭在AI大模型上的投入也是「你追我趕」。2月,小度宣布將融合文心一言,打造針對智能設備場景的AI模型「小度靈機」,並將其應用到小度全系產品中;4月,天貓精靈宣布將正式接入阿里巴巴通義千問;9月,小米宣布升級大模型「小愛同學」……
圖源:公眾號「智東西」
當智能硬體市場開始從「多屏時代」進入「智能時代」,李瑩擔任小度科技CEO,則可能有著不一樣的戰略意義。或者我們可以先來看看,為什麼會是李瑩?
據公開資料顯示,李瑩於2004年加入百度,先後帶領自然語言處理、網頁搜索相關性、spider、復合搜索、推薦與個性化、知識圖譜、AI技術生態、百度地圖等多個業務。並打造了以AI和知識管理為核心的智能工作平台「如流」,為百度AI基礎技術建設和產品應用做出重要貢獻。
據接近百度人士透露,李瑩非常資深,而且很懂技術,接下來將帶領小度科技與文心一言開啟更緊密的合作。由此可見,李瑩能否像打造「如流」一樣重塑小度,將是其下一階段的重任。
那麼對小度科技來說,加強與AI大模型的緊密合作又意味著什麼?
首先,在上一階段「入口爭奪戰」暫告一段落的背景下,智能音箱市場將從「螢幕數量戰」轉向「智能質量戰」。這意味著小度將會朝著生活解決方案服務商的方向發展,與大模型進行更深度的結合,而技術出身的李瑩將擔起這一重任。
如果我們將李瑩主導的「如流」和「小度靈機」進行橫向對比的話,會發現兩者在思考模式上確實有相似之處。
比如「如流」的超級助理具有「語音一鍵差旅」功能,只需要語音輸入往返時間和目的地,系統會自動提交差旅申請、根據用戶習慣預定機票和酒店,並完成對公結算;「小度靈機」的超級助理同樣可以從用戶的各種複雜日程中,提煉出真正有效的信息,並據此給測試員生成一份正確的時間安排表。
這意味著,李瑩可以在「如流」的基礎上去探索小度科技的發展道路,這將能有效提升小度科技在大模型時代的發力效率。
與此同時,小度科技的戰略位置也將變得更加重要。小度是百度「AI生活」觸達C端用戶的重要落點,對曾經是「搜索時代」霸主的李彥宏來說,錯過了網際網路時代後,自然不願意再錯過智能時代,小度會成為百度再次搶占入口的關鍵。
除了是關鍵入口之外,誰能率先打造成能成熟落地的「大模型交互平台」,也會在網際網路紅利日漸枯竭的當下,成為幫助公司講好估值新故事的重要抓手。
「大模型」能否成為「分水嶺」
因此,不管是百度,還是阿里、小米、華為等科技巨頭,都想與時間賽跑,儘快抓住大模型帶來的商機,但能否真正握住這一變量,則還是另一個變量。
一方面,大模型仍然存在「編瞎話」這一公認缺陷,這個缺陷決定了大模型當下仍難以廣泛應用在低容錯率領域,比如醫療、司法、教育等。小度未來能否覆蓋更多細分領域,文心一言的學習能力將是一個「變量」。
對此,李彥宏曾表示,「百度在這個方面有優勢,我們做了知識增強和檢索增強,所謂的知識增強就是有5500億知識圖譜里的事實,它疊加了這些生成式大模型之後,就可以做一些檢查,看看生成出來的內容到底和事實是否吻合。」
另一方面,小度能否藉助AI大模型構建出更多的剛需應用場景,這也是另一個「變量」。雖然智能音箱從「多屏時代」走到了「智能時代」,但智能音箱使用場景「雞肋」這一問題仍然可能存在。
智能音箱並不是「AI生活」的唯一入口,甚至其便捷性還遠不如智慧型手機,在這樣的背景下,在加入大模型之後,智能音箱能否成為獨立於手機以外的「管家角色」,能夠真正站在用戶角度為其思考,才是其未來區別於其它智能硬體的「人設」,這也很考驗其場景式訓練模型。
當然,不確定性或許很多,但大模型作為網際網路行業下一階段最明確的發展方向,無論是小度還是阿里、小米,都只能擼起袖子加油干,至少它們的算力優勢非常明顯,在大模型訓練等於燒GPU的背景下,資金實力才是大模型的最大門檻。
所以,從戰略層面考慮,此刻李瑩加入小度科技,也是「剛剛好」的時機。
一方面,可以推動小度與文心一言做更緊密的結合,正如李彥宏所言,百度要做第一個用大模型把全部產品重做一遍的公司,而李瑩在這方面富有經驗。
另一方面,小度作為AI生活的戰略入口,坐擁 4000萬硬體場景和5億用戶,這些重要對話、數據都是大模型疊代訓練的關鍵,「小度靈機」正是這張重要的牌,由小度打頭陣,百度的大模型速度也能進一步提速。
景鯤在任時,曾不止一次強調「百度不是硬體廠商」,這正是小度科技的核心基調。上半場,景鯤為小度打好了技術底座;下半場,李瑩將帶領小度實現智能升級,用大模型打造出一個更高效和更智能的「小度」。當百度將「AI賦能產品」的模式走通後,「AI賦能萬物」的未來也就不遠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智能相對論 Focusing on智能新產業新服務,這是智能的硬體NO.223深度解讀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AI產業新媒體;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占」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慧 十萬個為什麼》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慧型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雲計算、開發者以及背後的晶片、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