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重慶市最北端的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典型的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
保護區內峽谷相間,重巒疊嶂,森林覆蓋率高達79.3%,其中不乏大面積的原始森林。當地大部分區域屬於北亞熱帶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優越的自然生態和適宜的氣候環境使得大巴山成了眾多「奇珍異獸」賴以生存的家園,無數野生動物在這裡繁衍生息。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種類多達706種,其中更有金錢豹、金雕、林麝、亞洲金貓、大靈貓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重慶大巴山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近日在整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驚喜地發現拍到了許多珍貴的野生動物活動畫面,其中就有黃喉貂。
只見在一處山坡上,一隻黃喉貂走入了鏡頭中。它體格健壯,身姿敏捷,先是來到了一塊大石頭前蹭了蹭、聞了聞,大致是在進行氣味標記。然後上躥下跳,左右翻騰,嬉鬧了好一陣子。
後來黃喉貂似乎被什麼所吸引,又或者是被什麼驚嚇到了,它快速向左側山坡下跑去,最終消失在鏡頭前。
身體細長,腦袋呈三角形
黃喉貂是鼬科、貂屬動物,身體長得比較嬌小,成年之後體重也只有2-3公斤,說實話可能還沒有很多寵物貓重。
它們身上的毛髮主要以黑色和黃色為主,頭頸部、身體後部和四肢、尾巴均為暗棕色至黑色,喉胸部的毛髮為鮮黃色,這正是因為這一特點,得名「黃喉貂」。
它們的身體比較細長且柔軟,四肢雖然短小,但強勁有力,科學家們認為,這種身體結構是最適合戰鬥的,眾所周知,大多數的鼬科動物都具備此般身形,也的確兇猛強悍,戰鬥力極強。
黃喉貂的整個腦袋呈三角形,耳朵短而圓,有一條黑色的長尾巴,身上的皮毛柔軟而緊密,前後肢各有5個趾,趾上長強爪,趾爪粗壯彎曲而尖利,表明在抓捕獵物和攀爬上面,具有極強的優勢。
黃喉貂主要棲息在亞種東部地區里,在我國很多地方里都有分布。它們是森林生態系統下的物種,適應能力較強,比如秦嶺的針闊葉混交林、海南的高山森林、東北的紅松林等等,都有黃喉貂的確切生存記錄。
行動迅猛,會盜食家禽
小型的鼬科動物以行動迅猛著稱,黃喉貂也是其中的代表物種,尤其是在追捕獵物的時候,能表現出很強的捕食能力。
別看它們的腿比較短,但卻強勁有力,奔跑起來速度一點也不差。黃喉貂的捕食不分晝夜,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均可活動,但是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在早晨和黃昏的時候,活動更為頻繁一些。
它們性情機警,視力極佳,聽覺也不錯,在森林中巡邏或者覓食過程中,周圍的異常響動都能引起它的警覺。
如果發現有情況,會先停止一切活動,待在原地仔細窺聽並四處觀察,察覺到不對時立馬跑掉。
黃喉貂不僅行動迅速,而且攀爬能力也很強,無論是亂石、懸崖峭壁,還是高大的樹木,黃喉貂都能迅速攀爬上去,卓越的各項技能使得黃喉貂有出色的捕食本領。
平日裡,黃喉貂主要以老鼠、松鼠、獾、狸、鳥等各種動物為食。它們是肉食動物,也不挑食,符合它們獵殺對象的動物,基本上都會成為它們的捕食目標。
在所有獵物裡面,黃喉貂最喜歡吃的是松鼠,只要發現松鼠的蹤跡,它們會不遺餘力地追捕。
除了愛吃肉食性的食物之外,蜂蜜絕對算得上是黃喉貂最喜歡的食物,經常會用自己靈活的爪子掏蜂蜜吃,因此黃喉貂也被稱為「蜜狗」。
當然,一些生活在林緣村寨附近的個體,也會偷偷進村盜食家禽。不過由於黃喉貂跟黃鼬(黃鼠狼)比較像,因此人們常常讓黃鼠狼背了黑鍋。
性格兇悍,擅長以小博大
小型鼬科動物有一個很著名的特徵就是擅長以小博大,它們往往能夠獵殺一些遠超過它們體型的獵物。
黃喉貂號稱「鼬科之狼」,雖然長得比較嬌小,體重不如一隻小狗,但性格卻極其兇悍,除了捕食一些符合它這種體型的常規獵物之外,還能捕殺小野豬、林麝、斑羚等中大型的獵物。
它們很聰明,懂得利用地形和環境來捕殺一些難度較大的獵物。比如黃喉貂經常會躲在枝頭上,密切注視著地上的情況,一旦有獵物從枝頭下經過,它會立刻跳下撲殺之,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2014年的時候,曾救助過一隻名叫「坪坪」的大熊貓,當時人們發現它的時候,其肚子有一道長達4厘米的傷口,看上去十分嚴重。
果不其然,由於「坪坪」受傷嚴重,加上發現時已經比較晚了,傷口感染嚴重,腸子甚至外露,最終因傷勢過重沒能救活。
至於是什麼導致這隻大熊貓受傷的?人們眾說紛紜,其中有一個猜測就是黃喉貂,人們認為黃喉貂偷襲了大熊貓。雖然到最後也沒法確認,但就從其明明那么小,卻會被當成懷疑對象來看,足見黃喉貂的兇悍。
大熊貓「坪坪」
兩隻黃喉貂合作追捕林麝
黃喉貂「鼬科之狼」的名號不是白叫的,它們平日裡喜歡單獨行動,但在面對大型獵物的時候,也會合作。
2022年1月份,長青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任文博等人在進行野外巡護的過程中,就親眼看見過兩隻黃喉貂合作追捕一頭林麝的現象,並且記錄了下來。
當時保護區內已是一片白茫茫,山坡被大雪覆蓋,人們行走起來也格外艱難。突然間,不遠處跑來了一頭林麝,後面還緊追著兩隻黃喉貂,顯然這是一次狩獵的場景。
任文博 攝
任文博 攝
兩隻黃喉貂在雪地上依然有很強的行動能力,對林麝窮追不捨。不知道該說林麝走運,還是該說黃喉貂倒霉,這次它們遇上了人類。
林麝在距離人們20多米的地方停了下來,黃喉貂也看到了人類,有所忌憚,果斷放棄了這次追捕,轉身進入密林中,林麝也躲過了一劫。通過這一事件,也足以證明黃喉貂是聰明強大的掠食者。
關注我,交一個懂動物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