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生物學和生物信息技術,打造國際領先真菌蛋白產業化平台

2023-01-10     35斗

原標題:利用微生物學和生物信息技術,打造國際領先真菌蛋白產業化平台

本文來自35斗微信公眾號,作者謝慶霜。

日前,由35斗發起,以「敢!馭光而上」為主題的IFA 2022國際未來農業食品百強·楊凌峰會在國家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舉辦。

峰會上,蘑米(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CEO韓望作了題為「蘑米生物:國際領先真菌蛋白產業化平台」的主題分享。蘑米生物成立於2022年,由前亞洲菌物學會主席、跨國公司高管和核心科學家組建,通過領先的微生物及合成生物技術平台,去發掘可高效生產目標蛋白的菌株。

一、應對蛋白供應難題,打造領先的真菌蛋白產業化平台

新蛋白領域是合成生物學與食品科學交叉的領域,而蘑米生物想要做的就是利用最先進的食品科學、微生物學和生物信息技術打造國際領先的真菌蛋白產業化平台,以應對全球的食品蛋白短缺問題。

韓望提到,在需求端,全球人口持續上漲帶來食品需求持續增加,蛋白消費量持續增長;在供給端,全球很多已開發國家已經實現了肉達峰,如此一來,未來就會形成巨大的蛋白供應缺口。根據預測,2054年全球食品蛋白的1/3將由新蛋白供應。

韓望介紹,新蛋白主要包括三大類,植物蛋白、微生物蛋白和動物幹細胞蛋白,而在這三類中,微生物蛋白將成為未來十年內增長速度最快的新蛋白。「任何一個企業只要在其中切下一塊蛋糕,就有潛力發展為一個世界五百強企業。」

圖1:嘉賓進行主題分享

除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之外,新蛋白在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方面也有巨大的價值。以植物蛋白為例,預計到2050年,植物蛋白的使用可以減少大約10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節約390億立方米的水,而微生物蛋白在節能減排方面將具有更大的潛力。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到,向微生物要蛋白,這也是蘑米生物的目標。

在微生物蛋白領域,真菌蛋白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方向。韓望提到,相比於其他蛋白,真菌蛋白具有4個顯著的優點。其一,是具有纖維質地。除了含有50%的蛋白質,真菌蛋白還有30%的膳食纖維,因此食用起來具有天然的類肉的咀嚼感。

第二,是口感中性。植物蛋白存在口感不佳的問題,以大豆蛋白為例,很多消費者不接受大豆腥味,因此人們會在其中加入食品添加劑以中和味道,而真菌蛋白口感中性,本身就能貼合人們的食用習慣。

第三,是營養吸收率高。「臨床數據顯示,真菌蛋白的蛋白吸收率可以與動物蛋白中的黃金標準——牛奶蛋白相媲美。」韓望表示,具有膳食纖維的真菌蛋白還有調節血糖、血脂的作用。

第四,是成本較低。「不同於動植物漫長的生長周期,微生物在發酵罐中2、3天就能發酵出來,在成本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二、增長潛力巨大,蘑米B端、C端共同發力

在國際投融資中,也可以看到全球對於這個賽道的看好。韓望說道,過去兩年中微生物蛋白領域進來了大量的融資,其中最大的一筆是Nature’s Fynd獲得的3.5億美元C輪融資。

在調研中,蘑米生物發現獲得融資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與亞洲的新加坡,而中國屬於相對空白的領域。「蘑米生物希望充分利用我們特有的微生物資源優勢,以及國內發酵行業產業化、規模化的優勢,對國際企業實現彎道超車,填補國內微生物蛋白的空白。」

圖2:嘉賓進行主題分享

作為一家成立時間不長的初創企業,蘑米生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微生物蛋白產業。除了擁有頂級的科學家創始團隊,公司還獲得了慕恩生物獨家授權的20萬株菌在食品與飼料上的應用,這無疑為蘑米生物從實驗室階段走向產業化提供了助力。

在這裡,韓望以鐮刀菌為例,為我們介紹了菌株從微生物庫到進入中試生產的典型過程。

微生物庫中有超過5000株鐮刀菌,蘑米生物通過生物信息學和分類學篩選出了300株以進入到實驗室的高通量篩選平台;接著,通過監測其有機物的變化,團隊從300株中篩選出12株能夠高效表達蛋白的菌株;最後,在確定可高效利用的碳氮源、生物質合成的能量流向後,團隊篩選出來3株進入小試發酵與中試放大。

在商業模式上,蘑米生物選擇了TO B為主,TO B和TO C結合的方式。「我們的核心業務是面向B端客戶的,為B端客戶提供原料與解決方案。與此同時,真菌蛋白、微生物蛋白是一個新鮮的事物,因此我們想要建立一個小而美的TO C平台,將B端的解決方案延展至C端客戶。」

分享的最後,韓望提到,面對微生物蛋白這樣一個新興事物,每一個初創企業的力量都是相對微小的,但是所有企業合在一起就能為這個行業發出聲音。「我們希望讓更多消費者了解這一領域,為大家吃得更好、更健康、更可持續做出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ab67f3a6a6f1c0db093785a6c51cc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