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職場裁員大盤點,細數裁員背後的真相

2019-12-11     職場水叫獸


2019年職場上最引人關注的一個詞是什麼?不是裸辭,不是996,也不是創業和區塊鏈,而是裁員。



2019年裁員已經成為一股風潮,席捲了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這一年被稱為網際網路經濟的寒冬之年,各大企業為了在殘酷的市場競爭和惡劣的市場環境中活下來,不斷地減少運營成本,縮小企業開支,這其中最一致的方法就是裁員。


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一下2019年各大公司變相裁員的方式,細數背後的是非糾紛。


01 壓榨員工福利,變相逼迫辭職

2019年1月17,知識問答平台「有贊」員工爆料,在年會結束的第二天,公司就開始執行996工作制,加班沒有加班費,提前走算曠工,有員工因為害怕丟工作而不敢反映情況。隨後,勞動監察部門開始介入調查。


996工作方式是在今年3月27日被爆料出來的,在此之前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員工一直遵循著這種工作方式——每天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一周工作六天。


這樣的情況並不鮮見,在合法實施的前提下很多人也能夠接受。但是加班不給加班費,遲到早退直接算曠工的規定,讓人懷疑這麼做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企業業績而是變相的逼迫員工辭職,來減少人力資源開支成本。


除此之外,今年的十月份,華為公司內部的一名HR5000字實名控訴:公司內部評價體系不合理,有研發人員一個月加班160個小時,卻依舊被說成不努力工作;海爾集團4名員工飯後午休,被巡查人員拍照後責令一周內辦理離職。



這一系列的行為看似是企業對員工的嚴厲約束,但實際上卻是變相辭退員工的藉口。換個角度來看,能夠保證合理權益的996工作制並不可怕,好歹你還有一份工作。可怕的是你在努力工作,而有的人卻在背地裡想的怎麼辭退你,這才是最讓人寒心的。


02 無視員工權益,直接卸磨殺驢


11月23日,一篇標題長達29個字的推文——《網易裁員,讓保安把身患絕症的我趕出公司,我在網易親身經歷的噩夢!》帶出了網易暴力裁員的事件。


文章作者稱自己是入職網易遊戲5年的一名員工,因為被確認為擴張型心肌病,被公司知悉後,通過拉低績效、威脅家人、保安驅逐等方式,強制辭退了該員工,為的是避免進行N+1的離職賠償。


隨後,網易公司對此事件還未做出完整說明,華為又爆出「李洪元」事件。11月28日一份刑事賠償決定書在網上流傳,一位稱是華為前員工的李洪元在離職過程中,因為補償金額發生爭議,商議後補償33萬元左右。補償後,華為起訴李洪元敲詐勒索,於2018年12月16日被拘留,法院認定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關押251天後將李洪元釋放。


在一個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不僅有領導者的雄韜偉略,也有每一位員工的辛勤奉獻。即使企業經營困難,哪怕是要裁員,也應該給員工一個好聚好散的結束,而不是鳥獸散,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我們經常講企業經營要以人為本,這不僅僅是因為人是最大價值的創造者,也包含著員工對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的認同。眾志成城,共謀發展,這才是一個企業最大的精神財富。


03 毫無徵兆,直接辭退


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網際網路公司鬥魚和美團就傳出了大規模裁員的消息。鬥魚在深圳分公司的海外部門大量裁員,約70人在沒有收到任何通知的情況下,被口頭傳達裁員的消息。


而美團「3分鐘辭退」則更為直接。旗下的共享單車品牌摩拜在經歷了市場的萎縮之後辭退了30%的員工。其內部員工透露,該次裁員只用了3分鐘,直接談判賠償金額,如果同意當場簽字走人,同意的爽快,還會多加點。


2019年10月中旬,有網友爆料新浪閱讀業務線整體裁員90%,下午兩點通知,五點離職,離職賠償現場結帳。


相比之前的裁員,這樣的方式有種讓人「一片茫然」感覺,昨天還在上班,今天就被離職了,不是自己工作不夠努力而是不再被市場和公司所需要。畢竟萬物生存的法則一向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人走茶涼也是難以避免的殘酷現實。但所幸的是給了員工一個體面的離開。


04 裁員的根本原因


據數據機構IT桔子公布的《死亡公司公墓一一新經濟死亡公司資料庫》顯示,截止2019年12月6日,2019年共倒閉327家公司。其中,金融、電子商務衝擊最大,本地生活、企業服務次之,教育、文娛傳媒等行業更是哀鴻遍野。


尤其是新經濟公司,2019年上半年新經濟公司共倒閉268家企業,相比於去年的383家,僅今年上半年就占據去年全年的7成比例。有分析人士認為,2019年或將成為新經濟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原先那些想要「燥起來」的各大公司,現在只能低調地告訴自己「努力活下去」。大規模裁員,只是企業不得已之下的「斷腕自救」,賺不了錢的部門,所有企業的反應幾乎一致——裁掉。


05 面對裁員,我們該做什麼


企業裁員是因為公司經營困難,而經營困難是因為市場環境的改變。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國家在努力出台政策支持引導,企業也在紛紛出招自救,但是環境的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與其等待被救,不如主動採取「避難」措施。


首先為自己準備一些足夠的資金以備不時之需。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即使有一天現有的職業發生了一些意外,儲存的資金還能夠支撐一段時間,為自己尋找其他出路。


其次,嘗試著去尋找一些兼職副業,不要求能夠靠著兼職發大財,但起碼不要在一棵樹上弔死。發展自己的才能並努力使之變現,即使「天氣」有變也能靠著才能養活自己。


最後,請善待你的工作。在這樣的就業環境下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已經實屬不易,在能夠保持基本權益的基礎上不要過多的抱怨,更不要主動辭職,因為不穩定的市場環境帶給個人的將是更大的風險。


我們需要腳踏實地地認真工作,不要過多得擔心考慮市場的變化和對職場的影響,畢竟個人對環境的改變微乎其微,我們能做的就是,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2020年努力加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ZJZCG8BMH2_cNUgYzY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