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站前排「長龍」膠州灣隧道堵成「網紅」

2019-08-05     青島大眾網




新濟青高速剛剛通車,青島啤酒節激情「開嗨」,夜經濟在各個區市「熱」起來……青島這個熱門旅遊IP再放異彩,吸引著外地遊客自駕或乘坐大巴車來青遊玩,住在主城區的市民也奔向主城之外或者周邊市區休閒度假。

不過,進出青島主城的收費站時常「卡脖子」,對於遊客而言,進入青島就遇堵,自然會對青島的印象大打折扣。

「希望有關部門聯起手來,想辦法去找准解決問題的穴位,採取行之有效的紓解措施,解決好車輛進出主城區不暢通的問題。」8月2日被堵在膠州灣隧道收費站二十多分鐘的市民王先生致電本報輿論監督熱線表達了他的心聲。

膠州灣隧道收費站堵成「網紅」

膠州灣隧道是連接青島主城區與西海岸新區的便捷通道。進入7月旅遊季節以來,由於每天通行隧道車流量大,很多前往主城區方向的車輛還沒有行駛到收費口就排起長隊,膠州灣隧道收費站成了擁堵的「網紅景點」。「從這裡進入市區,可謂近在眼前,卻遠在天邊。」一位外地遊客吐槽道。

7月21日中午時分,市民劉女士驅車從西海岸新區香江路趕往青島,出發前特意從百度地圖查看,駛向主城區方向的灕江東路主路已是紅色,顯示此路段已經發生嚴重擁堵現象。

「我們選擇走主路旁邊的北輔路,沒想到剛準備從北輔路右拐至進入隧道的灕江東路南輔路,這個路口已成為一個堵車的『死結』。」劉女士介紹說,這個路口是北輔路和灕江東路南輔路車輛進入隧道的必經之地,而且很多路隧道公交車也由此經過,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堵車「蝴蝶效應」,劉女士在此處堵了40分鐘,行進了不到500米的距離,而且氣溫較高,她索性驅車返回。

無獨有偶。市民杜先生近日同樣駕車從西海岸新區趕往青島,他選擇沿濱海大道去往青島,原本1個小時的路程,因為收費站附近堵車,額外多用了半個小時。「當時在濱海大道行駛緩慢,很多外地車,沒有安裝開通電子交費,只能選擇人工通道。」杜先生說。

記者在隧道收費站看到,青島方向收費車道除6個純人工車道之外,剩餘就是琴島通或者隧e通車道,對於沒有安裝琴島通、未註冊隧e通的外地車輛,只能選擇人工通道通過。

7月22日上午,記者乘坐隧道3路車前往青島。當車輛行駛到薛家島公交樞紐站附近時,隧道3路車加入「堵車大軍」,數輛隧道公交車並排堵在路邊,大約20分鐘之後,隧道3路車進入收費站廣場,準備駛入琴島通收費車道,但車前一輛變換車道的私家車成為琴島通車道上的「攔路虎」,在等待數分鐘之後,才進入琴島通車道,通過收費站。在等待的數分鐘里,記者注意到,此時的收費站儼然成為一個停車場,相當一部分車輛選擇人工車道通過,而相鄰的琴島通和隧e通車道只有零星車輛通過。

隨著青島國際啤酒節金沙灘會場拉開大幕,隧道收費站出現了一些可喜的變化。記者注意到,早晚高峰期間,現場指揮交通的警力增加,車輛通行效率較以往大有提高;從灕江東路南側道路進入隧道收費站的車輛,設立了隔離墩引導車輛進入一側收費車道,內側車道的擁堵狀況得到了緩解。

但是,此舉只能是緩兵之計,並非治本之法。8月2日上午,膠州灣隧道再次出現嚴重的交通癱瘓,車輛基本停滯不前,堵得一塌糊塗。

青銀高速李村口早晚高峰「排長龍」

青銀高速李村出入口是連接市區與城陽、即墨等地的重要交通樞紐。不少市民通過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早晚高峰時進出李村收費站的車流量非常大,擁堵現象較為嚴重,交通瓶頸問題非常突出。

7月29日早晨,記者來到李村收費站。此時,恰逢市區車流駛入青銀高速的高峰,3條進口車道前滿眼是準備駛入高速的車流。

記者看到,進入青銀高速李村口的車輛積壓主要是因為車輛駛入時間較為集中。從石牛山路兩個方向駛來的車流不斷匯入,並且不時地有車輛爭道搶行、加塞。「這種現象持續很長時間了,今天不算堵得厲害。」家住李滄區、工作在城陽區的市民王先生提起眼前的這番擁堵景象就牢騷滿腹,「早晚高峰,倒是經常看到交警在這裡指揮疏導交通。但感覺治標不治本,效果並不明顯。」

早高峰上高速難,晚高峰下高速更難。目前,從青銀高速主線前往李村收費站的匝道為1條行車道和1條緊急停車道。但在晚高峰通行匝道的實際車流量明顯超過匝道通行設計能力,車輛在匝道入口處的堵塞已是「家常便飯」。

「在下班高峰,因為從李村收費站駛出高速的車流太多,導致高速公路緩行滯行現象嚴重。有時候,排隊超過一公里以上,等待時間長達半個小時,遇到周末、節假日甚至更長。」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這種情況不僅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還會引發更多的強行並道等違章行為,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為了避開擁堵,他有時候寧願繞道青島東收費站。

「能不能建議有關部門考慮一下,重新開放世園會臨時出入口,以緩解李村口的出行壓力?」劉先生建議說。

ETC快捷通道變成慢行車道

「ETC車道不停車、不排隊。」隨著ETC推廣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車輛安裝上了ETC設備。但是,由於高速公路ETC配套

設施滯後,ETC車道反而不如人工車道便捷。有市民表示,交通實現便捷高效,不但要善於採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更要同步完善配套

設施。

市民叢先生從雙埠立交前行至青銀高速青島入口,因為剛剛安裝了ETC,就徑直將車開向ETC車道。始料未及的是,排在ETC車

道上的4輛車突然開始「連鎖後退」。原因是最前面的一輛私家車在駛過ETC感應區後,高速路入口的擋車杆沒有抬起來,顯示屏顯示車載ETC設備故障,這輛車只得鳴笛提醒後方車輛,後面車輛相互鳴笛傳遞倒車信息,最後倒出ETC車道,轉向人工車道。

叢先生髮現,由於該高速路入口只有一個ETC車道,這期間,自家車的後方又有三四輛車排上了隊。此時,人工車道雖然有停車

取卡的短暫停車,但因車道相對較多,反而沒有出現排長隊的現象。

「那時,我有些後悔安裝 ETC了,原本想節省時間,誰知卻耽誤了不少時間。」叢先生說,現在車輛的ETC安裝量非常大,高速公路的ETC車道數量卻沒有增加,大量增加的安裝ETC車輛湧入一個車道,勢必造成擁堵。同時,ETC車道設置不合理,出現識別錯

誤的車輛無法轉彎駛出,只能倒車轉至人工車道,極大地影響了通行效率。

類似情況在多個收費站也常出現。記者在青銀高速城陽區的一處入口看到,高速公路入口總共有5個車道,唯一一個ETC車道設置在高速路入口的最左側,其他4個車道均為人工車道。上午10時許,人工車道有2輛車在領卡通行,而ETC車道上有4輛車在排隊。

原因是最前面的一輛車因讀卡故障無法通過,後方車輛跟得比較近,無法倒車調轉車道。等了一段時間,有工作人員過來移開擋在車輛右側的隔離物,該車才轉到右側人工車道,後方車輛這才依次通過ETC車道。

因為收費站附近堵車,額外多用了半個小時。「當時在濱海大道行駛緩慢,很多外地車,沒有安裝開通電子交費,只能選擇人工通道。」杜先生說。記者在隧道收費站看到,青島方向收費車道除6個純人工車道之外,剩餘就是琴島通或者隧e通車道,對於沒有安裝琴島通、未註冊隧e通的外地車輛,只能選擇人工通道通過。

7月22日上午,記者乘坐隧道3路車前往青島。當車輛行駛到薛家島公交樞紐站附近時,隧道3路車加入「堵車大軍」,數輛隧道公交車並排堵在路邊,大約20分鐘之後,隧道3路車進入收費站廣場,準備駛入琴島通收費車道,但車前一輛變換車道的私家車成為琴島通車道上的「攔路虎」,在等待數分鐘之後,才進入琴島通車道,通過收費站。在等待的數分鐘里,記者注意到,此時的收費站儼然成為一個停車場,相當一部分車輛選擇人工車道通過,而相鄰的琴島通和隧e通車道只有零星車輛通過。隨著青島國際啤酒節金沙灘會場拉開大幕,隧道收費站出現了一些可喜的變化。記者注意到,早晚高峰期間,現場指揮交通的警力增加,車輛通行效率較以往大有提高;從灕江東路南側道路進入隧道收費站的車輛,設立了隔離墩引導車輛進入一側收費車道,內側車道的擁堵狀況得到了緩解。

但是,此舉只能是緩兵之計,並非治本之法。8月2日上午,膠州灣隧道再次出現嚴重的交通癱瘓,車輛基本停滯不前,堵得一塌糊塗。青銀高速李村口早晚高峰「排長龍」

青銀高速李村出入口是連接市區與城陽、即墨等地的重要交通樞紐。不少市民通過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早晚高峰時進出李村收費站的車流量非常大,擁堵現象較為嚴重,交通瓶頸問題非常突出。7月29日早晨,記者來到李村收費站。此時,恰逢市區車流駛入青銀高速的高峰,3條進口車道前滿眼是準備駛入高速的車流。

記者看到,進入青銀高速李村口的車輛積壓主要是因為車輛駛入時間較為集中。從石牛山路兩個方向駛來的車流不斷匯入,並且不時地有車輛爭道搶行、加塞。「這種現象持續很長時間了,今天不算堵得厲害。」家住李滄區、工作在城陽區的市民王先生提起眼前的這番擁堵景象就牢騷滿腹,「早晚高峰,倒是經常看到交警在這裡指揮疏導交通。但感覺治標不治本,效果並不明顯。」早高峰上高速難,晚高峰下高速更難。目前,從青銀高速主線前往李村收費站的匝道為1條行車道和1條緊急停車道。但在晚高峰通行匝道的實際車流量明顯超過匝道通行設計能力,車輛在匝道入口處的堵塞已是「家常便飯」。

「在下班高峰,因為從李村收費站駛出高速的車流太多,導致高速公路緩行滯行現象嚴重。有時候,排隊超過一公里以上,等待時間長達半個小時,遇到周末、節假日甚至更長。」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這種情況不僅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還會引發更多的強行並道等違章行為,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為了避開擁堵,他有時候寧願繞道青島東收費站。「能不能建議有關部門考慮一下,重新開放世園會臨時出入口,以緩解李村口的出行壓力?」劉先生建議說。

ETC快捷通道變成慢行車道「ETC車道不停車、不排隊。」隨著ETC推廣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車輛安裝上了ETC設備。但是,由於高速公路ETC配套設施滯後,ETC車道反而不如人工車道便捷。有市民表示,交通實現便捷高效,不但要善於採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更要同步完善配套設施。

市民叢先生從雙埠立交前行至青銀高速青島入口,因為剛剛安裝了ETC,就徑直將車開向ETC車道。始料未及的是,排在ETC車道上的4輛車突然開始「連鎖後退」。原因是最前面的一輛私家車在駛過ETC感應區後,高速路入口的擋車杆沒有抬起來,顯示屏顯示車載ETC設備故障,這輛車只得鳴笛提醒後方車輛,後面車輛相互鳴笛傳遞倒車信息,最後倒出ETC車道,轉向人工車道。叢先生髮現,由於該高速路入口只有一個ETC車道,這期間,自家車的後方又有三四輛車排上了隊。此時,人工車道雖然有停車取卡的短暫停車,但因車道相對較多,反而沒有出現排長隊的現象。

「那時,我有些後悔安裝 ETC了,原本想節省時間,誰知卻耽誤了不少時間。」叢先生說,現在車輛的ETC安裝量非常大,高速公路的ETC車道數量卻沒有增加,大量增加的安裝ETC車輛湧入一個車道,勢必造成擁堵。同時,ETC車道設置不合理,出現識別錯誤的車輛無法轉彎駛出,只能倒車轉至人工車道,極大地影響了通行效率。類似情況在多個收費站也常出現。記者在青銀高速城陽區的一處入口看到,高速公路入口總共有5個車道,唯一一個ETC車道設置在高速路入口的最左側,其他4個車道均為人工車道。上午10時許,人工車道有2輛車在領卡通行,而ETC車道上有4輛車在排隊。原因是最前面的一輛車因讀卡故障無法通過,後方車輛跟得比較近,無法倒車調轉車道。等了一段時間,有工作人員過來移開擋在車輛右側的隔離物,該車才轉到右側人工車道,後方車輛這才依次通過ETC車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RDlYGwBUcHTFCnfI3U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