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對於田維香來說是一個喜慶的日子,當天,她與失散18年的兩個女兒團聚並緊緊擁抱在一起,相互訴說著18年來的尋親之苦,淚水源源不斷流出,臉上卻洋溢著喜悅。圍在她們身邊的,還有田維香的兩個女婿和兩個侄兒等親人,大家都喜極而泣。面對此情此景,幫她尋親的當地駐村工作隊情不自禁地為他們鼓起了掌,感到特別的欣慰。
田維香(左一)與兩個失散18年的女兒團聚
這個田維香是何許人也,駐村工作隊為什麼要幫她尋親?
入戶走訪發現訴求
「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我局擔任起與暨龍鎮鳳來社區的扶貧幫扶任務,並派出專人組成工作隊入駐該社區開展幫扶活動。」縣稅務局幹部、鳳來社區駐村第一書記秦蟬鳴說。
今年7月11日,秦蟬鳴帶領工作隊入戶走訪,來到鳳來社區十三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冉昌政的家中,在對其做詳細的家庭調查時,了解到他的事實妻子田維香沒有戶口的問題。於是引起高度重視,通過認真詢問,田維香向工作隊講述了她來到豐都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
田維香回憶,她的娘家是貴州省餘慶縣敖溪區銀壩鄉雲峰村,但她一直保存在身邊的身份證地址卻顯示為:貴州省餘慶縣敖溪區銀壩鄉遠光村文家嘴(該證於1988年12月31日簽發)。通過查證,上述兩個地址均為撤區並鄉前的舊地址。
「據田維香講述,她在來豐都前已經在貴州結婚多年,且育有兩女,大女時年已經訂婚。18年前,當地同鄉邀請她外出打工,她就跟了出來,在行程匆忙的情況下沒來得及告知家人去向。誰知離開家後便遭遇了拐賣婦女的人。」秦蟬鳴說。
駐村工作隊(兩名站立者)與田維香的親人交談
那時候,由於交通、通訊條件均比較落後,加上人身受到限制,行動不能自由,田維香無法獲得與家人聯繫的機會。幾經輾轉,田維香來到豐都,陰差陽錯中巧遇到有人將她介紹給冉昌政,想到被輾轉拐賣後不確定的命運,萬般無奈之下,她選擇了跟隨冉昌政共同生活。從此,田維香與冉昌政成了沒有法律關係的事實夫妻,並於2002年生育一女冉某某。
思念家鄉尋親無果
「跟冉昌政在一起後,我慢慢適應了豐都的生活習慣,但總是思念家鄉,一直在苦苦尋找貴州的家人,尤其是牽念我在貴州的兩個女兒,總是獨自悄悄掉淚。」田維香說。
秦蟬鳴介紹,田維香沒讀過書,不識字,只能記起她女兒及兩個侄兒姓名的讀音,不能確定具體是哪個字,加上當時信息化建設不完善,在多次向當地派出所反映後都無法具體核實清楚情況。此後又經歷了撤區並鄉等改革,給她尋找家人帶來了更大的困難。
據了解,這些年來,田維香在貴州的家人也在苦苦尋找她,始終堅持不放棄,但由於田維香離家時沒有說明具體去向,也沒有留下聯繫方式,尋人如同大海撈針,十分渺茫。
「田維香由於不是通過正常渠道來到豐都的,一直以來,除了她離家時隨身攜帶的1988年簽發的舊版身份證外,沒有其他能夠證明其身份的有效信息,戶口便一直沒辦理遷移。」秦蟬鳴說,時至今日,她都還沒有戶籍信息,沒繳納社會保險,不能夠實名乘車正常出行,不能納入建檔立卡系統享受政策,不能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兜底,不能夠外出務工。
以上這些實際情況,不僅影響到她的正常生活,還加重了她家庭中的困難。前幾年,冉昌政經歷了兩次腦瘤手術,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積蓄,康復後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目前女兒還在讀職高,負擔較重,造成了他們家庭更為困難的局面。
聯手相助柳暗花明
「在了解田維香的身世和目前其家庭困境後,我們駐村工作隊高度重視,決定要幫助她弄清楚身份信息,解決好本人戶籍問題,確保今後生活有保障。」秦蟬鳴說。
於是,駐村工作隊通過暨龍派出所的戶籍系統查找田維香的幾個侄兒,但是查出來的人員和田維香回憶的年齡對不上號。2019年7月17日,秦蟬鳴親自接田維香到暨龍派出所具體辨認也沒有查到信息。田維香見大家費力幫助自己都沒有結果,便有了想放棄的想法。
「但我們還是希望將此事辦得圓滿,就嘗試通過其他的辦法去幫助田維香尋親。」秦蟬鳴說,他和隊員想到的第一個辦法,就是通過寫信的方式,將一封挂號信寄給田維香娘家的大哥。由於田維香回憶中的地址早已更換了新地名,秦蟬鳴只好根據舊地名關鍵詞查找地圖,最終通過網絡搜索大致找到了一個地址。7月19日,秦蟬鳴以駐村工作隊的名義給田維香的娘家寄出了挂號信,並且和郵局溝通好備註了一定要想方設法將信件送到。
田維香(前排左四)與失散18年的親人團聚
事後獲悉,因田維香的幾個侄兒都已經不在老家居住,寄到的信件由他人代收,但好事多磨,最後還是幾經輾轉送到了她侄兒的手中。7月27日下午,田維香在貴州的家人與鳳來社區駐村工作隊取得了聯繫,秦蟬鳴第一時間便把這個消息轉告給了冉昌政本人,當日晚飯後駐村工作隊驅車到他家進行了簡短座談,詢問了他對此事有無顧慮,在得到他沒有顧慮的前提下,駐村工作隊便牽頭田維香與其貴州親人的相認。
千里尋親最終團聚
7月28日,田維香在貴州的親人:她的兩個女兒及兩個女婿,兩個侄兒和一個侄兒媳婦帶著侄孫,從貴州的家裡一大早驅車來豐都與田維香相認。
下午4時30分許,一車人來到鳳來社區十三組冉昌政家中。見到失散多年而又苦苦尋覓的親人,18年來的滄桑變化,辛酸苦辣一時間都湧上心頭,田維香與她的兩個女兒緊緊相擁、哭作一團,18年的離情別緒化作了見面時彼此間的噓寒問暖,殷殷關懷。圍觀的村民無不動容,同樣淚水漣漣,感概唏噓,由衷為田維香和她的親人祝願。
秦蟬鳴表示,接下來,他和工作隊將持續關注田維香的戶籍信息落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田維香享受到能夠享受的政策,幫助她和她的家人脫貧摘帽。
記者:李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