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田園鎮四角田社區積極探索生態產業新途徑

2020-01-18     保山新聞網

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 昌寧田園鎮四角田社區積極探索生態產業新途徑

黨建強則發展強,黨建興則鄉村興。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紅色黨建、綠色生態正成為昌寧縣田園鎮四角田社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田園鎮四角田社區位於昌寧縣城東部,距縣城13公里,轄1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92人。社區作為全鎮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之一,目前,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45戶1015人,其中,已脫貧出列213戶903人,未脫貧32戶112人,綜合貧困發生率為4.29%。

為徹底扭轉基礎設施滯後、產業發展支撐乏力、群眾收入普遍不高、部分群眾仍未脫貧的局面,社區黨總支確定了「護生態、強產業、顯特色、促招商,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的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以茶葉、桑葉「兩葉」,菌子、果子「兩子」,鄉村旅遊為重點的綠色生態發展路徑。

四角田社區屬全縣優質茶區之一,擁有茶園5895畝,人均2.2畝。社區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龍頭企業2戶,引進和扶持茶葉加工企業6戶;同時,聯合臨近茶區組建了東片區茶葉專業合作社,走「合作社+企業+茶農+市場」的發展模式,實現了涉茶農戶全入社、培訓管理全覆蓋、鮮葉下樹全收購。通過抓原料關、質量關,逐步扭轉了之前的技術弱、原料散、規模小的粗放發展方式,提升了產業產值。

四角田是田園鎮蠶繭養殖數量、單產量和收益都是數一數二的村,去年實現產值164萬元。社區通過強化與龍頭企業的合作,走「公司+基地+桑農」的發展模式,公司直接扶持到戶,與桑農簽訂種植養殖銷售合作協議,由企業統一提供種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加工,農戶產業發展積極性大幅提升,徹底改變了產業爭土地、風險高、產值低等問題,廣大桑農用小投入換來了好收益。

野生菌是高覆蓋的森林資源為四角田村民回饋的一筆巨大財富,林下所產的雞土從、乾巴菌、松茸、白菌、粉菌等各類野生菌類遠銷省內外。但以前存在「野生無主、誰采誰得」和銷售市場混亂等情況,導致矛盾多發、收益不高。在社區黨總支的倡導推動下,通過開展林權制度改革廣泛營造「林有其屬、菌有其主」氛圍,實現農戶自主管理、採收;通過積極向上爭取保育促繁項目支持,對山林進行攔網管護,促進菌類穩產、高產;通過科學採集實現幼菇不採提高產量,合理留種保護菌塘,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

社區得天獨厚的土壤、氣候、降雨等條件適宜桃、李、板栗等果樹生長,經社區黨總支結合實際分析,並組織人員外出考察,引進雲南新貴農業入駐,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規劃發展刺梨、黃桃、李子等產業2萬畝,先期建設核心基地4000畝,變常規品種零星種植為引進特色品種連片發展,促進水果產業增量提質,實現從本地市場走向外地高端市場,讓群眾眼中的「懶莊稼」也能增加群眾收入。

近年來,社區黨總支不斷加大宣傳力度,舉辦了文藝界人士採風、野生菌採摘體驗、環村騎行、真人CS等「一日游」系列活動,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休閒體驗、運動健身、美食品鑑等鄉村特色旅遊日趨火熱,帶動傳統生態種養業發展和本地村民實現就近務工就業。目前,建成農家樂6戶、垂釣中心2個,實現產值200餘萬元,帶動30餘人實現就近就業。

今後,社區還將全力以赴補齊短板,維護好綠水青山,鞏固好生態產業,發展好鄉村旅遊,培育好文明鄉風,推動社區實現效率、和諧、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QPSum8BUQOea5OwEKr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