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海灣隧道南北兩岸的互通立交怎麼設置?

2020-04-14     潮汕膠己人

汕頭海灣隧道是國內最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項目建設進展順利,計劃於今年年底完成全部主體工程,隧道整體計劃於2021年9月30日主線通車。

點擊此處了解汕頭海灣隧道項目

⊙ 汕頭海灣隧道(南岸)

有一些朋友,對「南北兩岸的互通立交如何設置」這一問題十分關心,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隧道南、北兩岸互通立交是怎麼設置的!

南岸互通立交

在早期的《中信濱海新城南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下稱《控規》)中,海灣隧道南岸出口立交規劃為完全互通的全苜蓿葉型。建設過程中,中信公司與中鐵集團修改立交形式,改為採用半苜蓿葉型立交形式。

⊙ 調整前的南岸出口立交效果圖

根據《控規》對該立交調整的可行性分析,調整為半苜蓿葉立交形式降低了工程造價,減少了開挖山體,與《原控規》相比減少了交通設施用地,改變了隧道及立交沿線用地規模。但調整帶來的變化不會影響片區用地功能和工程難度,同時沒有增加山體開挖對生態的破壞,同時方便了南濱片區與中心城市北岸的交通聯繫,因此調整立交形式是可行的。

⊙ 調整後的南岸出口立交效果圖

雖然說調整後的立交形式看起來沒有原方案那麼大氣,但是其在實現相應的交通功能方面,與原方案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同時新增了一座公路下穿隧道。

⊙ 南岸互通立交施工現場


北岸互通立交

北岸互通立交在設計上考慮了交通功能、地形地物等方面因素的制約,最終採用多級分流方案。在中山東路設置一進一出匝道(位於地下),在中山東路與長平東路之間的天山南路設一進一出平行匝道,在長平東路北側設置隧道主線敞開段,通過多匝道的設置以疏解北岸交通。

⊙ 北岸互通立交效果圖

⊙ 北岸互通立交交通組織示意圖

該方案能夠實現多級分流、交通組織方便、占地面積小、造價低、不涉及拆遷。但是中山東路北側的隧道敞開段需永久占用龍湖溝約14m,對景觀有影響,且中山東路與隧道的左轉聯繫不順暢,需通過地面調頭實現。

該方案對天山南路的影響較大。天山南路(中山東路-長平東路)路段,因為隧道出口匝道的設置,需要改為自南向北的單行道。在隧道的西側,新建自北向南的單行道。也就是說未來這個路段,將會被海灣隧道分割成兩邊。而天山南路北往南的車輛,如果需要東行中山東路,需要在華山路口掉頭。

⊙ 北岸互通立交施工航拍圖(2月份拍攝)

當然,在起初做規劃設計的時候,北岸互通立交是有幾個比選方案的,但是因為道路設計參數存在安全隱患、對國際貨櫃碼頭造成影響等原因,最後選擇了上述方案。

⊙ 北岸互通立交比選方案圖

補充一點,小魚看到有人說北岸出入口沒有設置立交,這是錯誤的說法。互通式立體交叉是指設跨線構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間分離,實際上北岸的出入口就是實實在在的互通立交。

汕頭海灣隧道項目建設已經進入衝刺階段!從2019年7月8日至2020年2月5日,項目部歷時156天之後順利突破東線海中182米基岩凸起段掘進施工任務,目前東線盾構隧道累計掘進2907米,剩餘140米,計劃於5月上旬貫通;西線盾構隧道正在攻堅海中第三段基岩凸起,累計掘進2295米,剩餘750米,計劃於7月下旬貫通,2台盾構機計劃2020年11月初先後拆解轉場完成。

⊙ 南岸風塔施工現場

除兩台盾構機掘進施工外,盾構接收準備工作、隧道內部結構施工、明挖隧道內部結構施工、風塔上部結構施工、互通立交橋施工同時全面展開,為明年下半年建成通車做好準備。

⊙ 隧道管控中心


THE END


來源:城視汕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I6FenEBnkjnB-0zsLH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