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到底出逃還是進場?「分時圖」已經全部告訴你了,太透徹了

2019-09-28     交易華爾街

你的虧損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

一、都沒有一個比較嚴謹並且可供分析和操作的規則。

很多人都在學習技術,今天均線,明天支撐壓力線,後天程序化,這些東西有時准有時不准,最後都棄之一邊,又重新向另一個標準學習,越學越多,但就是不去總結一套適合自己的分析系統。或許有人總結了一套系統,但都因為局限性而放棄了。

二、沒有計劃。

很多人都以「計劃沒有變化快」這句話為幌子而否定計劃的重要性,否定計劃者可能歸根結底是沒有耐性去等待行情走出計劃中的買賣點。我就是經常根據分析系統做出計劃後,再耐心等行情走出符合操作規則的買賣點我才下單的。我以前虧錢,要麼不是沒有按計劃做,要麼就是不按買賣點規則做。這也響應了第一條中的規則。我的規則中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分析歸分析,操作歸操作。分析的規則對計劃制定起著指導作用,操作的規則才是進場的標準。

三、沒有在盤中對持倉產品根據盤面變化運用規則做出保護和止盈的策略。

姑且不論計劃的正確性,畢竟千人千法,法無定法,一個單子進去不是漲就是跌,做對的機率是盈虧各半的。但很多人進場後沒有盈利是不平倉的,後果怎麼樣,市場會給他結果的。所以有了前面二條還不夠,要盈利的話還要加上一個應變策略。我認識一個人,雖然賺錢不多,一年也就30%左右,但他有一個很好的策略,下單後,如果和行情相反的時候他有一個策略就是嚴格執行止損的策略,如果是行情做對的時候,行情回撤到什麼地方就移動止損的策略,如果行情非常順手,達到什麼目標先止盈一半的策略,還有什麼形態出現了就堅決止盈的策略。他的一套策略給了我深刻的啟發。我也在盤中堅定不移地應用我自己的策略,當然我不會照搬他的策略,但他的策略觀對我的觀念形成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有人問我,你認為做交易最重要的什麼?

我說是交易習慣,交易習慣融合了所有要素,包含了交易哲學、交易理念、交易紀律、資金管理等要素。無論你有什麼思想或計劃,最終都體現在買和賣這一交易行為上,所以有人說雖然買賣很容易,誰都會操作,但買賣就決定了你盈虧與否,就體現了你的功底,沒有5年的磨練,要想實現有盈利的買賣很難。原因就是長期形成的不良交易習慣很難改變,這也就是為何一些交易者交易計劃做得很好,一旦開盤交易就亂套了,就無法很好地執行交易計劃了,還是會按原來的交易習慣進行交易。所以要做好交易,首先必須從自己的每一筆交易記錄中找出不良的交易行為,嚴格反覆訓練,糾正不良的交易習慣,養成良好的交易習慣,這樣實現穩健盈利就不遠了。


基本操作守則詳解

1、賠錢的部位絕不要加碼。或「攤平」。

如果你操作的是賺錢的部位,那麼在那個時點你是對的。如果你操作的是賠錢的部位,那麼你在那個時點你是錯的。如果你錯的話那麼唯一的問題是「你會錯多久?」唯一的答案是你會錯到部位轉為賺錢,或直到停損觸發為止。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如果你已經錯了,只有兩種做法使你錯得比目前更離譜。其中之一是增加錯誤的部位,其二在守則3中說明。

2、在開始操作或加碼時,絕不能不同時設停損,以便在你萬一差錯時,你能出場。

在你開始操作之前,先決定你願意錯多久。這句話的另一種說法是:「這筆操作我願意賠多少錢?」在你進場之前,必須做這個決定,因為只有在進場之前,才能作出客觀的決定。一旦你處在市場之中,你就不再客觀的了。你已經建立了部位……給了承諾……現在,期望跟你冷靜而計算妥當的客觀性相互纏鬥。這世界上絕沒有精神上的停損這回事。除非把停損放進市場中,否則停損就不算是停損。

3、除非是朝操作所要的方向,否則絕不取消或移動停損。

你會想朝操作反方向移動停損的唯一時刻,是操作部位發生虧損,而且市場對你不利時,根據定義,在這個時點你是錯的。你會錯得更離譜的第二種方式,即是移動停損,導致你操作賠更多錢。請記住,你最後一次真正客觀的時候,是在進場之前,決定停損的時候。如果你移動停損,那麼期待之情便完全壓制住你冷靜且算計妥當的客觀性,而且你不再是個理性的操作者。恐懼可以發揮很好的效用,貪婪可以構成障礙,但期待之情一旦占上風,卻會使人萬劫不復。

4、絕不讓合理的小損失演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大損失。情況不對,立即退場,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只要有一次不遵守這十大守則中任何一條。萬劫不復的虧損都可能發生;只要一次。墨菲定律幾乎可以保證,只要你有一次「犯規」那麼就是這一次。市場會嚴重燒傷你。但別因此而怪莫非定律。真正的答案是,市場是個強敵……是在競技場中與你搏鬥的勇士。跟真正的鬥士一樣,你一犯錯,它就會趁虛而入。只要你鬆懈一次,它就會攻擊你脆弱的部位,讓你血流如注。許多優秀的操作者日進日出,嚴守這些成律……時時保持警覺……然後突然有那麼一次,他們肯定自己是對的時候,而違反其中一條守則……丟下警戒,開始期待,然後就是血流如注。短短几天內賠掉的,可能比一年賺的還多。我所知道有許多操作者,包括我自己在內,只因此一次的鬆懈,便賠掉所有的錢。我從沒有見過,有人因遵守這些戒律,把褲子也賠掉的。從沒有人因小針札一下而流血致死的;要命的傷口才會如此!深長的傷口才會要人命。

5、一筆操作,或任何一天,不要讓自己虧掉操作資金的10%以上。

格守以上四項守則,仍可能收到傷害。由於部位很多,即使停損點很接近,許多或所以部位對你不利,一天之內,你仍可能賠掉操作資金的10%以上。由於部位太多,所以這種事情可能發生。有時候,你買的所有東西都齊步下跌,你賣的每樣東西都並肩上楊。請記住,操作應該是一件樂事。為了享受樂趣,任何時刻都不要冒虧大錢的險。

6、別去抓頭部和底部,讓市場把它們抓出來。

理論永遠抓不準頭部和底部……想去抓的人也抓不准。但是頭部和底部終於出現時……理論只會錯一次。多數操作者都想抓頭部和底部。多少操作者也都賠了錢!多少操作者之所以想抓頭部和底部,理由有二……自負和貪婪。抓住頭部和底部,準確的幾率比在拉斯維加斯玩吃角子老虎機還差。每個人都知道這種事。你的敵人也知道到這種事,他偶爾會讓你抓准一兩次頭部和底部,好讓你上癮,繼續做這種事。這是種自負的旅程,好讓你能告訴朋友:由於你敏銳地研判市場,你在低檔買進了黃豆……這全是自負心裡在作祟。你曾經有多少次買到最低點,而且真的抱著部位,直到最高點才脫手?為什麼不只等反轉確立呢?為什麼要丟掉確立之前的所有利潤呢?這全是貪婪在作祟。你有多少次因為不肯等候而賠了錢?即使你格遵前面的所有守則,但不顧這條守則,你仍然會賠錢。

7、別擋在列車前面。如果市場往某個方向爆炸性發展,千萬別逆市操作,除非有強烈的證據,顯示反轉也已發生(請注意,是已經發生,而不是將發生或應發生)。

超買的市場絕沒有不能再漲的理由。賣超的市場絕沒有不能再向下的理由。這是敵人喜歡布置的陷進。把一張非常具有方向性的市場圖拿給五歲的小孩看,問他明天要站市場的那一邊。這位小孩根本不懂什麼叫買超、賣超,什麼叫支撐、阻力,更別提更高深的技術分析。他不知道是曾經漲得躲高,曾經跌得多低。拖對什麼叫基本面一無所知。他沒有操作者背景和經驗。那麼他會怎麼告訴你,說他要站在市場的那一邊?這就是那麼簡單。別戰爭列車前面……要嘛就坐上去。


分時買賣原則:

1、早盤尋找高拋的機會,尾盤2:30尋找低吸的機會;

2、脈衝式快速上拉是高拋機會,恐慌性跳水時低吸機會;

3、MACD紅大波的最高紅柱是高拋機會,綠大波的最高綠柱是低吸機會;

4、跌破均價線即黃線回探是賣出機會,升過均價線即黃線回踩是買入機會五、沒買好,買後再次發現還有下跌空間,果斷止損認錯。


分時圖幾種經典情況:

1、價格突破均線買入


交易時間一般在10點之後,線下築底的過程比較穩且達到半小時以上,且個股日線在支撐位置為佳。

2、價格跌破均線賣出


這樣的個股一般開盤就是一筆大買單,所以軟體主力統計顯示會主力加倉,隨後買單不能持續成交,而出現的是批量的賣單,對衝掉成交的買單,會導致開盤一度上漲,隨後便萎靡不振。避免方式:看好十點到十點半走勢強弱再考慮是否介入!

3、價格在均線上方多次受到支撐買入


這種形態買點是比較可靠的,但是要注意不要追高,越到後面的支撐做多,就越需要輕倉,謹慎,利潤預期也要降低。

4、價格在均線下方多次受到阻力賣出


這種形態是當日應該建倉或者出局的形態,收到均價線壓制,震盪後拐頭向下,是重要減倉點,賣點在每次反彈到均價線附近和跌破平台位置。


分時圖七種不可過錯的買入時機:

1、上升中三次底:三個低點依次抬高,形成了下軌支撐線,一般情況下都會在第三次低點之後行情就會產生劇烈變化。


2、早盤均價線買入:

早盤的走勢對於全天都有著重要影響,如果早盤均價線屢次回踩都不擊穿的話,並且低點不斷上移,高點不斷上移,均價線不斷得向上傾斜,就這時候就是短線買點出現,可以在均價線附近適當進倉,不過,還需要成交量的配合。


3、尾盤均價線買入:

穩健的操作者都喜歡在尾盤介入。如果在尾盤均價線開始向上傾斜,就說明股價的交易中線開始上移了,出現密集堆量拉升就可以在均價線附近選擇低點適當建倉,如果是首次建倉,就不要超過3成了。如果尾盤階段均價線雖然向上傾斜,但是量柱單一,對敲明顯,那就要保持觀望。


4、突破前期高點:

在超過前期波峰高點時,第一次、第二次突破前高時就可以放心做多,不過,第三次就要小心了,因為這時候股價已經很高了。獲利盤拋壓較重。


5、向上突破平台:

股價線向上突破前面橫向整理期間形成的平台,需要成交量來配合

要求:

1、股價線在某個價位做了較長時間的橫向整理,時間一般都不會低於半個小時

2、股價線應該貼近均價線波動,波動的幅度比較小

3、均價線在整理期間基本都是一條水平線的,沒有明顯波折。


6、W底買入:

W底買入有兩個地方:一個是突破W底形態的頸線位置。第二個是,突破均價線,要求第二個低點不能夠低於前一個


7、頭肩底形態:

走勢特徵:

在分時圖下跌的行情里,做空的力量不斷打壓股價連續創新低,之後股價出現短期反彈,但是反彈成交量並未隨之放大,主動性的買盤不強,就形成了左肩。然後股價又增量下跌,並且跌破了左肩最低點,股價繼續下跌,其成交量和左肩相比是有所減少的。這就說明了下跌動力有所減小。之後股價反彈,成交量比左肩反彈階段時放大,形成了底部。當股價回升到左肩反彈高點附近時,出現了第三次回落,這時候成交量明顯少於左肩和底部的。股價回跌至左肩的低點水平附近時,下跌逐漸企穩,形成了右肩。最後,股價正式開始發動一波升勢。隨著成交量的增加,有效突破頸線,整個形態就完成了。隨後上漲……



莊家在建倉時候的分時特徵

在日線圖中體現出來的莊家建倉手法,是莊家總體建倉思路的體現,而在分時圖中會有不同的建倉手法出現。通過分析每日分時圖中莊家的建倉手法,可以很清楚地把握莊家是如何實現建倉過程的,我主要介紹兩種。

1. 分時上漲吃貨建倉

分時緩慢上拉,成交量伴隨著間歇性的大單買入,這是典型的機構買入手法、尤其是在小碎步建倉時候,這種單邊上漲分時很多,很常見。

2. 分時下跌托單吃貨

有時候由於大環境不好,指數也會下跌,但是有莊家護盤的下跌和沒有莊家護盤的下跌在盤口上呈現出來的買賣力道是不一樣的。我以外資深度介入的美亞光電今天的分時圖為例:

上午雖然分時是下跌的,但是我們看到買盤很積極,甚至全年的買盤都是很積極,根本不給空頭砸盤的機會,就是在這種氛圍中價格被一路買盤推升了上去。

使用在這個方法最好是自己懂一些盤口的知識,比如通過十檔盤口的掛單分析出資金的意圖,通過一些大單來區分是莊家單子還是散戶單子,這樣效果會更好。


謹記這11種主力出貨分時形態

1、從漲停到衝擊跌停,震幅已經相當大了,試問如果是洗盤那個主力敢這樣去做,這樣做雖然洗盤很徹底,但是會讓該股資金的散戶籌碼鬆動,不利於後市上攻。而採取這種從漲停到跌停,然後又拉到漲停的方式就是為了讓自己出貨。而散戶,由於分時漲跌速度都相當快,所以即使拉上去了也很難成交,可以說有大部分股民無法成交,而主力卻藉機出逃。所以,遇到這種分時圖千萬不要去追高,更不要去低吸,因為後市還會要繼續調整。

2、通常情況下,下圖中出貨特徵往往會出現在一個主升末期,也是頂部位置。從漲停到翻綠,,而且尾盤又拉停,遊資在封停時打開漲停出貨,然後在尾盤繼續拉停出貨。出現這種股票即使尾盤拉停了,今日的利潤也未必能夠落袋,明日準是一個大幅低開,然後跌停,或者長陰下跌,那些買進利潤全無或繼續被套,然後開始戀戰,最後一套深套無法番身。最狠的一招就是尾盤拉停,還不是為了讓散戶在高位接盤。

3、復牌一個小時,開盤就是一波上沖,然後直線打下來,然後分時出現一個三角形整理,實際上這裡主力已經開始出貨,最後一波快速上拉,量能根本沒有跟上,持續性很弱,整理之後就上拉至近漲停。這種分時形態屬於典型的主力對倒出貨,所以在整理時間裡我們不能輕易買入,最狠的一招是整理那個地方,很多人都會認為繼續拉升,於是入場,但是股價卻如你所願,當真的拉升之時就是最大的風險,次天,低開繼續出貨,股價打至跌停,後一天繼續跌停,典型的出貨表現。該種類型都是屬於強莊股在頂部高位時主力出貨的表現。

4、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分時圖太異常了,早市這種上升如果不是主力所為也不會這麼異常,而且量能根本沒有出現任何持續性放大,最後拉停開始出貨,股價一落千丈,典型的出貨分時形態。

5、開盤快速拉停,沒有很長時間就打開漲停,然後震盪下探,臨近早市尾盤到下午開盤快速跳水,典型的出貨分時形態,最後再次快速拉升到漲停,量能根本沒放大,持續性很弱,這說明主力在利用拉高出貨。該股最狠的地方是早市震盪的地方,很多人會在那裡買入,結果快速跳水出貨,第二個地方是打到最低點位置,那裡引誘散戶入場,然後再次拉至漲停,最後完成拉高出貨,次天繼續下跌。

6、開盤一波拉升,你注意沒有,該股當天越拉量能就越小,如果正常的拉升是越拉量就越大,因為主力做多慾望強烈。可是,這裡越拉就越小,這說明主力不願意去做多,那麼什麼時候才能不願意出貨呢?沒錯,利潤已經夠了,是時候出貨了,所以尾盤一波急跌宣布該股要展開出貨了。最狠的地方是早市拉升,這樣會吸引很多散戶去高位接盤,第二個地方就是尾盤急跌,這裡典型的主力出貨行為。所以,遇到這種股票一定要注意量能的變化,千萬別在高位接盤。

7、與上圖有點雷同,出貨手法很相象,主要是在早市拉高股價進行出貨,重要辨別方式是股票處高位,越拉量越小,盤中任何反抽都不要去參與,這種股票一旦出貨被確認,後市必定會跌20%以上的幅度,所以千萬不要衝動買入。

8、停牌一個小時復牌就快速砸盤,很明顯主力在出貨了,盤中打到跌停,最後有資金介入打開跌停,有一波快速拉升,沒錯,是主力自己給自己機會出局,拉高是為了出貨,而散戶很難在這個急拉上出來,因為當你掛單時,價格已變化,所以大部分股民很難借這個機會賣出來,等你放棄之時,股價回歸到跌停附近,結果後面走勢一路下滑。最狠的一招是從跌停拉起,這個地方不要去追高。

9、低開後震盪下探,盤中受制均價線壓力,碰到就快速下跌,典型出貨,隨後急跌出現分時「V」字形態讓大家認為該股止跌,最後一波快速急拉動作一飛沖天,其實,這裡屬於拉高出貨的行為,最狠的一招是快速拉升後的橫盤動作,很多人會在尾盤有強烈的幻想,認為該股還會繼續拉高,結果買進去就會被套。

10、從近漲停位置快速跳水,典型的出貨。最狠的一招是在漲停板下方位置的橫盤,引誘散戶入場高位接盤,然後自己暗中出貨。

11、停牌一個小時後復牌一直圍繞均價線上面,然後在尾盤出現大幅跳水,一上一下典型的出貨,最狠的地方是在均價線上面,很多人都會去追高。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大道至簡,大音希聲」。

放棄人類盲目自大的本性,承認自己的局限,不去追尋市場不屬於自己的獲利機會,干自己能幹的事,「簡化,簡化,再簡化」,應該是生存和取勝之道。

交易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持續地穩步賺錢!可是,當我們認真觀察投資人的交易行為時,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交易行為已經出現「異化」,他們已經迷失了自己的本來目的!

人性喜歡齊全而厭惡殘缺,請試一下,信手畫一個圓而留下一點缺口不畫完,是不是沒有把那個缺口完全補上的話心中就隱隱有點不舒服的感覺。主觀上的這種「求全」意願或許構成了人們對自身目標追求動力的一部分,但有時候,「求缺」思維卻可能反而能夠使我們更順利地達到目標,使我們更好地生存。

是我不要再愛「花好月圓」了嗎?不是,我只是已經了解到,現實世界中,花不開月不圓是一種更經常的客觀存在。甚至,我發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缺」簡直就是一種美的境界,那由「天殘地缺」而生的「女媧補天」美麗神話,那文人墨客談心論性的「求缺齋」,那中國古建築史上匠心獨運的「求缺閣」……這使我著迷,更使我了悟。

「缺」簡直就是古中國性格的一個有機部分,我喜歡「缺」的境界。「求缺」的思考,使我們離現實更近一點,離空想更遠一些。而作為職業炒手,我也漸漸發現,在市場交易中,也要善用「求缺」思維,放棄「求全」理念。

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在市場頻繁交易而盲目追漲殺跌結果卻走了更遠的路呢?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為了賣一個最高價而遲遲不願意出手最後反還被套呢?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為了追求一隻更「黑」的「黑馬」而不惜去冒極大的市場風險呢?……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善用「求缺思維」,我們還可以省卻很多交易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煩惱,使我們的思維更加清晰而簡潔,不致於被繁雜的市況引致混亂,市場交易也從此不再單純是一個牟利的工具,開始變為一種享受和樂趣。

真正的圓滿只存在於理念之中,人世上沒有誰真正看過圓的東西:月亮到底真正圓過嗎?一塊硬幣其實也不夠圓,即使高科技工藝下做出的圓用高度顯微鏡觀測也不可能圓得完美。難怪曾國藩如此說:「……吾不敢求全也,小人則時時求全,全者既得,而吝與凶隨之矣,眾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豈若是不公平?……」。

那麼,讓我們在喜歡完美的同時也開始欣賞殘缺吧,因為我們愛過圓月,讓我們也愛缺月吧--它們原是同一個月啊!如此,人生在世哪一刻又不美好完美?哪一剎又不該頂禮膜拜感激歡欣呢?

投機成功的最本質要求是什麼?五花八門的投資理論和汗牛充棟的投資書籍都給出了各自的回答,我曾經沉湎於這些理論和書籍,試圖找到上帝賦予的「金手指」,但最終得到的卻只是感到了理論的灰色和蒼白,我也曾當面請教過某全球知名的國際性基金管理公司亞洲地區的總裁,得到的也僅僅是顧左右而言它的回答。感謝長期實踐、磨練和洗禮,伴隨著從跌跌撞撞跋涉到持續穩步賺錢的歷程轉變,我逐漸得到了自己的感受、信念和答案:「戰略上順市場心理,戰術上逆市場心理」。

戰略上順市場心理,使我們能夠抓住一些戰略性機會,使我們能夠規避一些大的風險,使我們的整體思維更加清晰,使我們交易的整體布局更加合理;戰術上逆市場心理,使我們能夠把握更多的交易機會,使我們的交易更加精細,使我們對市場的了解更加深刻和細微。前者是制勝的理念和前提,後者則是將這個理念轉變為現實贏利的具體路徑,兩者相得益壯,就能夠使我們在市場處於不敗之地,並持續穩定地賺錢;前者是任何交易者不可違背的戒律,後者則要求使用者必須達到和市場融為一體「無為而制勝」的境界。


想充實知識的股友,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海睿道(gh600519)每天圈子更新個股消息,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操盤策略和龍頭戰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CaFd20BJleJMoPM-m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