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樣給孩子吃蔬菜水果,可能讓娃拉不出屎

2023-12-21     丁香媽媽

原標題:小心!這樣給孩子吃蔬菜水果,可能讓娃拉不出屎

當了父母以後,我們不僅成了「屎學家」,更是「便便監督員」,每天都會催促寶寶按時拉屎,觀察寶寶拉屎順暢度。

要是寶寶某天拉不出或者拉屎很費勁,爸爸媽媽們就會督促寶寶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

但很多爸爸媽媽可能忽略了一點:給孩子吃了很多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後,需要注意多補充水分,要不可能會讓孩子越吃越拉不出。

今天我們就請營養師周麗老師,結合她指導過的便秘案例詳細聊一聊。

吃了很多膳食纖維,

寶寶還是便秘了?

最近我遇到了一位來諮詢的媽媽:

寶寶 16 個月了,體重 10 kg,每天蔬菜水果有吃,水也喝。

日常每天都有排便,排便時間也比較固定,但最近便便的時候很費勁,前面是干硬小粒粒,吭哧半天后,才能順利拉出軟便便。

看著孩子漲紅的小臉,大人很著急!

我讓媽媽把寶寶把近兩天食物安排都列了出來,以其中一天為例,一起來看看問題出在哪裡:

奶:500 mL

紅薯軟飯 :紅薯 20 g、大米 40 g、水 150 mL

白灼基圍蝦:50 g

清蒸帶魚:50 g

荷蘭豆炒山藥:荷蘭豆 30 g、山藥 30 g

輕燜西蘭花:100 g

橘子+ 香梨:100 g

油:10 g

水:吸管杯大概每次 20 mL, 全天 2~3 次

對於一歲多的寶寶,這一天的飲食是很均衡的,肉蛋奶都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紅薯、山藥、西蘭花等攝入也很充足。

但為什麼還是出現了「便便費勁,屎又干又硬」的情況呢?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寶寶的飲水量上。

很多時候,我們提到促進排便,首先想到就是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但膳食纖維促排便的作用,是離不開水分的幫助,所以想解決寶寶排便困難,僅僅靠多吃膳食纖維是不夠的。

我們不妨詳細了解下膳食纖維、水、便便的關係,這樣更有利於通過飲食調整幫寶寶順利拉出一坨好屎。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膳食纖維是怎麼把便便

帶離我們身體的

膳食纖維是植物的一部分,它比較特殊的地方是它進入身體後不會被消化道消化吸收;更多是與食物殘渣混合成便便,並讓便便變柔軟,促進腸道蠕動,順暢排出便便 。

膳食纖維根據溶解性不同,被分為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可溶性膳食纖維,它們的職責也各不相同。

不可溶性膳食纖維,構成便便的骨架

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即不能溶解於水的膳食纖維。像麥麩、蔬菜、水果表皮中都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膳食纖維。

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很難被分解,它們會快速通過腸道,並吸附腸道里的食物殘渣,從而形成便便。

並持續不斷吸附殘渣,讓便便體積和重量越來越大,促進腸道蠕動,加速便便排出。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可溶性膳食纖維,改變便便的性狀

可溶性膳食纖維即能夠溶解於水的膳食纖維。比如燕麥中的 β-葡聚糖、水果中的果膠,都是可溶性膳食纖維,它的作用是讓便便變軟、變大。

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吸水能力很強,它能吸收的水分可達到自身重量的 1.5~25 倍。

它主要從共同攝入的食物、腸道中獲取水分,讓便便變得柔軟更好排出。

同時,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溶解性和黏性較好,它會更容易被腸道的細菌發酵分解,間接促進菌群生長而增加糞便體積,去促進大腸蠕動。

圖片來源:giphy.com

當水分攝入不足時,可溶性膳食纖維會無法獲得足夠多的水分,轉而向腸道吸收有限的水分;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還在讓便便隊伍不斷壯大,導致便便很大、乾結在腸道里。

這時候孩子就會出現肚子不舒服的情況,一直在蠕動,但排便很費勁,就像開篇的案例一樣。

所以攝入豐富的膳食纖維的同時別忘了補充充足的水分,在它們的共同作用下,才能讓寶寶的便便更順暢。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寶寶每天需要

攝入多少膳食纖維和水

寶寶每天需要多少膳食纖維?

我們可以知道攝入足量的膳食纖維,有利於成便、排便,是寶寶不便秘的重要前提之一。

那每天吃多少合適?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

2 歲以內的寶寶每天攝入 5 g 膳食纖維。2 歲以上的兒童建議攝入:年齡 + 5~10 g 膳食纖維,最高不超過 25 g 。

需要注意:並沒有足夠證據證明過量攝入膳食纖維會改善寶寶便秘。

我們只需要給孩子吃足量就可以,攝入過量膳食纖維,會導致胃排空時間變長,反而可能會影響寶寶其他礦物質的吸收。

下面是寶寶每天 5 g 膳食纖維的食物搭配清單,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分類

膳食纖維含量

具體食物

主食

約 1 g 膳食纖維

全穀物或雜豆 20 g:糙米、燕麥、玉米、綠豆、赤豆等

蔬菜

約 2 g 膳食纖維

蔬菜 100 g:鮮豆類、菌菇類、菜薹、花菜、西藍花等

水果

約 2 g 膳食纖維

水果 100 g:蘋果、梨、獼猴桃、火龍果、無花果等

寶寶每日需要補充多少水分?

加輔食之前,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孩子不用額外飲水。添加輔食後,飲水量就需要逐漸增加。

根據第九版《兒科學》內容,寶寶每天需水量與體重有關:

1~3 歲,每日需水量 100~140 mL/kg;

4~9 歲,每日需水量 70~110 mL/kg;

10~14 歲,每日需水量 50~90 mL/kg。

這裡水量包括寶寶攝入的奶、食物中的湯湯水水以及飲用水

關於寶寶需要額外喝水量,我們根據以上需水量,結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國學齡前兒童平衡膳食寶塔》《中華預防醫學會嬰幼兒喂養與營養指南》等的建議,大致計算了孩子每日需要的額外飲水量,供參考:

1~2 歲:水總攝入量需約 1300 mL,其中飲奶量 400~600 mL;除去食物中所含水量,額外飲水大約 500~600 mL 左右;

2~3 歲:除三餐外,飲水量大約 600~700 mL;

4~5 歲:除三餐外,飲水量大約 700~800 mL;

案例中 16 月齡,體重 10 kg 的寶寶,他每天的需水量約在 1300 mL。

我們和那位媽媽詳細測算了一下寶寶現在攝入水量:

奶中大約攝入 425mL 水,其他食物中大約攝入了 435mL 水,寶寶日常飲水 40~60mL;

這些加起來這位寶寶每天水量大約在 900~920mL ,沒有達到每天的需水量。

而且,當膳食纖維攝入過多時,在不影響奶量和輔食的情況下,一般會推薦適當增加點飲水量(50 ~ 200mL),這樣才更有利於便便順利排出。

這位寶寶的額外飲水量不足,膳食纖維攝入不少,導致了寶寶排便困難,越吃越拉不出。

因此,我們在給寶寶攝入充足膳食纖維的同時,也要注意水量哦,尤其秋冬乾燥的季節!

希望大家的寶寶都能每天輕輕鬆鬆拉出一坨好屎

最後,丁香媽媽給大家準備了有助於排便的食物榜單,長按即可保存圖片:

參考文獻

[1] 楊月欣、葛可佑主編,中國營養科學全書(第二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p253-255

[2]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abdominal/Pages/Constipation.aspx

[3] 中國疾病預防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楊月欣主編,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6版第一、第二冊) [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9

[4]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recent-onset-constipation-in-infants-and-children?search=Recent-onset%20constipation%20in%20infants%20and%20children&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1~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1

[5]兒科學, 第 9 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王衛平, 2019.

[6]嬰幼兒喂養與營養指南[J]. China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Society of Child Health.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9(04).

[7] 國內外水適宜攝入量的制定, 楊月欣. 達能營養中心第二十二屆學術會議——飲水、水合狀態與健康會議論文集. 2019(11).

[8] 中國營養學會編著.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23:442-444.

本文專家

周麗

合作專家

國家一級營養師

劉遂謙

審核專家

澳大利亞雪梨大學 營養學碩士

中國營養學會 認證註冊營養師

澳大利亞營養師協會 認證註冊執業營養師

策劃製作

策劃:蘭蘭

監製:大力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9ab26c36ef06eb2c91ab2a1fd33de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