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娛「全資進組第一人」,我提名他

2024-08-01     藍色大海魚

《全資進組2》上線前的一周,陳騰躍幾乎每晚都在焦慮失眠。

2023年,他主演的短劇《全資進組》橫空出世。這部沒有強勁演員陣容、看上去還有點粗糙的作品在豆瓣獲得7.1分。

除了飾演男主角,陳騰躍還是這部系列短劇的製片人、出品人、策劃人,甚至是宣發和主題曲演唱者。在片尾字幕里,他的名字足足出現了19次。

除了一人分飾11個角色,陳騰躍還擔任了很多後勤工作。(圖/《全資進組》)

顯然,全資進組的他並不是什麼「富二代甩手掌柜」。相反,2013年,他第一次從老家安徽阜陽到北京參加藝考培訓的錢,是爸媽東拼西湊借出來的。

人們第一次聽說陳騰躍,或許是在網劇《傳聞中的陳芊芊》里。因為他飾演的角色過於「油膩」,陳騰躍在現實生活中甚至接到了菜籽油的廣告代言。

2020年,他主演和監製的網劇《兄台請留步》上線時,他又被許多觀眾質疑「帶資進組」。也就是在那時,25歲的陳騰躍坦蕩地回覆:「我不是帶資進組,我是全資進組。」

底氣來源於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陳騰躍似乎是個停不下來的人。從大一開始便自己創業做生意,賺到大學四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畢業後戲約不多,他就用自己多年來攢的錢做劇「自救」。

圖/受訪者供圖

算上《全資進組2》和一部沒能上線的短劇,這已經是陳騰躍第四次「全資進組」了。每一次他都從立項開始,親力親為地召集主創團隊,為現場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做決策。就算哪天有難得的休息時間,他也總是忍不住想要再打磨一下劇本,讓自己忙起來。

《全資進組》在過去一年裡獲得了各種獎項,「但根據我以往看劇的經驗,第二季一般都很難超越第一季」。因此《全資進組2》上線後,他緊張又興奮地刷著大家的反饋,期待著自己能給觀眾交出一份「還不錯的答卷」。

雖然近年來幾乎是一年做出一部戲,但做戲並不是陳騰躍的主要目標:「我做戲只是為了給自己創造演戲的機會。」相比之下,他對未來的野心更大:「最起碼行業里要有我『演員陳騰躍』的姓名,我想為這個行業做出點貢獻。」

「我不是帶資進組,我是全資進組」

在《全資進組》上線之前,陳騰躍對這部每集只有10多分鐘的24集小短劇的期待是「能播就行」。畢竟因為當年預算有限,劇集的製作相對粗糙,能否獲得觀眾的喜愛,他還是有點心虛。

直到看到網友們自發地評論《全資進組》是「觀眾的網際網路嘴替」,甚至上了熱搜,陳騰躍才真的感覺自己「被看到了」。

圖/豆瓣

其實他最開始對劇集的定位並非吐槽劇。「那時我沒有演古裝劇的機會,所以真的是希望通過『資方全資進組讓編劇不斷改劇本』的設定,來完成我演遍各種古裝大男主的夢想。」

只是在劇本創作的過程中,陳騰躍發現各種角色在「改劇本」這件事上會自然而然地產生許多有趣的分歧。既然如此,乾脆改成吐槽向的短劇,用喜劇的方式去展現行業中真實存在的亂象。

「有時可能資方、演員、編劇、導演的做法都沒有錯,但爛劇還是被拍出來了。」那麼,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陳騰躍希望通過這部劇去探討影視創作中「究竟誰說了算」的微妙平衡點。

劇中每一段戲劇性的情節,都來自陳騰躍和主創團隊的真實經歷:綠幕換臉、現場改戲、資方塞人、人設崩塌,劇情在各方利益糾葛下不斷跑偏,片場內轟轟烈烈地好似一場鬧劇。

圖/《全資進組2》

但在戲外,劇組的合作方式是十分平等的。陳騰躍會和編劇一起從劇本大綱開始創作,如果產生意見分歧,他也一定是先聽對方說的那一個。

在陳騰躍看來,影視創作始終是群體合作。大家都認可的拍攝計劃敲定後,沒有人可以隨意地現場修改。「這樣更有效率,也是對大家勞動成果的尊重。」他說。

身為「甲方爸爸」,全資進組的陳騰躍卻是全劇組最操心的人:完成自己的古裝劇大男主夢想的代價是在戲裡一個人分飾11個角色,每一場戲都有他,幾乎沒有什麼休息時間。

戲外,他又是出品人和製片人,要統籌各部門的工作,規劃和決定預算該怎麼花。就算是拍攝的過程中,也要時刻注意著其他剛進組演員的妝發。常常是這一幕剛結束,手機就彈出下一場戲布景需要他來協調的各種消息。

圖/受訪者供圖

12天的拍攝期里,陳騰躍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殺青之後,他又在機房裡泡了一整個月,盯著粗剪、精剪、特效、配音、配樂,就連後續的送審、對接平台、宣發都是他一個人去做,上線前幾天的半夜還在糾結預告片要截到幾分幾秒。

好在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全資進組》上線後,觀眾驚訝於「一個人怎麼可以同時做這麼多事」,而陳騰躍也總會驕傲地告訴每一個提問者,這是他做的戲,片尾的每一個署名,他都實至名歸。

「沒有機會,

我就自己創造機會」

雖說只相差一個字,但「帶資進組」和「全資進組」可謂天壤之別。帶資進組是用金錢擠占了他人演戲的機會,而全資進組的陳騰躍則是用了自己10年積累的時間和資本,生生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

陳騰躍出生在安徽阜陽的一個農村家庭。對家裡人來說,演員、明星這些職業都是「天上的人」,大家也從來不認為自己會和那些電視里的面孔有任何交集。

但陳騰躍從小就特別有表演欲,對電視、戲班裡的角色特別感興趣,常常在自己家人面前表演,還會在家自製道具學著唱戲。

圖/《全資進組2》

家裡條件不好,陳騰躍很早就成長為一個獨立、有主見的人,生活和學習上都很少讓父母操心。因此後來他決定學表演時,父母雖有不解,卻願意相信他,支持他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高三畢業的暑假,陳騰躍在橫店當群演時初窺影視圈的全貌。他發現身邊的每個人都容光煥發,只有自己既沒有錢也沒有背景,是什麼都沒見識過的土孩子,在這個行業中難有出頭之日。

不過既然已經決定開始,陳騰躍就沒想過放棄。「我的目標很清晰:努力賺錢,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大學開學前,陳騰躍問家裡要了第一年的學費和一些生活費。他告訴父母今後不會再向家裡要一分錢,因他欠的債,他也會自己還。

從大一開始,陳騰躍就在課餘時間努力賺錢:當過街頭人偶、招攬顧客的cosplay人員,也在快餐店打工。後來他又做起了微商生意,每天除了上課、排練,還要擠出時間做客服、打包、發貨、運貨,沒課的時候就會泡在北京的地鐵上到處加別人的微信。

陳騰躍回顧自己的大學時光。(圖/微博@陳騰躍)

大學的頭兩年,陳騰躍感覺自己從來沒有真正地睡過覺。但他還清了所有的債務,負擔起了自己大學四年所有的學費和生活費,還用自己的「第一桶金」投資拍攝了第一部網劇。

可惜因為種種原因,這部劇最終沒能播出,陳騰躍所有的錢都打了水漂,一切只能從頭來過。2017年,他整理心情加入了當時還在發展初期的電商直播,每天白天上課、晚上直播,一播就是一整夜。

日復一日的直播工作是枯燥的,但陳騰躍心裡始終對表演充滿渴望。僅是在晝夜顛倒的生活間隙中難得地客串幾場只有幾句台詞的戲,「能演戲」的幸福感就足以讓他繼續咬緊牙關撐下去。

如果單看陳騰躍近幾年的生活,我們可能會覺得他是個幸運的人:2020年作為《傳聞中的陳芊芊》中的小配角被許多觀眾認識;《兄台請留步》播出時因為回應自己是「全資進組」而登上熱搜;2023年上線的《全資進組》的熱度不低,豆瓣還獲得7.1分;2024年《全資進組2》又已經如願播出……似乎每個稍縱即逝的機會,都被他牢牢把握住了。

獲獎後,陳騰躍在台上暗自感慨,靠著自己一點點地摸爬,今天終於有了可以站在台上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機會。(圖/受訪者供圖)

但身處機會極度稀缺的影視圈裡,看似每次都能抓住機會的唯一解,是從不停止尋找機會。

當演員始終是陳騰躍一切行動的最終目標:「如果沒有機會演戲,我就投資拍戲。投資沒有錢,我就先去賺錢。」他始終相信,只要肯吃苦,肯付出,「明天一定會比昨天和今天更好一點」。

要敢於仰望星空

做過的工作各有差別,陳騰躍自始至終都在與人打交道,因此無論是在演戲時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和周圍的人與環境的交流都更加得心應手。

在他的演繹里,《全資進組》的男主角顧總雖然成天「為難」編劇和導演,但向來有話直說,有理有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顧總也不算那麼討厭。「不能為了惡搞而讓顧總變得臉譜化,他是個活生生的人。」陳騰躍解釋。

劇中的顧總,在拍攝初期喜歡飾演「小配角」。(圖/《全資進組2》)

他還將對周圍人的共情融入了劇本創作中,比如堅持在設定中加入身材豐滿的女主角,並且否決了將其作為喜劇單元的討論。「國產劇里的胖子無論男女總是丑角,但起碼在我的劇里,我不希望她因為胖,就感覺自己沒有愛和被愛的權利。」

粉絲們也稱呼他為「內娛活人」,畢竟他就像每個人身邊那個和誰都聊得來的朋友,無論什麼事都願意分享:審片的時候直接截取未播片段,詢問觀眾色調是否合適;自己後援會的密碼找不到了,就在微博上大方求助;就算有人脫粉,也會在評論底下認真地詢問自己還能如何改進。

圖/網頁截圖

每天在社交媒體上四處吆喝的陳騰躍,其實是個特別宅的I人。小時候戲班到村子裡唱戲時,他每次都能看一天;如今閒時,他也更喜歡在家裡聽京劇。

相比全資進組的「大手筆」,陳騰躍的物慾很低,朋友總調侃他完全不會享受生活——拚命掙來的錢在手裡沒存幾天,就全投入戲裡「冒險」。

他自己倒並不覺得有什麼可惜:「錢當然很重要,但我努力賺錢就是為了能幫我實現自己的夢想。」畢竟自己對夢想的堅持和追尋,有時也能成為他人的動力。

「有一位粉絲朋友曾告訴我,自己在5年前因為家庭瑣事丟掉了堅持已久的夢想,但看到我一直在堅持追夢,她說自己又看到了希望。我當時聽了特別感動。」既然如此,自己又有什麼理由不繼續堅持下去呢?

圖/《全資進組2》

10年前的陳騰躍還會時常思考自己是不是不該入行,但10年後的陳騰躍已經能正視自己的平凡和野心了。

那個在鞋底釘上木塊模仿古裝劇角色走路的小男孩,如今已經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地打造一部劇的青年,但本質上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娛樂圈圈外人」。

也正因如此,他需要不斷地打破自己的天花板。做了一部短劇,就有第二部、第三部;通過自製劇集有了一點名氣,才有機會獲得角色,做演員演戲;明年踏入30歲時,陳騰躍還希望將《全資進組》的故事搬上大銀幕。

「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權利。夢想不是幻想,只要腳踏實地,一步步地走向它,是可以實現的。而追夢路上的第一步,是要敢於仰望頭頂的星空。」

《全資進組》電影已成功立項。(圖/國家電影局官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98cfb160454b8fde398763f249b56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