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萬里之外的人頂禮膜拜,對自己身邊的同胞保持沉默。
有的時候我發現一些人,他們在討論問題時總是談到萬里之外的故事在網際網路上發表了很多的觀點,可是這些人對於我們身邊的人,身邊的故事,對於我們近在咫尺的同胞卻保持了沉默。
當然了,有網友會反駁。
人家談一下國外的事情怎麼了?
問題就出在這裡,像司馬南這樣的人,成天變成各種領域的專家,又是談民營經濟,又是談國際糾紛,可是大家發現沒有,司馬南從來不談我們的民生,不談醫療,不談教育,不談社會上的熱點案例,對於這些同胞所受的苦難,從來不提。
司馬南,如果覺得國外處在水深火熱當中,那麼應該身體力行,自己去國外,去捐款,去幫助他們。
我們看到好萊塢一些明星,他們覺得一些地方受苦受難,他們就去捐款,就跑到當地去幫忙,然後還對於身邊的人也給予了幫助。
大家知道的像麥可傑克遜當時還組織了一群人,然後給非洲捐了很多錢,他們不單單在嘴上講,而是付出了實際行動。
可是像司馬南這樣的人,大批類似司馬南的人談起來就高談闊論,可到實際做法當中,完全是另外一種做法。
問題都出現在這裡,這些人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對於萬里之外的事情格外的關注,對於身邊的故事沉默不語,他們在網際網路上大肆的宣揚。
然後自己的財產放到了國外,自己的孩子也跑到國外上學,還口口聲聲說去國外上學,是非常後悔的一件事。
有人清楚,金教授說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讓自己的兒子去國外上學,然後金教授就參加了自己兒子在國外的婚禮。
你說這種事情大家應該怎麼看?
我們社會上老百姓熱議的話題,比如說繳納養老金,退休的問題,醫保的問題,司馬南這些人沉默不語,卻對國外的事情格外的上心。
現在,司馬南發表了一個動態,代表巴勒斯坦人發聲。
在司馬南看來,辛瓦爾是「民族英雄」。
應該給他「封聖」,整個巴勒斯坦都在為他的死感到悲痛,司馬南從網際網路上的發文用四個詞來形容非常的恰當,那就是如喪考妣。
我們從一些主流媒體的發言也可以清晰的看到。
某人對這件事情有些幸災樂禍,這可是司馬南嚮往的地方。
連他們的主流媒體都幸災樂禍,司馬南卻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關鍵的問題是,司馬南怎麼就知道巴勒斯坦人民的情緒?
這裡面的關鍵就在於,之前有個事情,因為西鳳酒的輿論,司馬南說這是對自己的「網暴」,當司馬南批評別人的時候就是「民意」,當別人批評司馬南的時候,就是「網暴」,這就讓大家理解不了。
司馬南天天喜歡的朋友都幸災樂禍了,現在司馬南卻代表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情緒,你司馬南憑什麼代表別人的情緒?
你憑什麼代表別人的立場?
網友們的觀點很簡單,如果司馬南從內心裡真的這麼認為,那麼就請司馬南前往當地,給予當地人民一種實際的支持,要麼就通過網際網路,通過一些渠道去給當地捐款,去給當地捐物資,不要成天在網際網路上高談闊論。
我們在社會當中說,比如說看到一些社會新聞,有人因為車禍或者說生病了,熱心的網友會給他們捐款,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捐款,就真的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能夠實際的幫助別人。
既然司馬南如此的熱愛,如此真誠的相信,既不捐款,也不前往當地,只是在網際網路上高談闊論,這就難免讓網友們覺得這是一種秀。
還有網友說請司馬南去繼位,去當一把手帶領當地,一把手當不了就當一個小士兵,這樣大家才相信司馬南的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