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古人對孩子3歲這個年齡是很看重的,現代社會,3歲的孩子將步入幼兒園,實現從個人家庭走向社會行為,這意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著名的教育專家,蒙台梭利曾經說過,人生的前三年勝過未來發展的各個階段。
3歲孩子該養成哪些好習慣,有助於未來的成長呢?
1、養成健康作息好習慣:把握好兩個深度睡眠時間點
良好的作息習慣是保障孩子身體健康的最堅實的基礎。
3歲孩子的睡眠時長應該在11到13個小時,最少也不能低於8小時。
有兩個深度睡眠的時間點需要注意:
在這兩個時間點,要保持孩子的良好睡眠,有助於孩子長高,同時身體機能恢復更好!
2、養成幫助媽媽做家務的好習慣
在我還沒有娃之前,去親戚家做客,親戚家3歲多的小孫子也在那玩,中午吃飯時,嬸嬸炒好菜,小孫子就端著盛好菜的大碗,往屋裡送,我當時很驚訝,想幫著他端進去,但是小傢伙不願意,躲開了我,嬸嬸笑著說:沒關係,這孩子可愛幹活了。
做家務實際上對孩子是很有好處的。
哈佛大學曾經對456名少年做過長達75年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前者的平均收入比後者要高出20%,失業率為1:15,犯罪率1:10,愛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連離婚率和心理疾患都會更少。
因此,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就不給孩子機會參與家務,實際上,3歲的孩子是最積極參與的年齡,過了這個階段,孩子可能越來越不願意了。
在美國,孩子從聽得懂大人指令開始,就要負擔一部分家務,家務是他們對家庭負責的重要形式。
3、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早期閱讀被稱之為基礎教育的靈魂,終身學習的基礎。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對早期閱讀不重視,以為孩子上了小學自然會開始喜歡閱讀,實際上,沒有早期閱讀的良好基礎,很多孩子也就真的不喜歡閱讀了。
3歲也是親子閱讀和養成閱讀好習慣的黃金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繪本里的人物會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尤其是那些幽默風趣,畫面感強的繪本類,他可能會一遍遍要求父母講他喜歡的繪本或者故事,如果父母培養閱讀習慣更早的話,3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念念有詞地為你講繪本了。
父母陪伴孩子做親子閱讀:
4、養成生活自理的好習慣
3歲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也開始從個人家庭走向社會團體,要讓孩子有自理能力。
包括:
5、對陌生人保持警惕心的好習慣
這一點也很重要,因為平日裡父母總是和孩子在一起,就很容易忽略安全教育。
還有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太小,不願意告知社會有一些負面現象存在,但公安大學王大偉教授的觀點是:孩子從3歲開始就要進行安全教育了。
這個安全教育包括平時生活中的安全常識,如:
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類教育,父母隨時遇到時就及時告知孩子。
還有一個重要的安全常識教育是:警惕陌生人
結語: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過:積千累萬,不能養成一個好習慣。
3歲的孩子,更多的是依賴父母的習慣,這時候給孩子養成好習慣,以後的成長就會事半功倍,這時候放任孩子自由散漫,等孩子長大後再想糾正,會發現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