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憲宗子嗣數量僅次於朱元璋,還有人抓著萬貴妃不放?

2023-01-17     尋根拜祖

原標題:為什麼明憲宗子嗣數量僅次於朱元璋,還有人抓著萬貴妃不放?

萬貴妃看到這個問題一定嚎啕大哭:「妾身被人抹黑了五百年,今天終於有人說句公道話了!」可是朝中的大臣卻臉一黑:「宮中出了那麼多詭異的事,除了你誰能幹得出來?」

天順八年,大明皇宮內發生了一件大事,吳皇后因為杖責宮女萬貞兒,被明憲宗朱見深廢黜了皇后之位,而挨打的萬貞兒,卻差點兒成為新任皇后。

一個小小的宮女,別說挨皇后的打,即便殺了又能如何?明憲宗為何為這麼個小人物大動肝火呢?萬貞兒又差點因禍得福,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位萬貞兒名為宮女,其實早就是明憲宗的女人了,當初在議立皇后時,如果不是周太后的反對,上位就應該是萬貞兒,而不是吳氏。

周太后為何反對立萬貞兒呢?理由很簡單,怕被世人笑話,因為萬貞兒足足比明憲宗大了17歲,跟周太后同歲。兒媳婦跟婆婆同齡,作為母親丟不起這個臉,大明帝國也沒法向天下臣民交代。

朱見深難道缺母愛,偏要娶「媽媽級」的女人為妻?這裡面有一段令人唏噓的往事。

十六年前,朱見深他爹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事變中被蒙古人俘虜,為了帝國的前途,大臣們擁立朱祁鈺的異母弟弟朱祁鈺為帝,絕了蒙古人的訛詐心思。

但孫太后有私心,不想讓朱祁鈺「占便宜」,她同意立朱祁鈺的同時,又下旨立孫子朱見深為太子。

當朱祁鈺坐穩龍椅後,當然不甘心太子之位被侄子霸占,於是他處心積慮多年,終於廢了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想想朱見深的童年有多悲催,2歲時老爹當了俘虜,3歲時老媽和老爹都被軟禁於南宮,他掛著太子的名,生活在叔叔冷漠的眼神中。5歲時,他又被廢為沂王,搬出東宮,別說前途,生死都在別人的一念之差中。

在巨大精神壓力下,朱見深完全沒有童年的快樂,在極度惶恐之下,他落下了口吃的毛病。

幸運的是,朱見深有一個保護神,她就是萬貞兒。

萬貞兒本是罪犯家屬,一名被罰入宮中的奴隸。大概是家庭的不幸,讓萬貞兒從小就養成了乖巧的性情,又長得可愛伶俐,因此深得孫太后的喜愛。

為了照顧孫子,孫太后就將萬貞兒送到朱見深身邊,專門照顧他的起居。萬貞兒沒有辜負孫太后的期望,她扮演了一位母親的角色,給苦難的朱見深增添了一抹亮色。

可以說,正是這種相依為命的經歷,讓他們超越了主僕關係。隨著年齡的增長,初涉男女之事的朱見深錯把親情當愛情,對萬貞兒產生了畸形的戀情。

我們從一些細節就可以窺探朱見深對萬貞兒的感情,比如,他每次出行,萬貞兒總是一身戎裝,充當皇帝的侍衛。在宮中,萬貞兒也時常戎裝護佑在聖駕之側。

再比如,萬貞兒病逝後,朱見深傷心欲絕地說:「萬侍長去了,我亦將去矣。」果然,七個月後朱見深就就崩了。

由此可見,童年的遭遇給朱見深留下深深的創傷,而萬貞兒就是彌補他安全感缺失的「女神」,且深入骨髓。

對兒子的不倫之戀,周太后無力阻止,但立皇后這種大事,就由不得朱見深「胡來」了。因此吳皇后被廢後,朱見深被迫改立王氏為皇后,而萬貞兒則從宮女轉正為嬪妃。

第二年,萬貞兒給朱見深生下皇長子,興奮異常的朱見深趁機下旨冊封萬貞兒為貴妃。遺憾的是,這個孩子只活了九個月,名字都沒來得及去就死了。

那年萬貞兒已經36周歲,從此再也沒有生育過。

從這一刻起,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流言四起,人們都說,萬貴妃為人兇殘,為了獨霸龍寵,她不斷殘害那些懷孕的嬪妃,以至於皇帝膝下無子。

直到有一天,朱見深對著鏡子中自己的滿頭白髮,感慨道:「朕老了,至今卻沒有一個兒子。」太監張敏哭了:「陛下,您有一個兒子,已經5歲了……」

原來,早在五年前,朱見深偶然寵幸一位紀姓宮女,紀宮女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即後來的明孝宗朱佑樘。

只是這孩子活下來真不容易,母子倆在宮人們的保護下,數次奪過萬貴妃的黑手,在暗無天日的宮中戰戰兢兢活了下來。

這則故事與宋朝的《狸貓換太子》一起,堪稱「宮斗戲」的經典大作。很可惜,《狸貓換太子》是假的,萬貴妃殘害紀妃母子也靠不住。

其一,朱佑樘是朱見深的第三子,除了萬貴妃早夭的長子外,他還有個二哥叫朱佑極,且已經被立為太子。假如萬貴妃那麼兇殘,請問朱佑極是怎麼生下來的?又是怎麼被立為太子的?

紀妃懷孕,生男生女都不知道,除非萬貴妃腦子進水,才會放著朱佑極不管,而去跟一個孕婦作對。

其二,皇宮突然多出一個孩子,生活了五六年竟然不為人知,這太有點匪夷所思。按史書說法,萬貴妃事實上掌管後宮,她的耳目都瞎了?宮中勢力錯綜複雜,這麼大的事要想瞞過皇帝和太后,以及萬貴妃的反對派,幾乎不可能。

其三,太監張敏的故事漏洞百出。按照史書記載,張敏在說出真相後不久就吞金自殺了,可是在其它傳記里,這位張敏後來至少又出現了兩次。

其四,沒有確鑿證據說明萬貴妃殺害了紀妃。紀妃跟萬貴妃一樣,也是罪犯家屬。兒子的身份曝光後不久,紀妃突然去世,有人說她是病逝,有人說是被萬貴妃害死,還有人說她擔心遭到報復自殺了。

但首輔大臣商輅的一份奏章卻暴露了真相,他說:皇子由貴妃照顧,貴妃對他比親兒子還要好,但皇子的生母卻住在西內,身體又不好,母子相見太難,應該讓他們母子就近居住。

於是紀妃被從西內移到永壽宮居住,病重期間朱佑樘一直陪伴在身邊。

這說明,朱佑樘有很長一段時間由萬貴妃撫養,如果萬貴妃要是歹心,有的是殺人的機會。同時紀妃就是病逝,如果萬貴妃下毒手不可能瞞天過海。

其五,朱見深至少有二十個子女,說萬貴妃是「超級伐木工」純屬胡扯。明朝皇帝生育能力最強的就是朱元璋,兒子就有24個。其次就是這位明憲宗朱見深,至少有14個兒子,6個女兒。

如果萬貴妃那麼兇殘,朱見深這麼多兒子哪裡來的?那句「真老了,至今還沒有一個兒子」更是胡說八道,那年他才28歲,何謂老了?有過生育多次記錄,還用擔心生不齣兒子嗎?

其六,萬貴妃沒有殘害皇子的理由。皇家骨肉相殘為的是利益,假如萬貴妃的兒子活著,且太子之位被別人占著,她存在殘害別人的動機。可是眼下她已經不能生育,害死別的皇嗣對她有什麼好處?

即便再笨的人也知道,瞅准皇長子當親兒子養,這才是幸福之路。

因此,萬貴妃殘害皇家子嗣的事根本不可信。事實上,《明史》上存在多處不同的記載,民間史料筆記對萬貴妃的爭議也比較大,但沒有一處記載能坐實萬貴妃的這條罪狀。

那麼,人們為何非要抓住這個不靠譜的傳聞,來抹黑萬貴妃呢?

不合正統的婚姻,遭遇傳統禮教的譴責

在男權當道的古代,老夫少妻不足為奇,比如孔子的老爸叔梁紇66歲時娶15歲少女顏征在,乾隆更荒唐,88歲娶了一個14歲少女,世人卻將這種畸形的婚姻當作「佳話」傳頌。

可是如果出現「少夫老妻」,當事人一定會被罵得抬不起頭,因為這叫「不倫之戀」。

倫理道德是古代中國的基本法,皇帝帶頭破壞,這種事傳出去不好聽,人們「占便宜」的萬貴妃成為輿論的靶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干預朝政的行為,成了朝中大臣的痛點

朱見深對萬貴妃的寵愛可以用「亘古爍今」來形容。隨著萬貴妃的年老色衰,朱見深雖然放開了對其他女人的寵幸,但他真正的愛依然在萬貴妃身上。

成化十二年(1477年),47歲的萬貴妃又進一步,被朱見深冊封為皇貴妃,僅次於皇后。成化二十三年,萬貴妃病逝,朱見深又以皇后之禮安葬了她。此後幾個月,他陷入了鬱鬱寡歡之中。

萬貴妃得寵期間,其父兄得到了超出常規的優厚待遇。其父萬貴升錦衣衛正千戶,世襲指揮僉事。她的三個弟弟萬喜、萬通、萬達都顯赫一時,尤其是萬通,驕縱不法,聚斂了巨額財富。

為了她,吳皇后被廢,王皇后就是一塊空招牌,皇宮大內,甚至外朝都圍繞萬貴妃,形成了一股勢力,這就是萬貴妃遭遇罵名的本質——女人干政。

事實上,史書上沒有萬貴妃干政的實例,但確實有一個龐大的群體依附於她,比如內閣大臣萬安。

這夥計因為與萬貴妃同姓,居然恬不知恥自稱「侄子」,拜倒在萬貴妃門下,與萬通沆瀣一氣,被人罵作「紙糊三閣老」之一。

再比如太監梁芳、錢能、韋眷、王敬等人,都是一群壞事做絕的傢伙。尤其是梁芳,曾經圖謀廢掉太子朱佑樘。

不過我覺得以此指責萬貴妃有點過分,誠然,萬貴妃身邊有萬安、梁芳之流,但請別忘了,明朝功德最超群的太監懷恩、覃吉也是出自萬貴妃的門下。

再比如,萬貴、萬喜、萬達父子的名聲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萬貴,一直教育兒子們要低調收斂。

總的來說,以商輅為代表的外朝大臣,其實對萬貴妃評價還是很正面的。

說白了,萬貴妃只是個女人,有機會在朱見深耳邊吹枕頭風,但要說她能參與多深程度的朝政,恐怕也未見得。說萬貴妃曾經與梁芳一起圖謀廢掉太子,更是語焉不詳,不足信。

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存在已經傷害到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憲宗皇帝的墮落,需要紅顏禍水的背鍋

但凡女人被黑,基本上離不開「紅顏禍水」這個俗套的窠臼,萬貴妃很大程度上就充當了明憲宗的背鍋俠。

朱見深此人前半生英明,後半生墮落。即位之初他表現出了一代明君聖主的偉大,他一掃明英宗時期的弊政,啟用李賢、彭時、商輅等為首輔,讓大明帝國耳目一新。

時至今日,不少史學家依然堅持朱見深是一代明君,原因就在這裡。

但從成化十一年開始,朱見深逐漸墮落了,他寵信方士,耽於淫樂;設立西廠,為禍天下;私設「傳奉官」,破壞官員提拔程序;擴充皇莊,掠奪民間財富。

他後半生十幾年幾乎很少上朝,皇帝怠政從他開始。

但人們不能將這些責任全都推給皇帝,萬貴妃就是最好的背鍋俠,這種手段歷朝歷代屢試不爽。

比如那些方士、僧人,史料說他們都是萬貴妃的人,這些人傳授皇帝房中術、獻媚藥,搞得皇宮烏煙瘴氣。

這種事我是不大相信的,此時萬貴妃已經色衰了,搞這些玩意豈不是將皇帝往別女人身邊推嗎?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萬貞兒雖然算不上德行高尚的人,但也絕不是狠毒、貪婪的毒婦,那些加在她身上的種種罵名,基本上站不住腳。

本質上萬貞兒就是個因禍得福的普通女人,因為那段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歷,她與朱見深建立了常人無法理解的感情。

對這段「畸形」的感情,我們應該站在當事人的角度,予以包容和理解,您說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69b8335106275c56d19248b9377aa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