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遊戲廣告鑑賞

2023-10-17     觸樂

原標題:觸樂夜話:遊戲廣告鑑賞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小羅老師今日病休(圖/小羅)

對於我來說,利用空閒時間刷刷各種有趣的Memes視頻,是為數不多可以「放空大腦」的方式,但這種方式也並非完美,因為視頻平台總會在我刷視頻的過程中推送各種遊戲廣告。剛開始還好,刷到時跳過就是了,但次數一多,就難免會感覺到有些厭煩。

我嘗試過各種「反制措施」,包括但不限於將發布廣告的帳號拉進黑名單、在廣告的反饋頁面里重複點擊「不感興趣」,甚至投訴廣告涉及「虛假不實信息」,等等。但是這些都起不到多大作用,無論我怎麼做,這些廣告仍然不斷出現。直到有一次,我突然注意到屏蔽選項旁邊,還有一句「屏蔽廣告(選擇後將優化廣告展示)」的話,之後我才意識到,原來這些屏蔽功能根本沒什麼實際作用,即使有,也不過是讓人看一些「相對不那麼討厭」的廣告。

「選擇後將優化廣告展示」

剛開始,我對此感到有些煩躁。難道不想看這些廣告就那麼困難嗎?可是後來我冷靜下來想了想,廣告收入一直都是各大視頻網站收入的大頭,而我又是一個不花錢的用戶,既不花錢又不想看廣告,現在這個環境已經不再允許人們「既要又要」了。這時,我突然想起了曾經聽到過的一句話——「請享受無法迴避的痛苦」。這句話雖然不適合所有情形,但這次我想在看廣告的方面可以試一試。

在此之後,我便轉變了對遊戲廣告的態度。我開始嘗試「鑑賞」這些「要素拉滿」的廣告,同時把所有我認為「有趣」的廣告放進收藏夾里,並且把它們歸檔、整理成以下3種大致的類型。

首先是傳統型,大多為市面上最新上市的手游廣告,也是所有類型里觀感最正常的。通常格式為精美的立繪展示,或者播放一段高質量的宣傳PV,再配上一些吸引玩家入坑的文字,無論是內容還是噱頭都十分傳統,因此很少出現值得吐槽的點。這種廣告即使看得再多,我也無法從中得到什麼樂趣。

微博上某款手游的廣告

其次是短視頻擬態型,這一類型數量占據了我收藏夾里全部廣告的60%以上,從中也能反映出目前低端遊戲市場的廣告策略:緊跟當下潮流、將廣告內容短視頻化。

之所以稱呼這類廣告為「短視頻擬態型」,是因為它們通常會使用各種手段將自己偽裝成「正常」的短視頻,在展示遊戲內容的同時,還會高強度出現許多短視頻元素,包括但不限於熱門BGM和音效,影視解說中常見的AI配音(「注意看,這個女人叫小美」)、各種表情包與流行梗等等。正因如此,這類廣告有很強的「偽裝性」,用戶面對它們時,常常會誤以為自己在觀看正常內容,要過幾秒鐘才會突然回過神來,產生一種「我被騙了」的感覺。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見過這種廣告

然後是龍王贅婿型,這類廣告與當年紅極一時的「龍王贅婿」系列短劇有異曲同工之妙,目的是給予觀看者一種「爽文感」與「洗腦感」。不同於前兩種類型,這類廣告大多採用真人出演,同時輔以極盡誇張的表演與攻擊性強烈的台詞,製造出一種視覺上的強大衝擊力,同時也渲染出一種「好像有什麼大事要發生了」的氛圍。

如果有朋友對此感興趣,可以在B站搜索關鍵字:遊戲、逆天、廣告

此類廣告的巔峰之作,我認為非「某多多9塊9」系列莫屬,其內容之誇張,甚至在B站催生出了一系列搬運合集。然而,很多觀眾對於此類廣告的評價並不是很好,在相關視頻的評論區里,批判聲經常不絕於耳,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批評或許印證了此類廣告出色的傳播效果。

「某多多9塊9」系列廣告

當然,我個人對遊戲廣告的分類並不很嚴謹,但真正重要的是,我從這些「槽點滿滿、甚至有些荒誕」的遊戲廣告中挖掘到了一種很奇妙的感覺,這種感覺難以描述,與觀看搞笑視頻時產生的那種感覺有些類似,但不完全相同,其中既有簡單的愉悅感,也有在荒誕、降智和無力吐槽中逐漸放棄抵抗的放空感,還能神奇地讓我的大腦感到放鬆。

從這個角度看,至少觀看廣告對我來說已經不再是一種折磨了,這或許就是「請享受無法迴避的痛苦」吧。

我的心理狀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617fd2ea69b2edce99f9c2ae88b46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