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帶領熱依扎,如今「血洗」內娛

2023-11-17     她刊

原標題:孫儷帶領熱依扎,如今「血洗」內娛

今天,我們大家之所以歡聚在一起,是為了慶祝《甄嬛傳》首播十二周年!

不知不覺,這部電視劇已經陪伴大家走過了十二年,而由此衍生出的「甄學」,也被無數網友衍生化用,成為了中文網際網路上的新奇觀。

十二年過去,《甄嬛傳》的傳播媒介從電視機到短視頻,幾個主角的風評從好到壞又從壞變好。

一場哈爾濱大雪讓果郡王平反,揮刀自宮的溫太醫成了「癲公」代表,安陵容從天選炮灰變成廣大普通打工人的嘴替,就連酷刑一丈紅,也常常被秋天的北京人引用:「今年的霜葉,不用一丈紅了。」

前段時間,鳥嬛售後又登上熱搜,孫儷和陶昕然曬出合照,像是甄嬛與安陵容初見時那樣,純粹又美好。

圖源:孫儷微博

戲中人的結局停留在了片尾曲,但曲終人散後,戲外的她們也在漫長的歲月里,生長出了不同的人生。

今天,她姐想來聊聊她們的十二年。

甄嬛/孫儷

「為什麼甄嬛比孫儷好看那麼多?」

十二年前,孫儷飾演甄嬛的海報流出,粗糙的髮型和服飾被網友聯名反對,甚至逼得製片人出面解釋,安撫網友。

而十二年後,嬛嬛的各種妝容成了美妝界爭相模仿解析的頂流,被稱為「孫儷本人都無法超越的美」

圖源:小紅書@一一的解憂鋪

出演《甄嬛傳》時,孫儷二十八歲,在此之前,她最火的劇是軍旅題材的《幸福像花兒一樣》。劇中她飾演舞蹈演員杜娟,面龐青澀,眼神單純。

圖源:電視劇《幸福像花兒一樣》

而《甄嬛傳》之後,她成了當之無愧的國產劇女一號,也成為了「娘娘」的唯一代表。

恰逢那幾年女性意識開始覺醒,影視劇颳起了大女主風,她接連演了兩部,收視率依然飆升,但口碑卻一降再降。

同樣和鄭曉龍合作的《羋月傳》,被認為是《甄嬛傳》的低配翻版,從後宮的閃轉騰挪到前朝的權傾天下,但一次次大開金手指,都是靠著男人打怪升級。

圖源:網絡

民國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設定上倒是從溫婉的大家閨秀改成了霸氣側漏的街頭小混混。但邏輯主線依然是一女N男,讓眾多男性角色為了烘托女主角而存在。

圖源:網絡

有人嘲諷孫儷在大女主的人設里走不出來,甄嬛也成了她不可複製難以超越的巔峰,甚至到現代劇,也有人急著唱衰,表示:「看她演什麼都一個樣。」

好在,她沒有被這些聲音打倒。

2021年的《理想之城》,她飾演建築行業里風塵僕僕的造價師,經常熬夜加班,在各種工地之間打轉,近乎素顏上班,認認真真地演了個職場故事。

劇集評分最後定格在7.5,依然比不過巔峰的《甄嬛傳》,但高贊的短評已經證明了孫儷的魅力和口碑:

穩紮穩打,就是屬於演員孫儷的獨特淬鍊。

多年前演甄嬛,她帶著50冊劇本進組,每天飯吃到一半就跑走去記台詞。

多年後,點進她的待播片單,類型囊括家庭、懸疑、奇幻、犯罪......

大女主的劇本演到了結局,但屬於孫儷的人生劇本,已經又掀開了新一章。

安陵容/陶昕然

《甄嬛傳》剛播出時,安陵容是最討人嫌的角色。

她自卑、畏怯,背叛了主角團,又被反派利用,最後只能選擇自殺,死之前還想看一眼宮外的陽光。她太卑微算計,所以令人不齒,所以對她的討厭也成了一種政治正確。

圖源:《甄嬛傳》

而很多年後,另一句話開始流行:「人人都恨安陵容,人人都是安陵容。」

網友們開始積極地解構安陵容,並且開始用自己的方式與安陵容共鳴。

剛拿到offer,是「父親母親我入選了。」

圖源:小紅書

上班第一天,「我真的覺得我已經精疲力盡。」

圖源:小紅書

流感肆虐時,人人都被確診為安陵容:「寶娟,我的嗓子!」

圖源:小紅書

甚至衍生出不少陰陽怪氣拿槍拿刀表情包,讓每個打工人周一的憤怒都有了出口。

圖源:小紅書

大家也開始越來越理解安陵容。

理解她身為「小鎮做題家」的苦楚,理解她被原生家庭困住的泥沼,理解她拼盡全力謀一個出路的執念。也想要為她那一手爛牌,改寫出不一樣的結局。

2021年,知乎晚會上的陶昕然再次扮演了安陵容。

她分享了自己看到的故事——一個網友,寫了六十七章的《甄嬛傳之安陵容重生》。

安陵容的底色很苦,但十餘年的二創、解析,讓她擁有了圓滿的結局。「十年前人們都想掐死安陵容,十年後人們都想安陵容活著。」

圖源:知乎晚會

陶昕然本人則講述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安陵容之後,她一度排斥同類角色,後來又回歸家庭,當起了全職媽媽,看到還有那麼多人記得安陵容,她既感動,又覺得慚愧。

「今年(終於)有新的角色可以跟大家見面,希望不會辜負大家對我演技的期待。」

圖源:微博@南都娛樂周刊

今年六月,她作為出品人、製片人、監製,以及女主角等多層身份的影片《夾縫之間》問世,先後入圍了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展映」單元和金雞影展,觸及了留守兒童、未成年性侵等話題。

她接受採訪時說:「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做了媽媽後,我變成了越來越勇敢,願意去面對和接受自己的女性,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時間節點,我可以去做這樣的一個項目了。」

圖源:電影《夾縫之間》

這是屬於陶昕然的勇敢,也像是安陵容在平行時空里的另一種境遇。

一個後宮中的女性如何把爛牌打成好牌,一個娛樂圈的女演員如何重新起步站穩,她們似乎都還在摸索,也都還沒有找到最高效的路徑。

但好在無論是安陵容還是陶昕然,都想明白了: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沈眉莊/斕曦

宮斗劇看到最後,觀眾總是嘆息的。

畢竟,深深宮牆中的女人,無論是潦倒孤苦還是榮華富貴,歸根結底都是悲劇的一生。

而沈眉莊,無疑又是這百態悲劇里最令人惋惜的一個。

她是會為了入選而說自己只讀過《女德》的大家閨秀,也有著站在一片秋菊中說出「寧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的傲骨。

圖源:《甄嬛傳》

她明明身處等級森嚴的後宮,卻又不肯捨棄一絲一毫的自尊,她明明有著爭寵的資本,卻不肯為了皇帝而拋下自己一以貫之的原則。

甄嬛得寵時,沈眉莊看著她的殿中夜夜亮燈,輾轉難眠。而面對甄嬛的不安,她卻率先真誠地安慰:「不是你,就還會是別人,那我寧可是你。」

圖源:《甄嬛傳》

她一生都在步步為營的後宮中試圖保持本心,但到最後,也不得不為孩子與甄嬛籌謀,捲入命運的漩渦。

如果說安陵容的悲劇是現代人千年後的共鳴,那麼沈眉莊的悲劇,則是那個時代無數女性的縮影——一邊妥協,一邊自恨。

圖源:《甄嬛傳》

戲裡,她的一生只得一句嘆息,戲外的斕曦,轉身後也只剩一句懷念。

《甄嬛傳》之後,她越來越少出現,唯二的兩個角色也是驚鴻一瞥的古裝美人類型,戲路變窄,角色固化,再加上她宣布懷孕息影一年,再出現時,觀眾已經不再為情懷買單了。

最後一次令大眾記得的亮相,是上演員綜藝,成績不錯,卻也只在初舞台上了熱搜。

圖源:網絡

而翻看她如今的微博,會發現她也在自得其樂。

演話劇、演電影,常常為了時事熱點發聲,恰如當年的眉莊,佛系不爭,但仍心懷善念,正直溫和。

這樣的「不紅」,於她而言,未嘗不是一種求仁得仁。

年世蘭/蔣欣

她姐猶豫了很久,角色名是寫作「華妃」還是「年世蘭」。最後決定,還是回到她最開始的名字吧,將門虎女,飛揚跋扈。

其他主角大多有成長線有副本,唯獨年世蘭,從開始到結尾,從盛寵到冷宮,所求的只有一個愛,所不得的也只有一個愛。

她無疑是反派。

欺凌妃嬪,虐待奴才,殺死了淳貴人,害苦了眉莊,為了謀取寵愛甚至不惜拿曹貴人的孩子做威脅。

如花美貌,卻是蛇蠍心腸。

圖源:網絡

但前期再怎麼討厭她,也會在她自盡時忍不住為她抹一把淚,就連恨透了她的甄嬛,也在她的屍體前覺得後背發涼。

最涼薄無非帝王心,華妃寵冠六宮的那些年,何曾想過盛寵背後的歡宜香,何曾想過自己不過是一盤大棋里的小卒。

歌里唱:「舊夢依稀往事迷離春花秋月里,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飄來又浮去。」

華妃的一生,是得來失去,是命運嘲弄,也是大夢一場空。

如果有下輩子,只做年世蘭吧。

圖源:《甄嬛傳》

年世蘭的一生沒有宮牆外的副本,蔣欣卻靠著演技,開拓出了全新的路線。

從《歡樂頌》里的苦情撈女樊勝美,到《小捨得》里的雞娃媽田雨嵐,觀眾對她的印象不再是「賤人就是矯情」,而是生長出了更多血肉,最後填滿了蔣欣作為演員的骨骼。

「她就是能演出一個崩潰的、極端的、痛苦的、猙獰的極品人物里藏著的那個可憐人。」

這大概是在華妃之後,蔣欣收到的更真誠的讚美。

圖源:電視劇《小捨得》

宜修/蔡少芬

拜蔡少芬的港普所賜,如今大家想起宜修,大約只剩下「烏拉喇拉氏宜搜」。

《甄嬛傳》之後就常常上綜藝的蔡少芬,消解了皇后身上的大部分反面屬性,以至於有人都快忘了,皇后是後宮裡那個最難打的大boss,最陰險的笑面虎。

圖源:《甄嬛傳》

剛出場時還以為她是包容寬厚的後宮之主,後面才明白,表面上有多風平浪靜,背地裡就有多心狠手辣。

但她也最可憐。

她恨了純元一輩子,也利用了純元一輩子,純元是她一生的刺,也是她鑄成種種大錯後的免死金牌。

一直到帝後訣別,她才喊出藏了一輩子的控訴:「皇上雖然以為臣妾悍妒,但只有臣妾是真真正正深愛著皇上,才會如此啊。」

圖源:《甄嬛傳》

不過,戲裡的皇后喊著「臣妾做不到啊」,戲外的蔡少芬,卻似乎沒有什麼做不到。

現實生活中的她,抓到的是比安陵容還差勁的一手爛牌。

拋妻棄子的父親,好賭的母親,魚龍混雜的香港演藝圈。十八歲那年,她被母親送去參選港姐,後來成名,母親又頂著她的名頭去借錢賭博。

最糟糕的一次,她前腳剛拿下「紫荊獎」,後腳就被人堵在家門口追債。她說:「我好像那天晚上很風光,然後我一回家就哭了,因為我好累。」

圖源:網絡

一直到2000年,她才宣布和母親斷絕關係。

好在,熬過上天的磨難之後,她結識了張晉,兩人甜蜜地戀愛結婚。

如今的蔡少芬,更多地出現在綜藝節目裡。

爽朗樂觀的她總是自帶笑點,在真人秀里圈粉無數。如果宜修的生命里沒有出現過純元,如果四大爺不是皇帝,也許,烏拉那拉氏宜修的命運,也可以這樣歲月靜好。

圖源:網絡

葉瀾依/熱依扎

葉瀾依無疑是《甄嬛傳》里的最後一抹亮色。

故事演到熹妃回宮,皇后氣數將盡,後宮雖然暗流涌動,但已是挽不回的一潭死水,人人心懷鬼胎。

就在這時候,葉瀾依騎著馬出現了。

有人說皇帝把葉瀾依當做華妃的替身,也有人說葉瀾依的出現是編劇給甄嬛開的金手指,但無論哪一種說法,都無法掩蓋「拽妃」本身的光芒。

圖源:《甄嬛傳》

在葉瀾依之前,人人都覺得後宮是個看不到頭的攻略遊戲,但葉瀾依出現之後,我們才發現,原來還有一種可能,是離群索居,做個冷眼旁觀的看客。

她不把後宮規則放眼裡,甘心喝下會失去生育能力的紅棗湯,她甚至希望那是一碗鶴頂紅,這樣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死去。

「我本來一個人,自由自在的,誰知被關在這不見天日的地方,還和一個根本不喜歡的男人相處,他害得我連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葉瀾依說的機會,是果郡王。

她深愛著一個看不見她的人,萬般心碎;卻也還好有這樣一個人,支撐著她去復仇、爭鬥、在生命最後一刻帶著笑死去。

葉瀾依封號為「寧」,但從始至終,她都像一把不安寧的匕首——凜冽,鋒利,盯准目標絕不回頭。

圖源:《甄嬛傳》

所以,熱依扎也被認為是最像劇中人的一個。

2020年末,她忽然在社交平台上曬出孕照,而實際上,當時的她已經生下女兒,出了月子,甚至在帶著孩子拍戲。

而在此之前,她曾因為穿衣風格被網暴、深受抑鬱症困擾。好在,一次次瀕臨死亡時,孩子拯救了她。

2021年,她在神劇《山海情》中扮演水花,憑藉這一角色,她在2022年11月拿下第33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

圖源:電視劇《山海情》

「拽妃」再怎麼特立獨行,終其一生也都沒能走出宮牆,但熱依扎,已經策馬飛奔,擁有了她的曠野。

《甄嬛傳》首播於2011年,七十六集,每集四十五分鐘。

3420分鐘的戲份里,濃縮了後宮無數個女人的一生,描畫出一副混沌又鮮明的封建悲劇。

戲中戲,夢中夢,有人被攪渾了角色的邊界,漸漸活成了戲中人,也有人輕飄飄來去,唱完戲就下台,寫下許多別處風采。

演淳貴人的譚松韻,那年才22歲,劇里是驚鴻一瞥的鬼馬少女,後來把這種討喜的少女氛圍發揮到極致,三十歲演高中生都不違和;

圖源:電視劇《以家人之名》

瑛貴人毛曉彤,劇里是柔柔弱弱如浮萍的宮斗犧牲品,劇外是掌控自己人生的大女主,甩掉了吸血的爹,踹走了出軌的前男友,靠著演技和魄力,證明了「三十而已」。

圖源:電視劇《三十而已》

喊著「臣妾要告發熹貴妃私通」的祺貴人唐藝昕,如今更出名的標籤是家庭,出現在公眾視野時永遠笑容甜美挽手而立。那場祺貴人淋過的大雨,就永遠留在電視劇里好了。

圖源:網絡

人生如戲,浮生若夢。

她們的人生軌跡悄然重疊,我們也得以透過那些回憶殺、情懷殺,窺探到女演員們之間深厚的情誼。

圖源:網絡

「皇后涼涼」蔡少芬在拍《甄嬛傳》時懷孕,身邊的「甄嬛」孫儷是她第一個分享喜訊的對象。後來她事業重心轉向內地,搬來上海,大大小小的事宜也是孫儷幫忙。

圖源:網絡

「拽妃」熱依扎哺乳期時,孫儷給她寄了很多保養品,貼心傳達著過來人的經驗。去年她靠著《山海情》里的水花拿下大獎,孫儷坐在台下,眼神里是真切的疼惜與祝福。

圖源:網絡

「安小鳥」陶昕然的公公2015年查出肺癌,慌亂之中給孫儷發了一條微信。後來孫儷和鄧超幫她引薦醫生,從檢查到手術再到術後調理,全程關照。

圖源:網絡

這十二年里,《甄嬛傳》被反覆重播,流媒體一遍遍上線,有人開玩笑說一部劇可保樂視一生無憂,還有人在娛樂圈塌房地震時跑去演員們評論區耳提面命。

《甄嬛傳》是網友們的電子榨菜,電子棉襖,電子解藥,也是演員們不可再逾越的巔峰過往。

圖源:《甄嬛傳》

我們如今懷念《甄嬛傳》,總會說,這部電視劇記錄下了女演員們最美的樣子。

物理參數裡,時間是最不可估算的量值。有時瑣碎地流淌過去,抓不住蹤跡,回頭已是漫長歲月;有時卻心心念念,熠熠生輝,在長河裡永遠擁有一席之地,輕輕一撈就捕捉到閃光的簇新碎片。

而一部跨越了十二年依然在各大平台上熱火朝天的電視劇,便是那個可以被反覆打撈磨礪的記憶刻度。

為什麼我們會一遍遍打開老劇,一遍遍復誦那些爛熟於心的台詞劇本?也許,這是我們在不確定生活里能抓住的唯一確定。

當我們目睹生活中的無數變動與流離,當我們經歷塵世中的聚散惜別,回頭看劇中人,依然風華正茂,依然好戲連台。

那麼,便是故人來。

監製 - 她姐

作者 - 今魚

微博 - @她刊iiiher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她姐玩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6059244052a0614f0fd0c7ce4ebaf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