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被趕出皇宮時,帶一貼身寶物,上交國家後成為鎮館之寶

2023-11-25     劉明寶

原標題:溥儀被趕出皇宮時,帶一貼身寶物,上交國家後成為鎮館之寶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有著五千餘年的歷史文化,隨著王朝的更迭,我們國家也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帝王,據記載在我們國家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帝起,到1911年宣統帝退位止,在2131年的時間內,共產生了230位皇帝。而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就是與這個第230位皇帝溥儀有關。

溥儀1912年被袁世凱威逼下退位,從此結束了滿清長達200多年的統治,也同時預示著在我們國家長達200餘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到此結束。作為末代皇帝,作為中國史上最後一位公認的皇帝,溥儀其實還是比較幸運的,在退位後還是過了多年的好日子,還經常拿著一些皇宮裡面的寶貝去賣,以至於來豐富他的「奢侈」生活。

但是這樣的好日子也沒有維持太長的時間,在1924年被大軍閥馮玉祥趕出皇宮,機智的溥儀知道自己趕出皇宮之後肯定需要花錢,而自己有沒有經費的來源,在趕出皇宮的時候偷取了一些寶貝出來變賣,以至於來維持他的生活。

而在這些所帶的寶物裡面就有一件非常特殊的,它就是「乾隆田黃三連印」,這件寶物雖小,但是不要小瞧它,它可是一件見證了滿清王朝由盛至衰的寶物,價值連城。這將寶物是乾隆皇帝的印璽,總共分為三枚,兩枚方形,一枚圓形。

在溥儀將其帶出宮之後,他一直都將其用針縫在自己衣服的袖子裡面。但是後來沒過多久溥儀就被日本弄去做偽滿洲國的皇帝去了,做了很多的錯事。後來在45年的時候,日本戰敗,作為偽滿洲國皇帝的溥儀被蘇聯人抓走,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才回到自己的祖國,與其他的戰犯一起關在撫順戰犯所,在後來溥儀為了表示自己改造的信心,就將這個寶貝上交給了國家,由於這個寶物的貴重性,之後成為了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5102f18edfe1c9be5a29b4c335c79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