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賣一畝虧一萬!三七價格突然全面跳水!是農周期的鍋嗎?

2019-11-09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

雲南文山是我國著名的三七之鄉,三七具有活血化瘀、降血壓、血脂,補血、補氣等功效,素有「金不換」「南國神草」的美譽,眼下新鮮三七已陸續上市,今年的行情怎麼樣?

三七價格全面跳水 種植戶虧損


記者來到位於雲南省文山市的三七國際交易市場,上午九點鐘,整個三七市場一片繁忙的景象,然而和過去相比,現在的三七價格有了非常大的波動。

雲南文山三七商販賈永翠:13年是賣320多元(干三七每斤)的小七,現在是50多元(每斤),52塊左右。


雲南文山三七商販何國強:7月份的時候那個28頭還賣過130多元(每斤),7月份跟現在比差了40塊錢左右(每斤)。三七花、三七根跌幅也超過40%。

在距離文山市區十幾公里的鮮三七市場,大批剛從地里挖出的新鮮三七在這裡交易。

商戶:8塊一斤賣不賣?

雲南文山三七種植戶羅建祥:12塊/一斤給你。

最終,雙方以每斤11元的價格成交,雖然買賣做成了,但是種植戶卻因為虧本高興不起來。

三七價格跳水 擴種是主因


三七價格下跌,種植戶不得不虧錢賤賣。而記者了解到,種植戶每賣一畝三七,就要大約虧損一萬元。那麼為什麼曾經的名貴藥材三七就不值錢了呢?
三七種植戶羅建祥最初種了10畝三七,後來看價格上漲就大面積擴種,在文山像羅建祥這樣擴種的種植戶很多。

雲南文山三七商販賈永翠認為,就是量大啊,就是誰沒事情做的話,做大家都去種三七了。
雲南文山州三七和中醫藥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譚家文表示,就是前幾年三七價格上漲,很多老百姓都看到了利益,所以大家就紛紛跟上,進行發展。
據當地主管部門統計,2019年文山三七總體種植面積達到13萬畝,是2018年的1.5倍,預計新上市的三七產量將近2萬噸,出現2015年以來最大的採挖面積和產量。


本土企業壯大深加工 避免種植風險


為緩解三七行業下行壓力,當地政府成立了三七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式上線運營了文山三七官方旗艦店,並建立文山三七拍賣中心。


這些本土企業也在嘗試公司+農戶+深加工的模式化解三七產能。據當地主管部門預計,本年度本地以三七為主的中醫藥產業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5億元,同比增加7%。
雲南文山市莫三七加工企業董事長余育啟介紹,他們種植之後我們又高於市場價格來回購,帶動老百姓一起轉型升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4DQVG4BMH2_cNUgb4I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