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發現4頭棕熊,深夜在街頭找吃的,看見人來也不跑

2022-04-08     動物速遞

原標題:西藏那曲發現4頭棕熊,深夜在街頭找吃的,看見人來也不跑

在這些年裡面,人們直觀能感受到野生動物的數量開始多了起來,原本那些罕見的野獸,而今關於它們的目擊事件也逐漸增多。

全國多個省市裡,野生動物下山進入人類生活區域的事件,已經不僅僅發生在農村或保護區邊緣了,甚至是繁華城市的熱鬧街頭裡,都能看見它們。

比如南京的街頭,就頻頻出現野豬;成都彭州的大街上,也出現過馬鹿狂奔。隨著生態環境建設和動物保護成效的逐漸顯現,相信這些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還會進一步增長。

動物闖入人類區域的事件多了,就不得不重視與人類的衝突,畢竟這在過去是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事情,因為並不是所有的野生動物,都跟小鳥一樣對人沒啥威脅。

拿老虎來說,在東北的某些地區里,經常發生目擊事件,比如東北虎「完達山一號」,在闖入村莊的時候襲擊了一位村民,引起了恐慌,而如何解決「人虎矛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難題。

隨著野生動物下山的次數多了,未來如何與之和諧相處,則是一件需要全民探討並參與的事情。

西藏那曲街頭出現棕熊,深夜組團在街頭覓食

那曲位於西藏北部,是青藏高原腹地,也是長江等眾多大河的源頭,素有「江河源」的美稱。

從地形上看,那曲位於眾多山脈之間,中部屬高原丘陵地形,坡度平緩,西北部海拔較高,山峰多,地勢險峻。獨特的環境氣候也讓那曲的生物資源較為豐富,有藏羱羚、西藏棕熊等。

近日,在那曲人們就拍下了驚奇的一幕:一大三小四頭西藏棕熊出現在了街頭上,當時天色已晚,這伙棕熊慢悠悠地走著,一邊遛彎,一邊覓食,顯得非常悠閒愜意。

根據當地人的描述,這在當地並不是罕見的現象,人們都已經見怪不怪了,它們偶爾會下山進入城市找吃的,見到人來也不怕,不僅不會躲避,就好像它們本就是城市的居民一樣,大搖大擺地從旁邊走過。

當地人說西藏棕熊闖入城市,一般都是來找吃的,通常不傷人,但對於初次見到這種景象的遊客來說,則非常害怕,甚至不敢下樓。

此次出現在那曲街頭的4頭棕熊,目測是母棕熊帶著它的三隻幼崽。

胸前同樣有月牙,但它不是狗熊

在網上,看到了不少人將出現在西藏那曲街頭上的這4頭棕熊,稱之為狗熊,其實是不對的。

人們常說的狗熊,指的是亞洲黑熊,東北則喜歡稱其為「熊瞎子」,它與西藏棕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從外形上看,狗熊與西藏棕熊的胸前都長有一塊類似於月牙般的白斑毛,但狗熊身上的毛髮基色為黑色,西藏棕熊的毛髮基色主要為棕褐色

從體型上看,西藏棕熊是棕熊的亞種之一,體型較大,大體型者甚至能長到近400千克;而狗熊的體型則較小,即便是成年雄性,也就一百來千克。

西藏棕熊主要生活在海拔3500-5000米的山林、草甸或灌叢里,由於所處的環境寒冷,所以它們的身上長出了厚厚的毛髮,體側毛長甚至能達到20厘米。

西藏棕熊身上的毛髮變異較大,有棕褐色、褐黃色、褐黑色、甚至是污白色,幼熊一般為棕黑色,成年後為棕褐色,而老年熊則多呈銀灰色

它們體態健壯,肩高而臀低,四肢十分粗壯,站起來時肩部隆起,具有肌肉感。與大多數的熊類一樣,西藏棕熊的尾巴也特別短。

西藏棕熊跑得飛快,也很兇猛

西藏棕熊的適應能力算是比較強的,在多種環境下都能生存,它們常出現的地帶有山間谷地、河溪旁、甚至是食物比較豐富的村寨附近。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熊類體型較大,感覺比較笨拙和緩慢。在那曲街頭上的這4頭棕熊,步態悠閒,緩慢溜達,也給人一種不靈活的既視感。

但是你知道嗎?其實西藏棕熊的速度非常快,它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熊,時速能達50千米以上。早先人們甚至認為它跑得跟馬兒一樣快,從它的外號之一「馬熊」就能看得出來。

在西藏的一些地區里,由於棕熊經常造訪人類活動區域,與人們有接觸,而且它也確實沒怎麼傷人和捕食牲畜,導致很多人認為西藏棕熊溫順不傷人。

事實上相對於懶熊這類十分危險的熊類來說,西藏棕熊的確要溫順許多。但這是基於懶熊這類猛獸的參照物而言的,對於人類來說,它依然是十分危險的。

西藏棕熊軀體粗壯強健,性格兇猛而力氣大,現實中也有傷人的記錄,比如在2021年6月份,一對西藏母子在挖蟲草的過程中就被棕熊襲擊,導致頭部重創生命垂危,需要到成都救治。

所以在街頭遇到棕熊的時候,保持基本的敬畏是非常有必要的,更不要與之接觸。

西藏棕熊食肉更多,育幼的母熊更富有攻擊性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其實這個道理在動物世界也是相通的。比如生活在非洲富饒草原上的獅子,有著大量鮮美的有蹄類動物,因此它們會變得比較「挑食」,看不上豪豬這類刺多肉少難捕食的獵物。

而生活在一些乾旱、半乾旱地區的獅子,由於環境使然,獵物匱乏,豪豬也成了難得的美味佳肴。由於西藏棕熊所處的環境為高寒地區,植被較少,因此它們的食肉比重會比其他棕熊更大。

尤其是秋季冬眠前夕,它們每天會瘋狂覓食貼秋膘,所取食的食物,包括魚、蛙、鼠兔、旱獺、腐肉、蛋類、青草、嫩芽、漿果等等。

與大多數的熊類一樣,西藏棕熊也是營獨居生活的,平時大多獨自行動,只有在每年的5-6月份發情期間,配對的雌雄才會短暫在一起,一旦完成交配之後,便會分手各自回家。

雄性棕熊在之後的育幼階段並不承認任何的責任,不僅如此,甚至還會攻擊幼崽。

育幼階段的母熊會變得富有攻擊性,一旦周圍出現公棕熊,會變得格外警惕,甚至直接衝上去與之拚命,為了保護幼崽,母熊會豁出去,而此時的公熊往往也比較惜命,不敢與之硬拼。

在那曲街頭出現的4頭棕熊,看情況就是一頭母棕熊帶著三隻幼崽,即處於育幼階段,所以這個時候的母熊也更加兇猛。

儘管它沒有對人們表現出攻擊性,但出於安全考慮,非必要千萬不要與之接觸,待在樓上不要下去是正確的。

另外,從食人虎等研究來看,一些大型的猛獸之所以會畏懼人類,主要是因為它們對人類有著陌生感,可一旦陌生感消失,這層窗戶紙被捅破,野獸對人類的敬畏也就消失了,那麼就會非常危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30126b9f71c261be3622b79826430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