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還田!專家:增產增收;農民:危害太大!其中問題在哪?

2019-10-07     農家大院

秸稈還田!專家:增產增收;農民:危害太大!其中問題在哪?

秸稈還田處理,一直都備受詬病!一邊是農業專家們用數據說話,一邊是農民們用「事實」說話!有的地方有的農民說自己搞了二十多年了,效果很好,土壤肥沃,產量高;秸稈還田,要打的碎才行,多施一點氮肥,增加播種量,三年後可以看到明顯效果,產量高,施肥少!有的農民提到秸稈還田就頭痛不已!

秸稈還田,在理論上和實驗中效果都是不錯的!但是往往在實際操作中,農民們的不規範操作,怕麻煩和增加開支的行為;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直接影響到了下茬作物的生長發育,引發病蟲害,減產減收。致使農民們對秸稈還田非常反感,覺得是勞民傷財之舉!

秸稈還田如果不按要求操作,弊端就會顯現,不僅發揮不了秸稈還田的優勢,還會帶來後患!不合理、不科學、不規範地進行秸稈還田處理,百害而無一利,實際操作中把握不好,就會造成小麥發芽率低或吊氣死苗、成為害蟲和病菌的宿主引發嚴重病蟲害、造成土壤過於疏鬆使小麥倒伏影響產量和質量!這些就是秸稈還田不當造成的嚴重後果!

如何避免損失,發揮出秸稈還田的最大優勢,增產增收,還需農民們注意以下幾點:

(一)秸稈的用量

秸稈還田,農民們都愛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就是認為秸稈越多越好!都喜歡圖簡單方便把所有收割的秸稈一股腦兒地堆放到田間,這是不可取的。每畝地秸稈量應控制在400公斤左右最為適宜。還田量太大了,不好把控,秸稈還田量太小,又會無形之中增加農民還田的成本。

(二)秸稈粉碎的標準

秸稈的粉碎程度,是秸稈還田中最為關鍵的一環,直接關係到秸稈還田的好壞!現在的秸稈還田,農民們都是機械收割後直接粉碎散落在田間,有許多粉碎機根本達不到標準要求,秸稈沒有粉碎徹底或量太大,翻耕後秸稈和土壤無法緊密結合,增大了土壤間的縫隙,容易「跑風」!播種後種子易造成氣根死苗和根系不牢、長勢較差,後期倒伏等嚴重後果!粉碎秸稈時最好選擇粉碎性好的機械,比如揉搓式粉碎機械,長度一般控制在3-5公分為宜。

(三)多施氮肥的重要性

秸稈還田之後,在田間自然分解腐熟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氮元素全程參與。這樣就造成了秸稈和幼苗爭搶氮肥的矛盾現象,幼苗生長所需要的氮元素被秸稈「霸占」了,養分不足,幼苗生長就會出現苗弱、苗黃,甚至死亡的現象。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有時候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秸稈粉碎後深翻耕前,必須以每畝碳酸氫銨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的量撒在粉碎後的秸稈表面,然後再進行翻耕。

(四)必須深耕耙平

底肥施足氮肥後,深度翻耕要及時進行,深度至少要達到10cm以上,並反覆耙平,以使土壤和秸稈緊密結合,及時澆透水,使肥料融化、土壤沉實,促進秸稈有效快速分解!

秸稈還田,採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利就大於弊;反之,若不能科學合理進行還田,則會明顯造成病蟲草危害加重,生產成本增加,效益下降!這些就是農民們之所以不願意秸稈還田,說秸稈還田危害大的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0gwp20BMH2_cNUgatX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