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坦克再臨,德國准四代坦克亮相,恐將引領坦克發展

2022-06-14   佐羅軍事

原標題:黑豹坦克再臨,德國准四代坦克亮相,恐將引領坦克發展

黑豹坦克再臨,德國准四代坦克亮相,恐將引領坦克發展

在西方國家的宣傳中,現代戰爭就是空戰,由空中力量決定戰爭勝負。也因此,西方各國常年圍繞空中力量建設軍隊,導致地面裝備發展趨於停滯。

不過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在擺爛,在剛剛開幕的2022歐洲防務展上,德國人就展出了他們的最新作品——KF 51黑豹坦克。

圖註:展出的KF51黑豹坦克

「黑豹」這個名字繼承自二戰中納粹德國生產的5號豹式坦克。和70年前的豹式坦克一樣,KF51也擁有一門火力強悍的主炮,由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生產的130毫米未來火炮系統。雖然火炮的具體數據沒有公開,但萊茵金屬公司表示130毫米滑膛炮的有效擊穿距離比120毫米炮提高了約50%,也就是說原本120毫米炮需要拉進1000米距離才能擊穿的坦克,130炮在1500米的距離上就能擊穿。這將在戰場上給裝甲部隊帶來巨大的戰術優勢。

圖註:德國此前展出的130毫米主炮

除了火力,坦克的防護也至關重要。雖然車體使用的仍然是豹2坦克底盤,但KF51安裝了復合防禦系統,集成了主動、被動以及防攻頂反制系統,可以同時應對來自地面火力以及小型無人機的攻擊。在這個無人機和反坦克飛彈縱橫戰場的時代,這種復合防禦要比單純的堆疊裝甲更加有效。

機動上,動力輸出依然維持著豹2系列傳統的1500馬力,但由於新的130毫米炮塔重量更輕,使得KF51的整體重量僅有59噸,比66噸的豹2A7要輕不少,因此機動方面也要更好一些。

除了火力、防護、機動這三項坦克的硬指標,信息化也是KF51著重升級的地方。得益於後發優勢,KF51的信息化系統全面貼合北約最新一代指揮系統,坦克車組不僅可以將自己所看見的目標上傳到系統中分享給友軍,還可以從系統中下載其他友軍或無人機上傳的目標參數,做到RTS遊戲一樣的實時共享。

而且為了最大化的利用這一套系統,KF51的炮塔內還攜帶了4枚HERO-120巡飛彈並加設了專門的無人機操作員席位。巡飛彈自身既可以作為KF51的眼睛進行戰場偵察,也可以作為火力補充攻擊位於主炮無法瞄準的目標。而無人機操作員則可以兼任情報分析師,給車組提供和指揮部提供一手情報。

圖註:KF51的四聯裝巡飛彈發射器

可以說作為一輛坦克,KF51已經觸摸到了坦克設計的天花板。不過這並不意味著KF51像宣傳中說的那樣屬於「第四代坦克」,它最多也就算四代坦克子系統集成概念車。

130毫米主炮雖然武德充沛,但配套的炮塔卻是一個半成品。正如之前提到的,新的130炮塔比120炮塔更輕,這也意味著它的裝甲使用量更少。雖然俄羅斯的T-14坦克炮塔也幾乎沒有裝甲,但那是無人炮塔,沒有裝甲也不會死人。但KF51的炮塔里坐著車長和炮手,他們顯然不會接受炮塔上的裝甲會缺斤少兩。

此外,KF51空間布局也有問題。無人機操作員的位置擠占了車體彈藥架的位置,巡飛彈擠占了炮塔左後部位置,以至於KF51載彈量僅有裝彈機內的10發,根本不足以支持正常持續作戰。就算不安裝巡飛彈,整個尾艙也只有20發炮彈,比其他坦克載彈量的一半還少。

圖註:KF51的乘員布置,空間利用率低下導致KF51的載彈量很低

可以說,除了信息化方面值得借鑑以外,黑豹坦克的作戰性能恐怕還不如俄軍的T-14阿瑪塔,至少阿瑪塔通過了俄羅斯國家驗收,而黑豹還是個在展台上的展品。

德國人要是真想領導歐洲大陸下一代坦克發展,還得再花一段時間打磨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