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熱心女護士和武漢倔強老婆婆的「忘年交」

2020-05-12     中新視訊

原標題:天津熱心女護士和武漢倔強老婆婆的「忘年交」

中新視訊(維橋、董輝)。她是天津醫學大學腫瘤醫院的一名女護士,共產黨員。作為天津援鄂醫療隊的一分子,她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的重症病區遇到了一位倔強的老婆婆。老人一度對自己的康復失去了信心,不吃不喝、也不服藥,而她像親孫女一樣勸慰、護理著老人。她的真情終於化解了老人心中的堅冰,此後積極配合治療,並最終戰勝了病毒。逆行的天使,無悔的人生;她的名字叫盧莉莉。

第一個報名

大年三十,當單位微信群發出「報名馳援武漢」的消息後,作為一名護士和共產黨員,盧莉莉沒有半點猶豫,第一個報了名。很快,作為天津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員,她就和其他隊員們一起出現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的重症病區。

對於第一次進入紅區的盧莉莉來說,陌生、緊張、害怕、還有一點無措。但隨著環境以及工作流程的熟悉,不安漸漸消失,隨之而來的則是忙碌的工作。

「第一次穿著防護服在病區工作將近7個小時,真已經快達到了極限。在病區,咱們不僅承擔著常規的臨床護理工作,更要承擔患者的日常生活護理,打水、取餐、發飯、喂飯、生活垃圾的清理等。一個班次下來,連簡單的行走都變得笨重不堪,汗水已經浸透衣服,護目鏡早已模糊不清,臉上的壓痕成了最美的妝扮,心中的信念一直堅定著。」

新冠肺炎對高齡且有基礎病的患者來說是一個嚴峻考驗。在盧莉莉負責的病區有一位84歲高齡的危重患者。對於這位老婆婆的護理,她不敢有任何鬆懈,在診治到位的同時,生活照護更是精心。婆婆排便困難,給予輔助排便;為了防止壓瘡的發生,定時為她翻身拍背。在密不透氣的防護服下,一遍操作便已經汗流浹背,連呼吸都困難了,盧莉莉累到虛脫低血糖,衣服濕了又干,乾了又濕。「我來擦洗,我來拍背,我來我來……」這是她在病房說得最多的話。

為了工作,剪掉自己心愛的長髮(感化老人)

因為年齡大,對自己的病情也不太了解,婆婆曾一度對自己的康復失去信心。她基本不和醫護人員交流,也不吃飯喝水,更不吃藥,任憑盧莉莉怎樣勸說,她都不肯配合,護士們稱她為「倔強婆婆」。

「不能任由婆婆這樣倔強下去!」於是,盧莉莉改變「策略」,開始和婆婆拉家常,主動告訴婆婆:「咱們是從天津來的,我奶奶和您歲數差不多,您就當是您的孫女在給您喂藥吧!您還能不吃自己孫女給您喂的藥啊!」

盧莉莉的真誠打動了婆婆,她看著盧莉莉,目光逐漸緩和。她趕緊趁熱打鐵:「婆婆,把藥吃了,這樣您才能回家看孫子孫女啊!」就這樣,哄著婆婆一粒一粒地把藥吃了下去。

「那一刻,既開心又激動,仿佛看到婆婆離康復出院又邁進了一步。之後,在每個班次都負責護理這位危重症婆婆,雖然她記不住我的名字,但我每次都不厭其煩地告訴她,我叫『莉莉』,是她在紅區的孫女,我也真的把她當作自己的奶奶一樣去護理。也許是『天腫』的這種人文關懷的護理模式一直教育著、感染著我,雖然換了一個工作場所,但是為患者服務的初心從未改變。」

「一針見血」的默契

有一次婆婆的尿管漏尿,床單已經濕了,而且淹紅了皮膚,但是倔強的婆婆仍然不肯更換。盧莉莉對她說:「婆婆,是我呀,我來給您把床單換好,舒舒服服的睡覺多好。」這個時候婆婆不再抵抗,盧莉莉和同事一起為她更換了新的床單。

一次,在休息的時候,聽說婆婆病情不穩,呼衰、心衰、肺水腫以及肺感染,血氧飽和最低到了40%,盧莉莉真的特別擔心,真心祈禱婆婆能度過這個難關。上班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詢問婆婆的病情。好在經過有效救治,婆婆的病情還算穩定,她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

第一次在紅區凌晨的班次,第一次為患者靜脈采血,盧莉莉面對的就是這位婆婆。平常簡單的操作此時真的非常困難,婆婆的靜脈條件非常差,盧莉莉手上戴著三層手套,護目鏡外又戴著面屏,這給穿刺操作帶來了更大的困難。而當他靜下心來仔細尋找血管時,婆婆很配合的握拳了,這個動作讓她更加堅信這次穿刺一定能夠成功。果然,一針見血!盧莉莉高興地說:「婆婆,您真棒!咱倆配合得真好!」此時,盧莉莉的心裡已經樂開了花。「再苦再難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之間又有了一次默契的配合。」

假牙的故事

早晨,盧莉莉喂婆婆吃早餐,又給婆婆擦洗了臉頰和手。沒想到這時候,婆婆把假牙摘下來給她。

盧莉莉清洗完了,婆婆很滿意地戴上了假牙,也很配合地吃下了她喂的飯,不再像以前那樣拒絕——她的心再次被滿滿的成就感所充滿。

「這次婆婆的一個舉動真是暖到我了——她做了一個感謝的手勢。那一刻,我的心被一股暖流包圍了,有一種真心付出終於得到認可的激動,心中『醫患同心、抗疫必勝』的信心更加堅定。」

其實,盧莉莉和同事們都知道,在病房裡待的時間越短對她們來講越安全,但是真正工作起來,他們真的已經忘記了面對的是新冠肺炎患者,往往一個班次進出病房無數次。在病房一待就是十幾分鐘、半個小時,都是家常便飯。他們的辛苦付出讓這個「戰場」充滿了溫馨。

「愛是病魔扯不斷的紐帶,是嚴冬鎖不住的溫暖。哪怕在紅區,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愛的傳播。」盧莉莉動情地說道。

在天津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撤離武漢市第一醫院的時候,這位老婆婆的新冠肺炎已經治癒。由於身體還有其他病症,所以被轉到另一家醫院繼續治療。

「最喜歡莉莉老師來病房」

從事臨床護理已經九個年頭,盧莉莉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有這樣的經歷。其實在到達武漢的第一周,她由於水土不服和天氣原因,就出現了發燒症狀。當被排除感染新冠病毒,踏出房門的那一刻,她真的覺得世界是如此美好。

再次回到紅區時,她告訴患者:「你們並不孤獨,在你們的身後有我們強大的祖國在支持著,有全國各地的人民在幫助你們,還有我們在陪伴並守護著你們,所以你們一定要有信心,我們一定會度過這個難關。

日前,盧莉莉帶著她的孩子和戰友們受邀乘遊船暢遊海河。現在,盧莉莉已經回到腫瘤醫院的工作崗位。面對患者,她和同事們倡導以病人需求為導向的全程化、專業化、親情化、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努力幫助更多的患者從病痛的陰霾中走出來,並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最喜歡莉莉老師來病房,雖然你戴著口罩,但我們也能從你那裡感受到幸福和快樂,我們也要像你一樣。」在病房中總有患者這樣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j4ECnIBd4Bm1__YelM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