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研究遠未完成,諸君仍須努力

2023-09-29     少讀紅樓

原標題:紅樓夢:研究遠未完成,諸君仍須努力

人於世間,不論善惡美醜、高低貴賤,都渴望知己。就拿文本來說,大反派賈雨村因為嬌杏偶然回首,便認定她為「風塵中之知己」,從而欣喜若狂;史湘雲視寶釵如同親姐姐一般的知己,幼年失去雙親的她因而在蒼涼的人生路上,感受到難得的溫暖;脂硯齋因作者的化身「玉兄」將自己「比作釵、黛等,乃一知己」(脂批),而感到何其幸運。

相信作者和脂硯齋也不例外。作為作者和脂硯齋一生心血結晶的《紅樓夢》,作者和脂硯齋雖然害怕他們所處時代的人們看出文本的「其中味」,但一定熱切期盼後世能夠成為他們的知音,能夠真正理解他們的苦心一一作者在第一首標題詩就寫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脂硯齋在臨終絕筆,依然希望有「能解者」,祈願「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

丁亥年(1767)畸笏叟作完最後一批批語,但並未死去,因為脂硯齋還活著,甲午(1774)八月脂硯齋作完「臨終絕筆」,不久也追隨她摯愛的曹雪芹而去。從此,世間自然也就不會再有畸笏叟之批。「一芹一脂」走完了他們坎坷而又傳奇的一生,文學史上一個獨特的、由兩人組合共同開創的輝煌時代落幕了。

從1774年到現在,時光已流逝了將近兩百五十年,「一芹一脂」真的可以含笑於九泉之下了嗎?我們又有誰敢自信地說,我就是「一芹一脂」的知音?我們不僅無法復原文本迷失的部分,甚至我們離作者的「其中味」依然遙遠。研究遠未成功,我們仍須努力。

幸好我們還擁有這些珍貴的脂批,「深知擬書底里」的脂硯齋所作的這些脂批的可貴之處,不僅在於它們為我們研究作者的心路歷程和文本中事件的原型提供了難得的、可信的資料,還在於它們讓後世明確地知道「所謂「迷失無稿」的八十回後有「衛若蘭射圃」、「獄神廟慰寶玉」、「花襲人有始有終」、「懸崖撒手」等「五、六稿,更在於它們暗示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用「賈雨村言」敷演的「甄士隱」之文本的「底里」。因此,只有融會貫通了《紅樓夢》文本的暗示和脂批的提示,才能領會其中的「隱寓」,才能透過正面的「賈雨村」,真正地理解隱藏在作品背後的「甄士隱」和作者「其中味」。雖然這很難,但一代又一代專家和紅迷不懈努力,正不斷逼近「甄士隱」和作者「其中味」。

或許,有人會質疑脂批的權威性,甚至說脂評本是在民國以後才如雨後春筍般暴髮式出現,因此是偽批。

但是,這種說法站不住腳。脂批本中有一個版本叫列藏本(列寧格勒藏本),這個版本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注]由一個叫庫爾良采的俄國人帶回俄國,現藏於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古籍文獻研究所。這個版本里含有大量脂批,並且很多地方的脂批和庚辰本是一樣的。因此,脂批本早就存在了,不可能是民國時期偽造的。之所以倖存下來的脂評本在民國時期,如雨後春筍般陸陸續續出現,是因為「文字獄」酷烈的清朝已經終結了,它們熬過了漫漫長夜,迎來了真正的黎明,儘管比天才作者預言的[注]晚了一個世紀左右。

紅樓文本是作者多次增刪、數易其稿才形成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模樣,如果仔細研究現存的這些脂批,其中有些脂批與所批的文本部分完全不符,有些脂批修正此前批語的觀點,有些批語前呼後應,這些都是伴隨漫長的文本形成過程才可能出現的自然現象,絕不可能是某一個個人或團體臨時起意所能偽造出來的,就像5代12紀的地質年代是漫長的地質年代地層自然形成的,不可能是某個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基於自己想像所能偽造出來的;也好比三星堆,它的橫空出世驚艷了世界,但也不是今天的川人偽造的,因為它本來早就存在,只是沉睡在時間的深處,靜待重見天日的那一刻而已。

而且,現存的十幾種脂評本是在不同時空、不同場景下被發現的,也可以從側面證明它們不可能偽造的,因為這麼多發現者事先串通好,再跨越這麼長時間,精心炮製,這樣的陰謀既不合常理,實現難度也大。紙終究包不住火,如果這種可能性存在的話,直到今天,這些發現者或者他們的後代,沒有一個站出來說出真相,也是不合常理。

還有,脂批本身就可以證明自己不是偽批。如第一回寫了甄家一段小榮枯,脂批指出,其中內容「寫出了南直召禍實病」。癩僧說「好防元宵佳節後,便是煙消火滅時」,但脂批指出「前後都一樣,雲後不雲前,是諱知者」,暗示「南直召禍」發生於元宵節前。「南直召禍」即雍正六年元宵節前發生的江寧織造曹家被查抄案,專家根據後來解密的清朝御批,雍正皇帝是在雍正五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下諭旨,按當時的交通條件推算,到達江南總督范時繹手中,應該是在元宵節前,而不是元宵節後。在「忽興忽敗,忽麗忽朽」(脂批)的風雲激盪的清朝兩百多年歷史中,多少遠比江寧織造曹家顯赫的家族被查抄,江寧織造曹家被查抄案相較而言,不過只是一朵微不足道的小浪花而已。脂硯齋能夠準確指出時間,只能證明她是知情者。知情者「深知擬書底里」,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她的批語是可靠的。

或許,那些發出撫今思古傷感、指出文本中事件的原型的批語,還可能偽造,但是,有一部分脂批點到即止、欲言又止,看起來甚至有些莫名其妙,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不是「深知擬書底里」,是絕對作不出來的。這些「大有深意」的脂批,往往都涉及到牽動通部書脈絡的極為重要的紅樓夢中人,甚至直接事關通部書的立意、大旨,由於此前的《「行」走紅樓》系列拙文已對此作出詳細的解讀,本篇拙文不再贅述。

注為什麼這個時間能這麼精確呢?因為書籍入庫時會根據一套專門的編號進行登記,根據這個登記編號就能查出入庫的準確時間。

注1、詳見《「行」走紅樓》系列拙文 41《永恆的「冷香丸」,永恆的女神》

注2、詳見拙文《政治之「賈」、世俗之「甄」》

注3、己卯本也是現存的重要的脂評定本,但該本與怡親王府有關,其留存似乎與脂硯齋(畸笏:叟)竭力保護沒有直接關係。

注4、脂硯齋自道「非從首至尾閱過復從首加批者」,很可能的情況是脂硯齋在大體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多次增刪過程中,作者的意圖也在不斷修改完善),作者一邊創作,脂硯齋一邊編輯、謄抄,一邊作批,所以出現某些誤解,也是正常的。!

作者:郭進行,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f1d850a7fd22fc7d394695704322f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