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3點,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第二十五場新聞發布會。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孫黎明,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楊大海,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李公杭,省國資委副主任劉盛輝,省供銷社理事會副主任張建,慈溪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鬍海達來到發布會,通報浙江省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浙江最新疫情通報
2020年2月19日0-24時,浙江省報告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2例,新增出院病例65例。
截至2月19日24時,浙江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175例,現有重症病例57例(其中危重21例),在院救治病例566例。累計出院609例,出院患者占確診病例的51.83%。
目前,全省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39900人,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018人,尚有5732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當前,全省疫情防控形勢進一步趨穩向好,各地要把進一步精準防控擺在重要位置,努力爭取新增確診病例數維持在最低水平。要用好精密智控機制,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舉措,突出做好返工中的重點人員和外部輸入人員管理,堅決防止因麻痹鬆懈導致疫情反彈。要用好「一圖一碼一指數」,推進復工圖與疫情圖相匹配,推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更科學更精準更有效。
另外,我在這裡也向大家通報一下我省首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相關情況。今天中午12點,我委接到溫州市衛生健康委報告,溫州市出現我省首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患者女性,79歲。2月5日因發熱、咳嗽伴呼吸困難到當地縣級定點醫院就診,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確診為新冠肺炎並收住入院,因病情進展迅速於當天轉入在溫省級定點醫院。予抗病毒等積極治療後病情持續惡化,2月7日起先後出現呼吸衰竭、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在綜合救治基礎上,經氣管插管及呼吸機輔助通氣、連續腎臟透析治療、人工肝治療,患者病情持續進展。2月17日行氣管切開及呼吸機輔助通氣,2月19日出現血壓下降,經人工膜肺(ECMO)等治療並多次組織專家會診,因患者高齡並伴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多個基礎性疾病,雖全力組織救治,仍持續出現循環、血液等多器官臟器功能衰竭,於2月20日11時42分搶救無效死亡,死亡原因為多臟器功能衰竭。
在此,我們也對這位患者的去世表示哀悼,向患者家屬表示慰問。
提問:目前省屬國有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怎麼樣?國有企業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支持其他企業降本減負方面有什麼措施?
省國資委副主任劉盛輝: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國資國企投身抗擊疫情第一線,率先有序復工復產,充分發揮了國有企業表率示範作用。
第一,始終保持基礎保障類國企正常運行,很多國有企業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生產經營始終沒有間斷過。比如交通運輸方面,省交通、機場、海港等集團,上萬名職工始終奮戰在運輸保障一線。能源保供方面,省能源集團已為省內發電超110億度,共計11億立方。醫療物資方面,省國貿集團全球性訂購,全天候保障,累計供應各類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物資2850萬件。
第二,積極有序推進各類國企復工復產。到目前為止,省國資委監管的省屬企業總部已100%復工。十大保障類企業復工率達90%,所屬各級企業總體復工率超過75%。同時著力抓項目穩投資,省屬企業的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開工率達到70%。
第三,主動幫扶企業降本減負,共渡難關。在推動國有企業自身復工復產的同時,貫徹省委省政府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30條意見,制定落實減租降費等舉措,幫助支持各類企業復工復產降本減負。
一是減免房租方面,明確對承租國有企業經營性房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免收2月份和3月份兩個月的房租。這些經營性房產包括產業園區、辦公用房、廠房、商鋪等。據此測算,全省各級國資監管企業可減免非國有企業房租24億元。
二是基礎保障方面,重點是繼續做好降低用電、用氣、價格、通訊費成本等工作。比如省能源集團通過市場化電量交易,以及下調供氣價格,預計將向社會讓利13億元。省交通集團將按我省新要求,實行疫情防控期間通行費減免政策,預計到2月底將減免通行費6.8億左右。
三是產業鏈支持方面,國企不少處在產業鏈重要環節,帶頭恢復正常生產秩序,可以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同時國企也將妥善處置疫情可能帶來的法律合同問題,努力幫助中小企業減少損失,共渡難關。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定信心,強化擔當,保住全年目標不放鬆,深化國企三服務活動,狠抓政策落細、落地落實。全省國企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繼續發揮表率和支撐作用。
一是帶頭全面復工復產,全力以赴保持生產經營穩定運行。二是加強形勢研判分析,強化預測預警,及時制定應對措施。三是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降本節支提質增效,努力將疫情負面影響降至最低。四是用好用足國家和我省相關支持政策,確保完成國有企業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努力為我省經濟平穩運行貢獻更多力量。
提問:全省各地正陸續的復工復產,作為安全生產主管部門,採取了哪些措施來監督和指導企業?在加快恢復生產的同時,怎樣確保安全生產?企業自身應該怎麼做?
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李公杭:針對生產企業安全生產、群眾居家生活和疫情重點場所消防安全,應急管理廳先後印發了多個文件,部署開展安全保責任,已經做好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檢測、處置和醫療器械等生產企業的上門指導服務。2月11日,省安委會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認真做好企業復產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形勢下的安全生產,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風險研判線上線下結合地形圖和復工圖,以縣為單位組織開展復工復產安全風險研判。截至2月15日,各地均已開展了防控復產安全生產風險研判。從全省情況來看,醫藥化工在復工復產行業中位居前列,分別達到53.1%,29.5%。作為危化品安全生產的直接監管部門,我們要求危化品生產企業嚴格落實6個不開工,同時發揮全國首個危險化學品大數據平台作用,對重大危險源高風險作業等實施動態監控。下一步我們將用好危化品企業風險管控,試圖實行線上預警和線下8項執法相結合,切實做到安全風險分類防控。
第二,風險管控承諾加檢查。企業長期停工,存在趕工搶工的風險,部分企業因用工緊缺導致員工培訓不到位,倉促上崗等風險,因此我們採取了差別化安全檢查確認機制,安全風險較小的企業實行承諾制,承諾後即視同安全檢查確認,對其他企業採用承諾加抽查的方式。
第三、安全服務全覆蓋加點對點。為加快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我們不斷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三服務活動。對涉及安全生產審批事項,實行網上辦、郵寄辦理,對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執行專家網上審查,對高危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各類特種作業人員證書到期的延期換證,防控期間繼續有效,引導各類社會化服務機構進一步提供安全指導服務。負責省市縣三級應急管理幹部下沉一線服務企業,請專家組團社服務,與重點企業派駐聯絡員相結合,特別是做到安全服務兩個全覆蓋,選對點。同時充分發揮省安委辦統籌協調,指導督促職責,匯總相關部門抓好交通運輸企業、城鎮燃氣企業、建築施工項目等安全生產,持續關注高層建築、群租房、三合一場所的消防安全,確保不發生安全事故。
問題:在保障春耕生產上有哪些舉措?
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楊大海:目前我們整個春耕總體情況應該是比較好的。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
一是農民的種植意向比較穩定,根據農情調度,預計今年我們農作物的種的總面積2965萬畝,其中糧食麵積1457.5萬畝,這中間包括了早稻148.5萬,與去年相比有增加或者基本持平。
二是春化作物長勢較好,去年冬天以來氣候條件比較好,有利於增長。全省278萬畝的小麥和油菜優質苗的比重占到了80%,這明顯好於去年50%。三是春耕農資比較充足,對照往年的春季用量,無論是早稻蔬菜等種子的儲備,還是化學、化肥、農藥等庫存,都能夠滿足春耕生產的需要。
四是農業機械狀態良好,全省11.3萬台套用於農業機械已經檢修保養到位,隨時可以投入使用。
下一步要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堅持預警防控和農業生產兩手抓,打好今年農業生產的第一仗。
一個是抓早稻生產,我們浙江省的早稻面積不是太大,但是對於穩定前年的糧食播種面積至關重要。要把早稻種植面積落實到各地,落實到主體,落實到具體的田地,支持農戶多種早稻種好早稻。
第二個是要確保各項政策的紅包能夠及時送到農戶手中,保護好激發好我們廣大農民朋友的生產積極性。
第三個是要暢通農資到戶到田的渠道,帶動農資經營店儘快恢復農業,打通最後一公里。
第四個是要把好技術的指導,針對前幾天的寒潮天氣,我們編制下發了技術指南,提出了50條具體措施,傳給我們全省十大主導產業,我們已經組織產業技術團隊的專家,採取線上遠程輔導以及線下實地指導相結合的方式,把這些措施落實好。
第五個是要抓機械化作業,大力推進農業的機器換人,這也是破解當前農業用工短缺的有效措施。
提問:本次疫情對春耕農資供應帶來了哪些影響?有哪些保障措施?
省供銷社理事會副主任張建:此次疫情對我省春耕農資供應所帶來的影響,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推遲了春耕備肥,疫情防控期間存在的道路不通、流通不暢、用工緊缺、基層農資門店停業,導致春耕備肥工作有所延遲。
二是價格波動,占全國磷肥總量30%以上的湖北省林肥大多停產,導致含磷類復合肥價格短期有所上漲。
三是流通成本增加。浙江省肥藥生產量小,大多肥藥需要從外省調入。雖然現在物流有所好轉,但運費明顯上漲,用工費明顯上漲,兩長疊加造成流通成本增加。
自疫情防控一級響應啟動以來,省供銷社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為保證農時不延農資供應不斷,我們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迅速開展儲備情況的調研。據對全省農資市場儲備情況調查統計,全省系統現儲備各類化肥41.5萬噸,農藥1.3萬噸,農膜6400噸,同比往年儲備基本持平,能滿足我省春耕農資的需求。
二是加強市場監測,建立市縣兩級供銷社每半月信息報送制度,密切關注全省農資市場動態變化,對市場運行中價格異常、農資貨源緊缺情況,能及時掌控,並採取有效應對措施。
三是督導農資企業復工復產。根據省委統一部署,我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省系統農資生產企業均已復產。農資流通企業復工率達到98%。10,800個基層農資經銷網點已陸續恢復營業,打通了農資配送、農村的最後一公里。
下一步,全省供銷社將繼續發揮農資經營主渠道的優勢,全力做好我省春耕備耕供應保障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農資企業和經銷商的主體作用,根據用量研判,加大農資商品的採購力度,在保值、保供、穩價的基礎上,確保春耕生產有序開展。
二是嚴把農資質量關,聯合農業、市場監管等部門,做好農資市場質量監管,確保農民群眾買到放心的農資。
三是大力開展春耕生產服務活動,廣泛開展送農資、送科技、送信息、送金融服務,全力做好我省春耕農資保障工作。
四是農口部門和農資企業將全程跟進服務,加大市場供需數據分析,指導生產主體,做到精準施肥用藥,實現肥藥雙控目標。當前,隨著農資綠色通道的開通,農資流通、補償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加上農資生產經營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今年春耕生產農資供應保障可得到有效落實,請廣大農民朋友放心。
每日商報記者:葛玲燕
值班編輯 :申屠淑婷
每日商報(ID:hzmr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