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風采|王東輝:構建數據新生態,做數字經濟時代賦能者

2023-10-13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原標題:校友風采|王東輝:構建數據新生態,做數字經濟時代賦能者

王東輝,金融EMBA2015級校友,榮聯科技集團董事長。

問:請您和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最早創辦榮聯科技的契機和初衷。

王東輝:榮聯創建於DotCom熱的年代,與今天的GPU和GPT大行其道一樣,網際網路發展的早期為我們這些有技術能力和服務精神的技術人員提供了非常好的發展契機。我做公司的初衷是希望為自己的技術能力在市場上找到發揮的空間,通過服務社會實現價值,事實也是如此。

問:在為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方面,榮聯科技有過哪些領域的成功案例?成功的關鍵要素是什麼?您認為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準備?

王東輝: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長期持續和多層次、全方位的事情,包括了傳統業務的數字化、智能化,也包括業務創新、構建新的業務模式。

我們在主要開展業務的金融、教育科研、工業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都有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成功案例,特別是在基於數據存管算的領域和由此實現的業務創新方面,例如,金融機構的交易平台、醫療機構的病案系統、基因診療系統、智慧礦山、智慧水務等。

我認為成功的關鍵要素包括了對客戶業務的把控,也包括了支撐需要的數據平台和物聯網平台等。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可能在大張旗鼓地做,也可能是在潛移默化地做,但成功的核心要素還是要有長期的目標和堅定的決心,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

問:人工智慧已經在很多行業得到應用,對於榮聯科技來說,人工智慧在哪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王東輝:我們對人工智慧的認識分了兩個階段:在GPT大模型出現之前,我們主要是把人工智慧作為數據處理手段來使用;在GPT大模型之後,我們重新認識到人工智慧實際上是一種軟體應用系統的構建方法,一種基於數據自動實現的開發手段。

我們常說,數據業務看兩頭,一邊是數據源,一邊是應用場景,而中間的數據處理過程是客戶不需要特別關注的。我們以往用自然語言處理(NLP)來完成對文字信息的處理,而文字內容的來源可能是客戶自己的各種文檔系統,也可能是通過爬蟲從網際網路上收集的,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各種應用系統。

在我們的各種物聯網業務里,通過傳感器、攝像頭,以及連接客戶業務裝置的PLC接口,採集了客戶現場的業務數據,通過算法或訓練模型將優化後的控制參數反饋給客戶的業務系統,從而實現經濟價值,例如,水務系統可以節約8%-12%的運營成本。但是在大模型時代,一切又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通用大模型基礎之上,通過專有數據訓練行業模型,並通過部署行業模型提供服務是我們此刻的工作目標,而找數據和構建算力是當前的工作重心。

問:您認為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趨勢是什麼?榮聯科技未來會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做一些創新和突破嗎?

王東輝:和所有帶來範式轉變的技術一樣,GPT模型從規模和應用上很快會被人類推到極限,接下來就會看到局限性和收益反面的代價,從而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例如,已經在討論的安全和倫理,以及AI生成的數據又進入了訓練模型的問題等。

我們在這個領域會聚焦在行業應用,特別是我們能接觸到數據的行業,我們一直幫客戶收集和處理數據,自然會延伸到通過GPT模型來創建新的業務和服務體系。

問:您如何看待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帶來的安全和倫理問題,榮聯科技在這方面有哪些舉措和思考?

王東輝:以我們多年在基因領域工作的經驗看,革命性的技術進步必然會引發安全和倫理問題,這是全社會的問題。我們也會密切關注相關問題,並避免向有問題的領域拓展和投資。

問:是什麼契機讓您選擇來到五道口金融學院深造?在這裡您有哪些收穫?對於企業的發展有哪些幫助?

王東輝:2015年我來五道口學習的時候,正是國內資本市場最火熱的時候,擴展視野、提升認知、完善金融知識是我來五道口的初衷。在學習過程中,我一方面向老師學習,也向同學學習,收穫很多;另外一方面,也看到了金融的可怕性,作為實業的放大器,你的強項被金融放大,你的脆弱性也被放大,把握好自己很重要。

問:對於那些希望了解並應用 AI 技術的校友和同學,您對他們有什麼建議?

王東輝:這波由ChatGPT引發的AI浪潮是革命性的,我們個人、公司和社會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擁抱變化是必須的,否則將被邊緣化。大模型其實是降低了AI應用的門檻,以自己原有的業務基礎為出發點,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很好的站位。

轉載自五道口金融學院校友辦公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e8d933a454168e7a677e05b67296dcf.html